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20:39王少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8期
关键词:效用平衡原则

王少宏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预习正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而导学案正是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能使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本文从实际出发,讲述导学案的基本应用原则。

关键词:原则;平衡;意义;效用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教师正在努力探索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但是因为在刚开始阶段,很多教师还是不能够领会其要领,不知道他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到底如何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去学习,增强学习的效果呢?导学案具有其它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很容易受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操控能力的制约,为了向广大教师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经验。

一、导学案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守的原则

1、采用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第一,将主观性贯穿导学案设计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标的制定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根据课标中的相关要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学案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要符合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作业过于繁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可靠的调研,做到真凭实据,这样在开展学案教学时就可以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导学案应用的最高竞争是利用学案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也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对新问题的探究能力等。导学案不仅包括知识疏导、还有一部分的实践锻炼和思维拓展内容,每一部分都会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综合作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投入性。

2、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原则。导学案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遵守一些教学原则,不管对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做如何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总是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变不离其宗。第一,重视思维训练原则。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利用教师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小学数学的学习,说到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通过训练是学生掌握今后生活必备的思维能力。

第二,加强“比较”原则。比较法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的对与错、优与劣;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大小的比较、长宽的比较、面积的比较、体积的比较等,都是小学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

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课前预习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案的发放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学案内容,经过对学案的回收检查,教师要进行第二次的备课,以明确教学的难点,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会接受到体积以及体积单位的学习,在设计这部分学案内容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帮助小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明确课本中讲述的重难点,使他们充分认识立方米、立方分米以及立方厘米的实际概念,通过学案的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能力;所以说课前学案设置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实际效率。

2、课中教授阶段。在课中教授阶段主要是关于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学案在课堂中的地位起到方向标的作用,至于究竟该怎样到达目的地,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和努力,教师在这个阶段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及时进行点拨,还要针对难点进行精细的讲解,确保整体教学流程不仅清晰明了而且简单易懂。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将涉及到有关分数的学习,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案设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問题,来做简单的导入和清晰的解释,如:“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多少个五分之一是五分之四?九分之四中有几个九分之一?”“四个五分之一是多少?七分之三是三个什么?”等。这些问题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分数的性质以及分数的计算,在导学案教学中,将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关系。

3、课后整理阶段。课后整理阶段主要是在导学案教学之后,学生根据学案内容,明确本节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案中的自我检测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因此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学案、如何更好的利用学案,并要对日积月累的学案进行装订,确保在日后的复习中,能够清晰掌握重要内容。例如:这一阶段的导学案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成果,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测和评价,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归纳和整理,将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得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线索;其次就是要在这一阶段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掌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学案教学法在课后整理阶段运用的时候,要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制定出适合各个水平段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法,是在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下形成的,总体来说,它具有其它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很容易受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操控能力的制约,为了向广大教师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经验,希望相能够为同行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瑞清: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 张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7,0(8Z).

[3] 陈红云: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一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3期.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效用平衡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锐词宝典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博弈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