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
摘 要:新课改的执行,犹如一场及时的春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处呈现出盎然生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课堂教育教学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更加如鱼得水,教学手段也在日新月异,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学生的们学习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及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可是,在这阶段性成绩的背后,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它是融入在其它文化肥沃的土壤当中的,所以如何开展好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音乐;过程;教学;创新;大胆;多媒体
我们都知道,打开人类智慧的大门,需要的是数字、字母、音符。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对于人们的重要性。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们拥有一定的音乐素质。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喜爱音乐,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音乐犹如一本好书,在带给我们满足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有种幸福感,它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它可以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它能让我们找回自信,让我们感到不再孤独与乏味,音乐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如何开展好音乐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显得犹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
一、打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众人皆知,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采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音乐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从基本的概念着手,欣赏为辅的模式,学生们都是在强制性下接受灌输式的教育。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们厌学情绪很浓,枯燥、乏味,由于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间接的影响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课堂效果收益甚微。所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客缓。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任何一种能力获得与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音乐的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学生们音乐素质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累积,方能初见效果。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课前拿出几分钟,让学生们彼此之间进行口语交流,通过口语交流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这种方法的益处在于,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很好的测试。在音乐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每次上课前都有几分钟的时间,为何不把这难得的几分钟加以利用呢?比如:在学生陆陆续续进教室时,提前把要播放的音乐放给大家听,在大家听的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与讲解,长期以往,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无形中就提升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而然的就有所改善了,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改变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创建崭新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表演,以便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感触。对于同一首歌曲或乐曲,由于理解层次不同,表现手法上也是多姿多彩。这就类似于,对于同一根木头,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不同的人得到的观点也不一样,众所纷芸。因此,只有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所感触,有了自己的体会,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充满魔幻的世界当中去。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去表达,去实践,在玩中感悟音乐,培养自己的运动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特的个性。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任意地创造动作,并随着节拍走动。我们也可以在音乐的某一段暂停,在暂停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动作保持静止状态,或者让学生做快动作、慢动作。直到音乐的再次播放。这种愉快的氛围下,学生们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学习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在富于美感的MIDI音乐、动画、文字、影视的熏陶下,在多种音乐元素的参与下,能够很自然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音乐的力度、速度等,调动自己高亢的学习情绪,让他们有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对于激发学生们的表现欲与创造欲起到了一个很的辅助作用。比如,我们在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乐器简介教学时,为了尽快让学生了解西洋乐器的音色和形态结构特征时,通过电子白板和电脑为学生播放每一种乐器的音乐片断,并结合PPT把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大家,这样学生们既有感性上的认识也有理性的认识,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很快就能分辨出来,加深了对乐曲表现的张力和意境的塑造。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优化课程改革的形式下,作为初中音乐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研究新课标,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主体,作为教育教学的突破口,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让音乐课成为学生们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 王雯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与突破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0+49.
[2] 方曉敏.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OL].黄河之声,2019(15):95[2019-09-19].https://doi.org/10.19340/j.cnki.hhzs.2019.15.077.
[3] 韩方方.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OL].黄河之声,2019(15):96[2019-09-19].https://doi.org/10.19340/j.cnki.hhzs.2019.15.078.
[4] 黎婷婷.新兴数字化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OL].黄河之声,2019(15):97[2019-09-19].https://doi.org/10.19340/j.cnki.hhzs.2019.1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