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英明
摘 要:初入中学,任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会因为阅读题目失去很多可惜的分数。并且语文阅读题所占的分数在整个语文题目中很大,同时阅读题目不像其他题目一样,它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和总结来进一步提高,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根据众多学校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题目没有兴趣,根本不能参透作者的意图。学生对阅读题目不重视一带而过,因此造成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其他题目提升分数又很难,最终对语文失去信心的情况频频发生。本文作者针对中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总结,认为有以下几个关注点。在课堂上,在训练阅读题初期,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在训练阅读题后期,老师要对学生问题进行整合,并对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更正和改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题一般来说是一篇文章,不是一个个字拼接在一起的句子。它更多地关注点在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参悟,而不是字面直接表达出来的浅意。所以老师对文章内涵的剖析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对阅读题的做题思路。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一些老师总结出来所谓的“阅读题套路”,让学生将题目对号入座。如果所有的题目都要这样来获取分数,那学生和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呢。国家教育部在语文考试中设定语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套模板吗?它更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它更想让学生的视野变宽变广。而且长时间的错误引导,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减小,更多的只是课堂上教授的生搬硬套。当学生对文章感情的理解能力越来越高时,学生对于阅读题目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那么阅读题失分也自然减少。下文我将对课堂提问方法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因材施教,面面俱到
根据高考大数据来看,在全国同一作文题目的标准下,仍然有极小的概率出现文章内容相差不多的学生。这也是因为每一个人对同一个物体都有不一样的看法,这和“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你”是一样的道理。在语文阅读题中也是一样,每一个学生的角度都不相同,甚至出现天上地下的效果。比如说一篇带有讽刺色彩的文章,有些同学理解为批判某些事实,而有些同学理解的是支持某些事实。这就是不同人眼中不同的世界,存在差异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老师要针对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道路,对文章有新一层次的认识。现实实践中,学生更多问题往往隐藏较深,这就需要老师阶段性地和学生进行交流。面对一些对阅读文章及其抵触的学生时,老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督促,真正的了解学生深处的想法。
除此之外,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存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管或大或小,老师都应该针对学生提供出相应的做题方法。在初期,老师应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检测,方便针对性地辅导。对阅读能力低的同学,适当地减小题目难度,让他们找到做题的乐趣,从中收获快乐,慢慢培养对阅读题的兴趣。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同学,适当地增加难度,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激情和信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增强同学的阅读兴趣,不落下任何一位学生。
二、问题简洁明了,目的清楚准确
老师在语文课上要对易错点进行提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错误印象更加深刻,下次再看到相似的问题时就会认真考虑一下。同时针对性地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阅读题目突破口,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结果众多学生没有一个人给出了正确答案。老师的问题时是这样的:一辆公共汽车载了30人,经过一站下去了3人上来了4人,又经过一站下去了2人没人上车,...,最后请问公共汽车经过了几站地?学生突然鸦雀无声,因为所以人都是关注的车上的乘客数量,没有人注意到经过的站数。所以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对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太窄,无法全面解决问题。做阅读题也是一样,不能仅仅对一个方面进行叙述,要多方面的分析问题,大部分人失分的地方都是因为答案不全面。
另外,根据实践发现学生对贴近生活的阅读题目兴趣比那些生硬的文章兴趣要大得多。所以老师在进行训练时,先收集兴趣较大的阅读题目对学生进行考察,让学生先不对阅读题目产生抵触感。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要提问学生童年最喜欢玩什么?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展。
三、寻找正确提问方法、区分性提问
学生在小学经历的教育背景和基础知识水平都各不相同,老师在提问时要对所以学生进行照顾。提的问题的程度要由浅及深,让所有同学参与进来,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老师可以针对一问题,进行不同深度的提问。比如当对春天来了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问学生春天来了的特征是什么?其次再问春天为什么会到?最后问春天代表的什么?三个问题由浅及深,能激发学生的对于春天的深度思考。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做阅读题时同样是由浅及深的理解。通过慢慢的练习让学生对阅读不在感到陌生,让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己找到快乐。
教育部自从2008年改革以来,语文阅读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越来越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越来越重视文章带给学生的启示警醒。通过近几年高考阅读发现,阅读更多的是用文章内涵来反映某种社会现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身的坚持努力。当你感到阅读困难时,不要试图去寻找所谓的“阅读技巧”,更多的是要去注意兴趣的培养。当你把阅读当做一种享受时,阅读就是了你语文成绩提高的垫脚石,成为你一路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葉村洪.课堂教学方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
[2] 刘旭.新概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3] 王文丽.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M].新课程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