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峰
老家村外的东北方有口老井,都称官井。何时所挖?当年80多岁的爷爷也说不上来。不管怎么说,位于古代官道旁的这口老井是很有年代的,她不仅滋润了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更是全村人的乳汁、命脉!
井很深,起码有十几米。孩童时,我曾趴在井口往下看,井水只有比水桶大不了多少的一片儿,像鱼鳞一样闪着光,阴森可怖。井口上的大辘轳原是木制的,后来换成了铁制的,有一搂多粗。我家的水缸很大,能盛十担水,除了奶奶做家务不用担水,其他人只要从地里干活回来,就担起了水。家家户户也都如此,尤其是早中晚时,村街上担水的人你来我往,如过江之鲫,大街小巷的土路上,都洒满了溢出的水痕,若是冬天,那水痕就变成了一溜溜一片片的冰。
大姑娘小媳妇担水可谓是一景了,小扁担颤颤悠悠,哼哼唧唧,她们欢快地甩动着手臂,踩着节奏明快恰似舞台上的小碎步,摆动着黑黑的及腰长辫儿,扭动着风摆柳般的腰肢,将劳动的美展现到了极致。
其实,担水是很累人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学校停课,少年的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爷爷是生产队的饲养员,整天铡草、担水、担浆,早已累成了罗锅。我主动挑起重担,让爷爷得到一些轻松。刚开始担水,就像《朝阳沟》中的银环一样,掌握不住两只水桶的平衡,肩与扁担不是靠前就是靠后。经摸索掌握平衡后,肩膀又被压得肿痛,从官井到饲养棚上千米的距离,我往往要歇上好几歇。我咬牙坚持着,不知挑了多少担水,终于练出了一副铁肩膀,像村里人一样,担着水可以灵活地左右换肩,几里地不用休息,同时,也练出了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为后来当知青、当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从部队复员后,回故乡看望爷爷,却看不到那常常站满井台的担水人。大辘轳也不见了,黑洞洞的井口上,橫躺着一块长方形石条。我有些茫然。
走进村内,忽然甜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和阵阵清脆的笑声振动了我的耳膜。一群姑娘正听着歌在一座大水塔前洗衣服!她们边洗边和来担水的小伙子说笑着,甚至有的转着圈儿追着小伙子打着玩儿。我的心倏地变得欢畅了。乡亲们告诉我,到秋后,自来水管就安到各家各户了。
几年前再回故乡,连井台的影子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春笋般崛起的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