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形
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蛋白少、脂肪多、较黏稠、颗粒大,数量过多可能阻塞血管,导致血管硬化。在过去,人们认为体内“壞胆固醇”含量越低越好。
然而,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胆固醇过低,会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坏胆固醇”水平过低,同样会影响健康,会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因此,“坏胆固醇”含量并非越低越好,它也是一种营养,应将其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低限,老年人尤其应注意。“坏胆固醇”水平在100毫克/分升,被认为是一般人群的最佳选择。 (摘自《中国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