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琴
一种思想可以点燃另一种思想,两种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万种思想,听课评课就是授课者和听课者心灵的交融和碰撞,是学习思考发现的过程,启发创新提升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为推进我校高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学期,我校组织了多节数学观摩研讨课。走进这些课堂,如同走进一个启迪智慧的艺术殿堂,让你时刻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我深深地被他们的教学魅力感染着,这些课堂也带给了我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评析发现 反思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158-01
这些课堂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教者的风采和智慧。有的老师善长运用语言艺术,如张老师语言有时铿锵有力简洁明快,有力地推动着学生去思考,有时软声细语静待花开,轻柔地释解着学生心中的疑云,整堂课教学节奏紧而有序,密而不乱,充盈着教师的自信与稳练。李老师的课如夏之荷,明丽流畅,清新怡人,以创设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情境为特色。梁老师的课如秋之云,舒展自如,收放有度,以“三环四步”为框架,独辟蹊径地拟定学路建议,使人耳目一新。王老师功底扎实,内力丰厚,面对课堂意外和学生错误,他镇定自若,机智应对,让人肃然起敬。纵观这些课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无不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实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将数学问题植根于现实生动的情境中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位老师都独具匠心地创设了鲜活生动的现实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现象数学化,化“冰冷的知识为火热的思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田老师执教的《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课伊始,趣已生,导入时,田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现了神九飞天的壮观景象,引出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現代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渲染了气氛,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在练习题中,田老师巧妙引入恩格尔系数,作为判定人们幸福水准的指数,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为下面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笑笑家庭消费情况”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结果的数字信息中,推理联想到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始至终都体现了数学问题和现实的相融相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梁老师在《温度计》一课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导入时,她用“要知道教室现在的温度,应该怎么办?”这一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贴切自然。在“我会用”这个教学环节中,梁老师出示了4个箱子,温度分别是20摄氏度,0摄氏度,-20摄氏度,-10摄氏度。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刚才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老师买了一些水果想保鲜,应放在哪个箱子里?有价值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使学生树立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判断实物的思想。
2.创造性地的活用教材,合理性地的巧用课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每位教师都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创造性地开发了教材,超越了教材。他们机智地打破了教材的封闭性,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穿越时空,与生活衔接,和自然相连,使教材变静为动,课堂化平为奇。如在《年月日》一课中,老师优化补充了教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展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触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知道了一日、一月、一年的来历,以及闰年的奥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正如踏雪无痕,润物无声,为学生悄然埋下了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种子。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小组合作中建构新知
这几位教师都深谙新课程的理念,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基本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课堂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数学体验为灵魂。如《分物游戏》一课,教师只做为一个组织者,为学生创建了分萝卜、分骨头、分铅笔、插花瓶等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在经历中体验了平均分的特点,在体验中主动构建了平均分的概念。在《年月日》一课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年历卡、表格等学习材料,完全放手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主研究,通过观察2004年、2005年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让学生合作完成表格,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发现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总结出关于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发现和表述,一个精致的板书如清水芙蓉,脱颖而出,它既是对学生成果的展示,又是对知识的梳理概括,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品味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难免会有缺失。我们难以冲破预设的樊篱,走出牵引的羁绊,有时甚至越权,学生创造的潜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还有待提升。我们虽然和蔼可亲,却少了一点点的激情与幽默。我们虽然挥洒自如,面对意外的音符,却少了一点点的机智与应变。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教学的无限和我们的有限形成差距,我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积淀、专业技术以及艺术修养等影响着我们教学的至善至美。因此,我们要敞开胸怀来吐故纳新,扩展自己。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由于教育的特性,我们的课堂总有一点点的缺失,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止步的理由,大行无垠,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减少缺失,在反思中成长,让我们的课堂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段训明,梅宋军.一道习题的评析及反思[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8(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