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国民科学素质70年

2019-09-10 21:49浪鹰
电脑报 2019年38期
关键词:中国科协普及科普

浪鹰

“且欲救中国于萎糜不振之中,惟有力倡科学化。”——著名教育家蔡元培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西方科学认识逐步加深,一些有识之士如蔡元培等人,敏锐地洞察到,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原因在于教育和科学,以及向大众普及科学、重塑国民素质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

从那时开始,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及有识之士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被誉为带来中国科学革命的五四运动中的《科学》杂志,自1915年创刊至1950年共发行32卷,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更是将科普工作视为一项国家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70年来,我国科普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功不可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从科普局到成立科协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43条明文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在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普及局,简称科普局。科普局一建立,就给群众性科普工作带来生机勃勃的局面。

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在北京成立,推举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全国科联主席、林学家梁希为全国科普主席。这两个组织的建立,完成了新中国建立后群团组织所承担的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高和普及、应用,推进科技发展的保障作用。

到195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省一级科普协会组织27个,市、县建立科普协会组织近2000个,许多地区在厂矿和农村建立了协会的基层组织。

1958年9月18日至25日,“科联”和“科普”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合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的决议。

中国科协的成立,将科学家所进行的大量科普工作,同原科普协会的专职科普队伍及广大群众的科学普及和试验活动更加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了。从此,我国科普工作归入中国科协,成为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至今已有61年历史。

科普丛书影响至今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951年中央自然博馆成立,1962年演化成为北京自然博物馆。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举行了开馆典礼,中国诞生了第一座天文馆,对普及天文知识和宣传我国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广大农村,1958年以后,农村科学实验活动的广泛开展成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普及的主要形式。农村科学实验小组1964年全国发展到40多万个,1965年增加到100多万个,参加人数约有700万,对推动生产建设作出了贡献。

科普出版事业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兴办的。1954年,《科学大众》杂志移交科普协会接管,至此科普协会有了自己的科普刊物。到1958年6月底,共有《科学大众》等6种发行量较大的全国性科普期刊出版,另有地方性通俗科学报刊32种。

从1961年起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收入科学小品1000多篇,至1964年就印了580万册,成为中国科普出版史上一套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普丛书。科教电影创作与发行工作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使用面積6万多平方米、有“科学家之家”称号的北京科学会堂也于1964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1978年,科普出版社重建,在此后10多年里科普出版社共出版科普图书2000多种,累计发行2亿多册,先后创办、恢复和出版了《知识就是力量》等科普期刊。同时,科教电影、电视片也纷纷问世。

1984年,我国十大畅销书中就有两种是科普图书,一本是《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发行142万册,一本是《养鸡500天》,发行123万册。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2年首次出版开始,《电脑报合订本》每年的销售量都连创新高,从1992年的6万册,直到2002年突破130万套(260万册),其累计发行量已经超过1700万册,连续二十多年高居科技图书销售排行榜首,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技图书,在中国科普的发展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振兴经济,还为全民科学素质

科普读物之外,科普也逐渐与经济结合,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科普工作提出了现实要求:“在这一项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任务面前,中国科协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种大背景下,距1958年第一次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整整22年后,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了。明确和肯定了我国科普要从四化建设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为发展振兴经济服务,从而为以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科普工作奠定了发展方向。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赋予了科普强大的内在动力。1986年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全国已组织成立了4.1万多个乡镇科普协会、6万多个专业技术研究会。各种各样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科技扶贫、技术服务等项活动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开展。

在将科普工作视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手段的同时,科普工作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被充分认识到了。

1996年2月,建国以来首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个人受到表彰。1996年岁末,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确定了第一批对公众开放的中科院物理所等5个科普教育试点基地。

1999年11月30日,中国科协提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目标是到2049年使18岁以上全体公民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并学会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总体来说,经过70年的探索,我国科普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巨大挑战,科学教育如何从娃娃抓起、科普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下的科普何去何从等。直至今天,这些问题仍在不断促使人们对我国的科普工作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大事件

1949年,成立文化部科普普及局。

1950年8月,成立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

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正式成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统一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79年8月,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1999年11月30日,中国科协提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2002年6月29日,《科普法》通过颁布施行。

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并实施,23个部门组成实施工作办公室。

猜你喜欢
中国科协普及科普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最强联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