文本细读,为古典诗歌教学寻津

2019-09-10 07:22沈丽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诗歌文本

沈丽英

摘 要:古诗词教学,向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它应有的实现。文章尝试在把握诗歌自身特点的情况下,结合相关诗例,从诗歌的内部结构,诗歌语言中的矛盾、留白和跳跃以及诗歌的境界入手,进行仔细探讨,摸索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诗歌阅读策略。

关键词:文本细读;古典诗歌教学

文本细读即对作品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语言和结构中寻猎意义的痕迹与线索。它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将文本细读应用于古诗教学就是在不摒弃社会、历史、文化、诗人背景的前提下,带领学生直面古诗语言,对诗的语言、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细琢慢读和整体观照,用自己的经验、感受和想象去填充、生发字里行间的意义,体会古诗的艺术奥妙和丰富内涵,领略古诗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实现读者、古诗文本以及诗人之间深层的精神对话。

一、缘起: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不能实现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文本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但高中阶段,面对高考无形的压力,诗歌教学流于形式,不仅教师迷失在教育功利中,学生也难以真正在诗歌的学习中得到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1】

(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诗歌文本解读的应试化

虽然新课标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注重阅读体验和人文熏陶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战术”,只重应付考试、机械训练,使师生没有充足的精力和闲适的心情去涵咏古诗之美,去关照诗人的心灵,体验其中的欢乐和痛苦。这种教学行为使本该充满审美情趣和情绪体验的古诗鉴赏变成了寻求标准解答的枯燥无味的功利之举。

2.诗歌文本解读程式化

在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上,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注重激发阅读兴趣,建立多元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内,也倡导课堂向课外延伸。但部分老师没能真正吃透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以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地阅读文本,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疏离文本的随意發挥或热闹娱乐上。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多了,形式丰富了,但外秀内空,完全丧失了语文味,对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度发展没有丝毫用处。

二、寻津:诗歌自身的特点为文本细读量体裁衣

诗歌的跳跃性相对较强,并且还有着象征性,诗歌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提炼升华,含蓄凝练,和其它的文学体裁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实际诗歌教学中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诗歌的这些特点,就不能准确地传达诗歌的内涵。【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师树立从微观层面解读古诗文本的意识和提升解读古诗文本的能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高中古诗教学痼疾的途径。那就是要引导学生沉入古诗字里行间深度挖掘,即对古诗文本进行细读。只有通过字斟句酌的细读,才能砥砺解读古诗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学会读诗、品诗,继而培育心灵的诗性。

(一)俯瞰诗歌的内在结构,找到走入诗歌的通道

在日常诗歌教学中,除了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这些常规方法进入欣赏之外,更要找到进入诗歌的一般规律,即诗歌内在的结构。郑敏教授曾在《诗歌和哲学是近邻》一书中提到:诗歌的内在结构有两种——展开式和高层式结构。

1.展开式结构有些像我国传统的庭院房屋,通过第一进到第二进、第三进,直到后花园。这种结构往往使诗在高潮中突然结束,它们的共同点是一切寓意和深刻的感情都包含在诗的结尾,结尾是全诗的高潮和精华。如陶潜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就有这种结构的魅力。诗人从东篱下的菊花写到远山,又写到山前的飞鸟,这时突然将诗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说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至此诗人就停笔掩卷,却留给我们一种言语无法表达的韵味。

2.高层式结构就像一座塑像,给读者强烈的立体感。其特点是有多层含义,使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总觉得头顶时隐时现有另一层天地。比如李商隐的《锦瑟》。“一篇《锦瑟》解人难”,从北宋到清代至今,许许多多学人诗家讨论李商隐的《锦瑟》,虽非汗牛充栋,亦是洋洋大观。此诗也许包含了悼亡、感怀,包含诗人一世的五味杂陈,绝不是一首小情诗那么简单。表什么情?表难表之情。人生有多少困惑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诗歌的结构,可以让学生找到走入诗歌的独特通道,从而进入诗歌之门。

(二)聆听诗歌的节奏,找到打开诗歌的钥匙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沃伦在他们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系列中再生出意义。”【3】

诗歌语音的长短、急缓、高低、轻重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运动节奏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诗歌文本物理层面的声音、节奏的选择和音韵组合,往往能够传达一种特殊的意味,唤起一种相应的独特体验,使读者在这种独特的氛围中完成对诗歌本身意蕴的体味。就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一旦有了语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把打开诗歌语言之门的钥匙,语感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能否听懂的层面,而且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一种精神感觉。”【4】

这里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读,它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的。每一次阅读都要有新的体会和发现。优秀诗歌作品中的情感往往是富于变化的,它的节奏韵律也富有很强的变化性,这就要求在朗读过程中把握节奏韵律的变化和情绪的波澜起伏,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味出语言之美。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两段是叙事,叙述自己贫穷悲惨的境遇,最后一段抒情。这样的境遇抒发的往往是悲观失望,自我怜悯的感情。但作者博大的胸怀迸发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读到这里,不由的语气加强,语调高昂,已自然的通过读把作者那种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感情表现了出来。这时讲解是多余的,学生已通过读,完成了心情的激荡,和诗人的感情碰撞出了火花。这种心理体验是弥足珍贵的,有了这种体验,学生的心灵会得到净化,品格会得到提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

[2] 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 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160.

[4]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9.

[5] 贺秀佩. 诗歌阅读的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3,(02)

猜你喜欢
古诗诗歌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七月诗歌
劳劳亭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