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坐落于山东省制造业强市——烟台。近年来,学校借烟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之机,紧跟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建设一流专业为目标,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广泛寻求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动机械设计、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等学科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发展的新动能,有力支撑了烟台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
与时俱进,合作打造一流专业
2006年,鲁东大学正式设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搭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确立了以培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智能机电产品机械本体设计、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和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的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2009年,学校又聚焦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服务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烟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产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至今共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2亿元。2018年,与烟台市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电子所等单位联合,入驻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由烟台市政府提供3000平方米的场地,5000万元科研设备,建设智能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设计、多机器人系统调度等研究所。经过十余年建设,该专业走出了一条以研发实践为起点,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以实践需要设计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课程、能力训练项目内容的特色发展道路。
面向未来,全力推进专业升级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4.0,贯彻和落实教育“新工科”建设,适应未来智能制造多学科交叉融合新需求,学校以提高学生解决智能机电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推动,采取了系列改革措施,全面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一是深入推进与企业、科研机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坚固共同体。二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实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骨”、电气与控制为“筋”、软件开发为“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学合作项目、创新竞赛项目为重点的能力训练体系。三是推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团队协作形式开展简单机器人的机械、电气、软件开发,让学生参与从产品构思到运行调试的全周期实践,训练学生构思、设计、实施、调试全流程的工程思维能力。四是聘请企业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参与教学环节,指导本科生科技创新与实践训练,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开展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V+factory数字双胞胎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和训练条件,积极打造“两性一度”“金课”。五是采取引育并举措施,实施“青蓝工程”一对一结对和青年教师“1+1”培养制度(即1学期教学培训,1学期企业实践培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六是针对人才培养全链条和教学全过程,完善课程大纲制定和审查、教学过程监督检查、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督导、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全角度评价,形成学生能力清单及全周期学习档案;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形成了有标准、可评价、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
面对未来智能制造新需求,学校专业将继续立足地方產业,紧密贴合智能制造创新链、产业链。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将平台打造成核心技术研究平台、产品孵化平台、资源融合共享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区域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