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句中强有力地表达出了阅读与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发现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让孩子有精彩的表达。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坚持阅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孩子:
一、将阅读与善于倾听有机结合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 学生的较强的表达能力,取决于对生活事物观察的敏锐度。而倾听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一项重要途径。
我在教学《颐和園》一课时,考虑到虽然每个学生都知道中国有颐和园,但真正见识过颐和园的学生寥寥无几。我请去过颐和园的同学对颐和园进行描述。他们这样说:“长廊非常长,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没去过颐和园的同学对颐和园也有了初步的印象,我顺势展示颐和园的景点图,学生很容易体会到颐和园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变别人的生活体验为自己的语言素材,积累自己的表达素材。
二、将阅读与勇于表达有机结合
阅读教学,重在言语形式,关注表达妙招,体会遣词造句、文章特色、课文情感等。为了让班上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我常常会这样鼓励他们勇敢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予机会给孩子们来表达自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欲望。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去年的树》时,首先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孩子了解“小鸟”与“树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在课堂学习的结语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作为读者,你想对课文中的大门、小鸟和伐木人说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勇敢表达。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板书,设置趣味情景,让孩子入情入境的理解课文后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
三、将阅读与勤于练笔有机结合
好的表达能力需要静下心用笔墨来锤炼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书面表达最关键的两方面在于:一是让学生进行仿写,二是让学生进行创造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一些经典课文片段后,可以进行片段仿写,同时也可以在仿写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彩的创造写,写出自己的别样文采,真正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变。
如在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动物主题课文学习中,学习完丰子恺的《白鹅》后,我让学生模仿文中第二、三自然段先概括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写一小段。有的学生就写得很不错:“猫的步态,非常优美,大体上与虎相似,但虎健步如飞,非常敏捷;猫的步调优美,有时像模特走过来似的,不像老虎那样。只要你不去伤害它,它就会慢悠悠地走着。如果你惹到它,它就会非常生气,还会摆出一副要和你战斗的样子,怒目圆睁,猛地一声‘喵呜’窜到你的脚边,吓你一跳,它经常上蹿下跳,调皮捣蛋,让你防不胜防。”所以,每次课堂上我们给孩子不断提供练笔的机会,孩子们的表达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坚持阅读,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善于倾听、敢于表达、勤于动笔,相信这样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