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从发布会开始,你们就已经被疯狂刷屏,看了太多iPhone 11系列相关的报道,新闻、评测、购买建议……在第一批国行版上市之后,网上已经爆出了不少新iPhone“翻车”的新闻,等等党就更犹豫了——而我们,也在深度体验之后,带来了这篇负责任的体验报告,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些关于iPhone 11 Pro系列的疑问。
疑点一:浴霸,丑哭?真香!
iPhone 11 Pro的外观,其实在发布前就已经被吐槽得够多了,但是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剧透,让我有了心理准备,在看发布会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甚至还给身边的朋友炫耀“我说是这样吧”),一旦真机上手,就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设定。
在拿到真机之前,我对它一点也爱不起来——凸起,而且还是两层凸起,这绝对不是苹果会做的事!一度觉得苹果放弃了自己长久以来在设计美学上的坚持,为了三摄做出了相当大的妥协。
但是,拿到真机并且仔细把玩之后,我反而觉得这样的设计很是巧妙。摄像头下面的这一层凸起,其实是将背壳的整块玻璃打磨掉一层之后,剩下的一块圆角矩形,将摄像头、闪光灯包裹在里面,并不是想象中的,在背部玻璃面板“贴上”一块。
这样对工艺要求更高,但是苹果做到了,背部面板整体性更高,一整块玻璃的设计也提高了整机的防水性能,可在4米的水深停留30分钟,是抗水能力最出色的iPhone。但是,玻璃切割的边缘还是稍显割手——但是放心,亲测不会受伤。
全新的工艺,也带来了磨砂质感的后盖,亚光面板无论是手感还是抗指纹能力都能让你大呼“哇哦”。而苹果的Logo也不出所料地移动到了机身居中位置,至于原因,发布前预测的反向无线充电梦并没有实现,我想,应该是为浴霸让位置吧。
而背部的iPhone等字样已经完全消失,这样一眼看去,非常清爽,这也是大公司的自信吧,不需要任何文字描述,但是却可以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就是iPhone。
暗夜绿作为全新配色,自然是最抢手的,为了对比,我们选择了iPhone 11 Pro的暗夜绿版, iPhone 11 Pro Max则是深空灰版,相信我,这两种配色是最好看的(银色和金色版本在社会渠道的售价都有小幅度下调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在亚光机身上,颜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比如此前的深空灰已经比较接近黑色,在iPhone 11 Pro系列上,色彩变得更“内敛”了一些,个人觉得更好看了。
不得不提的是,iPhone 11 Pro Max比此前的iPhone XS Max增加了18克,达到226克,再加上这款手机售价过万元,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戴壳使用,加起来就有了“果半斤”的称号。我此前一直用着iPhone XS,上手iPhone 11 Pro Max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不过用了几天,也慢慢适应了。
让几位女同事体验了一下手感,她们普遍更倾向于5.8英寸的iPhone 11 Pro,更好的握持手感和轻巧的机身,的确更适合女生使用。
疑点二:被砍掉的3D Touch
3D Touch,这个在iPhone 6s上作为最大卖点的功能,终于被苹果彻底舍弃了。其实,苹果在此前的iPhone XR上就已经试水了Haptic Touch功能,也就是用长按取代重按,再加上线性马达模拟出振动反馈。
作为一个拥有近年来全系iPhone的男人,我本人还是比较依赖3D Touch的,最爱的场景就是在文字输入时重按键盘任意位置,让键盘变成触控板移動光标位置。在告别3D Touch之后,这个功能只能长按键盘的空格键之后移动光标,虽然适应之后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总觉得有了一丢丢束缚。
而这个功能更适用的地方似乎是模拟电脑上的“右键菜单”,严格来说,Haptic Touch的触发时间和3D Touch相比有半秒左右延迟,我们是差这半秒钟的人吗?区别就是手感吧,以前用3D Touch总是小心翼翼(虽然并不会按碎屏幕),按轻了不能触发,按重了还心痛,现在就完全没这个顾虑了,再加上振动反馈,手感其实要更好一些了。
在“右键菜单”中,其实是可以选择“更多设置”自定义功能键的,比如支付宝就可以一键打开蚂蚁森林收能量,或者快速查快递等等,这种直达应用内功能的设计还是挺实用的。
其实,苹果并非为了省成本,而是用一种更优的方案进行了更替,在达到类似功能的前提下,改善了操作体验,这样不是更好吗?
有关系统的部分,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谈,除了功能上的改进,还有许多不容易发现的升级,比如Face ID的解锁速度,官方数据是提升了30%,但是由于是新机,只经过了几天的学习时间,手机对我的样子还不是太熟悉,大部分时间都能秒解,但并没有明显感觉到和此前的iPhone XS有多大区别。甚至偶尔趴在床上,或者低头露出双下巴的时候还不能解锁,但是给它点时间,等它认识各种样子的我,这个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其他体验上的改变,我们会在后续的推送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疑点三:真的会烫手?
iPhone 11系列发热严重,这是新机上市之后被吐槽最多的一点。
我自己在激活手机的时候,由于啥也不能干,也只能翻来覆去把玩,体验握持手感,这样一来就更容易注意到机身发热的问题。仔细观察,热量主要集中在背部摄像头和电源键附近,这也是芯片所处的位置。
既然如此,那就不是异常发热,肯定是手机在处理大量数据所造成的。
部分用户和我一样,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大量发热主要集中在激活的过程中。
安卓手机的激活过程非常简单,设置系统语言、WiFi、字体等之后就可以进入桌面了,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但iPhone不一样,除了这些设置,一般都会第一时间登录自己的AppleID,这样一来,如果选择了iCloud同步功能,手机就会开始大量下载云端数据并且布局到本地。这段时间虽然什么都不能做,屏幕也没有酷炫的效果,但内部却是很忙碌的。
其实在完成激活过程之后,机身也会快速冷却下来,这点不需要太过担心。而且此后我也在玩游戏的时候仔细感受了机身温度,绝对没有烫手的感觉,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疑点四:三摄吊打四摄?
iPhone在摄像头个数上,似乎一直落后于安卓厂商,但每年的iPhone旗舰机,都可以用最少的摄像头个数,和友商打个不相上下。
今年的iPhone 11 Pro系列,是苹果首次使用三摄,在此前的广角+长焦的基础上,新增了一颗超广角镜头(f/2.4光圈,120°取景范围),这也正是“Pro”的所在。
因为有了A13芯片强大的处理能力,苹果将这三颗摄像头做到了完全的协同工作——而安卓阵营即便是已经有了五颗摄像头的手机,但对于它们的调校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在多倍变焦的时候,在不同焦段之间切换会看到比较明显的“切换”过程。
而iPhone的这个过程却是很流畅的,而且在直接切换0.5倍、1倍和2倍时,几乎没有色差,换个说法就是,系统对它们的调用和后期处理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规则,万事交给手机自动完成,对拍摄者的要求也就更低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苹果虽然首次使用了超广角镜头,但iPhone 11 Pro超广角拍摄的边缘畸变是最小的。可以细看近处的房梁、远处的桥面以及更远处的高楼,都保留了原有的样子,几乎没有形变。
而1倍则是平时使用最多的场景了,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也许是色彩还原度最高的手机。得益于全新的智能HDR,可以分析拍摄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特别是水面,没有“绵绸”的感觉,而是波光粼粼,高楼也是轮廓分明。其实放大看样张,在这个焦段下就已经能看清对面高楼上的“厦门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字样了。
而用于“望远镜”的2倍光学变焦,则保留了很高的清晰度,植被和高楼玻璃这些容易被涂抹的色块也保留了不错的细节。
疑点五:“不够亮”的夜拍
iPhone 11 Pro这次还升级了夜景拍摄,而且会自动判断拍摄环境的光线,一旦符合条件就会进入夜景模式,拍摄界面会出现黄色的“N秒”标识。而这个秒数是根据手机状态变化的,光线较低就会增加曝光时间,但如果检测到手机有晃动(说明是手持),这个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秒,但如果你放在三脚架或者有其他支撑,则会增加到10秒以上。
基于A13强大的性能,iPhone会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曝光时间,拍摄出多张照片,然后合成为一张图片输出,原理和安卓平台类似。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们在影棚中搭建的暗光场景,上面是打开了夜景模式,下面是手动关闭之后的样张,效果显而易见。
和大部分安卓手机以“拍得亮”作为比拼目标不同,苹果的夜景更像是真正的夜景,保留了夜晚的静谧,也很好地控制了暗部噪点,细节得到很好的保留。我反而更喜欢这样的夜景模式,接近于真实肉眼所见的才是最好的。
疑点六:18W快充
说到快充,安卓阵营的确比苹果更具优势,即便是去年的iPhone XS Max,也没有标配快充头。今年的iPhone 11 Pro系列,终于随机附送了18W快充,并且附送Type-C转雷电接口的转接线。虽然18W在安卓阵营来看并不算领先,但iPhone的“祖傳五福一安”也终于有了改变。
就实际体验而言,从1%开始充电,其间不关闭推送,但也尽量少解锁手机,大部分时间都让它安静地充电,在1小时45分钟左右能完全充满。但是,前50%不会超过30分钟。要知道,此前的iPhone XS Max完全充满,要两个半小时左右,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再来说说续航,先来看一个极限场景,充满电之后,出去拍摄样张,3小时时间大约拍了近200张照片以及几个短视频,电量还剩57%。其间接了两个电话,微信等APP也在正常使用。要知道,拍摄照片和视频对手机的性能消耗更大,打接电话反而是让它“休息”了,几乎等于全程满载运行。即便如此,正常使用一个白天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平时偶尔拍拍照,使用一下微信微博,开个导航什么的,一天一充几乎不用像以前一样省着用了。
疑点七:不支持5G
这个的确是iPhone 11系列的“硬伤”,因为和高通的和解太迟,仍然沿用英特尔基带,所以今年的iPhone也只能和5G无缘了。
而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4G网络仍然是主流。目前,即便是北上广深地区,都没能完全覆盖5G网络,即便是你身处一线城市,想要随时用上5G,也至少是明年的事了,更别说二三线城市。
而且,就目前已经公布的5G套餐资费来看,几乎都是在200元左右,想要使用5G网络,每个月的话费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回想当年4G开始推广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大范围使用也是一两年之后了。虽然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以及手机厂商都在大力推广5G商用,但这个过渡期足够等到明年的新iPhone上市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5G的发展速度和推广力度都非常大,从现在到5G大范围商用,肯定比当年4G时代要短。
再说,就现在的5G网络而言,大多数应用还是在专业领域进行探索,民用级的除了测网速,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应用了。但是,随着5G网络的覆盖,这类应用也会很快跟上,是第一时间尝鲜还是等一切都明了之后再跟进,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作为苹果的年度旗舰,iPhone 11 Pro系列的确撑得起这个“Pro”,在各方面都有提升——除了售价,这样加量不加价的升级,不正是消费者所期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