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諕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节选自《三国演义》,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技法借鉴
此段文字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段对话,实际上是一篇议论文。曹刘二人试论天下英雄,在曹操看来,兵精粮足的袁术不是英雄,出身名门的袁绍不是英雄,“名称八俊,威镇九州”的刘表不是英雄,“藉父之名”而成“江东领袖”的孙策也算不上英雄……那么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呢?曹操表达了这样的英雄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文字借人物之口展开议论,百转千回之后,才给出终极答案。对话之间,人物形象如在眼前,场景画面如在身边。可以说,读者一旦读了开头,不见到结尾是不会甘心的。关于英雄的定义,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之口说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说话人的语气,感受到了说话人的情感。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普通的议论文不可企及的。
可以看出,以人物对话为形式的议论文可以通过加入对话语言之外的东西,使文章始终贯穿着一种强大的情感感染力,这种优势是普通议论文无法具有的。这里所说的“对话语言之外的东西”,可以是人物的神态描写,比如“諕得玄德面如土色”;可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比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也可以是用以烘托气氛的环境描写,比如“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还可以是简单的情节交代,比如“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等等。
我们发现,对话模式的议论文在表达效果上具有优势,即可以在人物对话语言之外,巧妙地交代几笔有关环境、人物和情节方面的情况,使文章具有附加于逻辑说服力之上的情感感染力,从而使文章不仅结构严密,而且血肉丰满,真可谓如虎添翼。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论证思路上是先否定几类人,最后再肯定一类人。其实,这个思路和普通议论文惯用的从正反两面论证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多了一些情节和情感的成分。
那么,我们能否按照這个思路也写一篇对话模式的议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