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域旅游时代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政策推动支持下,研学旅行正在全国中小学逐步开展。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探索实践,从打造研学旅行资源体系、构建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搭建研学旅行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研学旅行评价体系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对这一新业态的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全域旅游:研学旅行:研学产品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域旅游的核心并不仅在于空间上的“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白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而研学旅行则是“旅游+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研学旅行也日益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开展研学旅行研究,有利于调动多方积极性,亦有助于推动研学旅行持续深入发展。
一、研学旅行发展的政策背景
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体生活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实践、研究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等文件,为研学旅行的操作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2017年教育部提出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项目。2019年2月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发布《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等两项行业标准,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角度规范和引领研学旅行发展。如此密集的政策鼓励表明研学旅行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作为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促进旅游投资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加快发展。
二、当前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有欧美日韩等国的“体验学习”“修学旅行”。19世纪中叶日本就将修学旅行就被写入教育大纲,且日本修学旅行学校渗透率高达98%;英国政府在18-19世纪之交,就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地方教学大纲,并要求各个学校开展相应的研学旅行活动。
国外中小学生走向社会和大自然,在集体生活中修身养性的教育活动,为我国研学旅行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2013年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发布的同时,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安徽、西安、苏州、上海等地成为最先试点省市,还有一些省市和学校虽然不是试点,也主动参与进来。部分地区在实践过程中还总结出了一套研学旅行发展经验。例如,湖北宜昌研学旅行的“1+4”工作模式,即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年计划;家委会确定线路、旅行社和价格,负责收支;旅行社做好学生旅途转运、食宿服务;营地基地组织课程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中小学研学旅行意见》,截止2019年4月,已有20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研学旅行相关地方政策,推动本地研学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态度积极,大胆尝试,希望打破封闭办学的弊端,拓展教育空间,创新教育形式。
三、扬州地区研学旅行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参与研学的中小学生市场基数庞大,虽然看起来有无限潜力,但是根据我国常年应试教育的教学体系来看,研学旅行目前还处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阶段。尤其是各地的研学旅行研究和实践都刚刚起步,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学旅行市场监管、研学旅行评价反馈等研究内容都亟待完善。
(一)扬州地区研学旅行开展情况
1.政策层面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研学旅行
2017年6月相关教育机构在扬州召开“扬州的夏日”特色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重磅推进“扬州夏日研学旅行营”;2019年政府“3号文件”更是提出让扬州成为孩子的“书本”,推出研学旅游新线路10条,打造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培养研学导师30名,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规范,制定研学旅游的奖励政策。政府层面持续的研学支持政策,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2.教育部门积极践行,着力推进研学旅行
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及走访了解,目前扬州各辖区中,邗江区已于2018年6月率先出台《全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据统计,2018年全区26所中小学校组织师生25000余人次,先后赴南京、杭州G20峰会会址、嘉兴南湖、山东枣庄、南京大学参加研学之旅活动。
2019年8月江都区教育局亦以江都中学为试点学校,开展“探索魔都·筑梦中国”的研学旅行活动试点;另在仪征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搜索到研学旅行相关新闻13条,均为各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报道,其研学范围主要以仪征及周边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3.研学市场反应热烈,扬城成研学打卡热点
2016年以来扬州各地每年春秋季、寒暑假,接待的来自北京、安徽、浙江等地研学旅行规模亦非常可观。何园景区以“何氏家训”为主题,将研学游產品与南河下古街巷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行走的课堂”,让古老的何园焕发出新的活力,2019年8月何园接待的研学旅行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lO%,大约吸引了4500多人次购票。可以说,扬州因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研学游的热门打书地。
(二)扬州地区研学旅行发展困境
虽然扬州地区研学旅行游客的数量稳中有升,但整体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景区各自为政,势单力薄。为了更好地厘清扬州地区研学旅行发展困境,笔者在2019年8月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了面向教师、家长及参加过研学活动的在校生的网络调查。经过信息搜集整理,针对当前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下:
1.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良莠不齐
当前各类机构或者旅行社推出的研学产品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打着“研学旅行”的幌子,进行单纯的景点堆砌,最终使得研学旅行变成了走马观花的观光游。在谈及研学旅行活动中的问题和建议时,家长与学生均提及研学旅行内容可以更加丰富些,研学旅行活动组织者的专业性、研学产品的教育性成为受访家长选择研学产品是最为关注的内容,分别占到80%和78.2%。
2.研学旅行安全责任界定不清
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的第一痛点。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大量学生的外出及校外各活动环节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这使得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都面临较大的压力。尽管94.55%的受访家长表示会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但81.8%的家长在选择研学产品时尤为关注研学产品的安全性。虽然家长和学校都认同研学旅行的意义,但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在能否让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决策上仍犹豫不决。
3.研学旅行师资队伍较为匮乏
优秀的研学旅行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除了应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外,还应具备相关的导游技巧,旅行途中能够有效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能规划、统筹学生行程,与基地、学校、家长进行沟通协调。78.2%的家长希望学校与从事研学旅行的专业结构合作开展,并有76.4%的家长认为当前研学团队专业师资配备不足。
2018年12月底开展扬州首届研学旅游导游服务人员专题培训,培训人数约320人。扬州有近60万中小学生,加之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此类的研学专题培训较之市场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4.研学旅行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完善的研学旅行评价标准是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扬州也仅有邗江区明确出台相关研学旅行实施意见,但大规模常态化的研学旅行活动仅在树人学校有开展。但大多数学校重视的是研学实施前的评估,研学过程中的控制,但对研学结束后的总结反馈仅限于文字报道。网络调查中,43.6%的家长认为研学旅行缺乏后续评价,尤其是研学旅行如何计入学分、如何计入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将成为能否推行的关键。
四、全域旅游下扬州研学旅行发展建议
扬州旅游发展一直存在淡旺季明显、城乡冷热不均的局面。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研学旅行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打破淡旺季的局限,推动城乡旅游资源均衡发展,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
(一)放眼全域旅游,打造研学旅行资源体系
全域旅游视角下研学旅行资源不再是单纯的景区景点旅游,也不仅是热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立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诉求,让他们有兴趣去自主认知、体验学习,有所感悟。为此,结合扬州本地乡情,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例如,扬州各类文博场馆、城市书房、城市公园已成为新时代扬州城市的“特色符号”,不仅服务本地市民,同时还接待大量游客,分担景区压力的同时,也彰显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对于这类资源的利用大多集中在市民和游客的闲暇时间,而对于开展研学旅行的中小学校来说,只要产品设计得当,恰恰可以利用工作日时间错峰开展研学旅行。
同时,加大开发各郊区县沿途、沿域更具特色的“旅游+研学”课程,开发更多的郊区县全域四季研学旅行线路,充实沿途沿域研学旅行产品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位。
(二)立足校情学情,建立研学旅行规范
研学旅行的开展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学生息息相关。在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尽管2017年5月1日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已成为指导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标准,但各地仍应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和办学特色以及不同阶段学生对研学旅行需求的诉求,综合政府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四层面需求来综合分析,制定本地区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例如,武汉市相关部门制定的《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标准编制》将研学旅行的机构、基地、研学导师等方面列出了详细的考评标准,不仅让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研学从此“有规可依”,且具有范本价值。
为此,扬州地区也应立足本地校情学情,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制定。
(三)借力智慧城市,搭建研学旅行服务平台
2019年3月19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权威发布了包括6个自然观赏类、20个知识科普类、11个体验考察类、3个文化康乐类及6个励志拓展类在内的46条适合江苏省中小学需求的研学旅游产品。扬州邗江区教育局申报的“北湖文化研学游”、扬州旅游营销中心有限公司申报的“蜀冈研学夏令营”分别获得体验考察类、励志拓展类奖项。可以说,扬州研学旅行在实践层面已取得较好的成就,但未来研学旅行需要打破现有的机构或组织单兵作战的局面,通过搭建包含政府主管部门、旅行社、研学基地、学校等多个相关主体的服务平台,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学农教育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协凋其他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统筹安排,如建立学农教育网站开展网上选课、交通部门为学农教育安排专车接送。
为此,扬州地区文化与旅游主管部门应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应针对本地区内的研学旅行线路、研学旅行机构、研学旅行基地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平台,集中进行研学旅游线路、研学旅行机构以及研学旅行基地的推介与支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学校报送的研学旅行计划,设立研学旅行通道或派专业警员护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为每一位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投保了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这样明确划分安全责任,分散风险,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
(四)发挥多方合力,构建研学旅行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衡量一个实践活动立项、执行、结束是否规范、合格的标准。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将研学与旅行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价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9年9月16日扬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扬州市教育局发布了《扬州市研学旅行基地评分细则(试行)》,明确研学旅行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并从运营主体、研学产品、配套设施、服务管理、宣传推广和优惠政策等6个方面,制定评分规则,评定研学基地。
优秀研学旅行实践的构成要素包括安全保障、品质课程、实践深度、师资能力和基地建设。对于地区研学旅行的推动发展,研学基地建设是重要的一环,上述关于研学旅行基地评分细则的出台对于引导扬州地区研学旅行基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建立从安全保障、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到实践全过程的系统评价体系。首先,明确研学旅行活动目标,以此为基础构建评价体系的目标维度:其次,确定评价主体,以此促进研学旅行评价实践化全程化:最后,聚合多方力量,形成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五、结语
如今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病就是“重书本,轻实践”,导致学生大多生活常识不足、社会认知缺乏。研学旅行的试点无疑对扭转这一积弊有极大益处,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与社会,领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各地各部门应在全域旅游发展势头的引导下,围绕研学旅行的特点,加大研学产品开发力度,完善研学服务体系,加强研学产品營销,为广大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研学产品。
参考文献:
[1]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12):13-19.
[2]王鹤琴,日本修学旅行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N].中国旅游报,2019-06-11第3版.
[3]冉源懋.研学旅行的英国实践及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9-106.
[4]雷洋.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研学”之学农教育的探索:以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学农教育”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1):76-80.
[5]胡向东.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决策,2018(12):10-18.
作者简介:
纪花,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