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崇祯为何救不了大明

2019-09-10 06:50:11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崇祯皇帝性格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杀。留下一封遗书,上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崇祯死时,心里充溢着对帝国诸臣的怨怒,他至死也不原谅自己的属下。

历代王朝,都有兴亡的过程,但國之将亡,君臣关系恶劣到崇祯朝这个地步,真是少见。没有一个文臣勤王,陪崇祯帝殉国的是一个太监,这是一种巧合,和明朝近300年的政治基本格局有如暗契:皇帝和文臣彼此依靠而猜忌,皇帝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私人奴仆太监。

崇祯临死前还那样痛恨诸臣,有其个人性格原因,如刚愎自用、刻薄猜忌,但也至少能说明诸臣确有可恨之处。尽管崇祯自道的“朕非亡国之君”是推脱责任,但“臣乃亡国之臣”则不假。《明史》说崇祯帝“不迩声色,忧勤剔励,殚心治理”也非过誉之词,这样一位自我要求严格的皇帝做了亡国之君,不但他自己想不通,后世许多人也想不通。

当回顾明朝万历帝登基(1573年)到崇祯帝殉国(1644年)71年的历史,觉得有许多想不通的现象:一方面人才辈出,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涌现了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顾宪成、高攀龙、汤显祖、王世贞、李贽、袁宏道三兄弟、徐光启、宋应星、袁崇焕、刘宗周、黄宗羲等一大批士林精英,另一方面在危机当前,无人可用,朝廷被一帮城狐社鼠盘踞着。

一方面江南等地莺歌燕舞,一派繁华景象,民间经济异常活跃;而另一方面西北农民因饥寒交迫揭竿而起,朝廷财政近于崩溃,无财力应付内忧外患。

是什么造成崇祯的不幸?明之亡,固然有崇祯个人的原因,如性格猜忌苛刻,求治心太切,也有君臣否隔,满朝贪官、昏官太多的因素,但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造成皇帝和文官集团彼此怨恨的根本原因,则是从唐以后,支撑中华帝国这间老房子的士人政治,其整体制度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摘自《时代人物》)

猜你喜欢
崇祯皇帝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新少年(2021年3期)2021-03-28 02:30:27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40
皇帝怎么吃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38
古代皇帝的称呼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
魏忠贤安排美女色诱崇祯
崇祯朝“钦定逆案”三题
西南学林(2013年2期)2013-11-12 12: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