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摘要: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在运动过程出现损伤问题比较常见,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运动出现损伤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全面的对大学生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其次在总结损伤原因机理的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损伤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后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运动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一、大学生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
(一)忽视运动损伤问题
很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运动损伤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在思想上认识度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也不具备一定的专业预防措施。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年轻、好奇心重,且取法足够的运动经验,有时候甚至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尝试特别的活动,没有考虑到运动中的损伤问题,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运动,所以使得该群体的运动损伤发生概率较高。此外,大学生还存在情绪急躁、急于求成的心态,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状况,突然性的剧烈活动造成了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此外,因为大学生过度的关注比赛成绩,为了获取名誉而奋不顾身,这就导致了严重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
(二)缺乏专业指导,技术不熟练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实现运动动作的自动化,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这就导致了很多错误的动作持续进行,甚至这些动作都是违反身体性能来进行的,剧烈运动之下必然会造成严重身体伤害问题的出现。比如大学生跨栏运动的过程中,在持续的出现腾空、落地等一系列不正确的动作之后,会造成腰部、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三)准备活动不足或者没有开展准备活动
任何运动在开始之前都必须要进行必要准备工作,这对于整个运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大负荷的运动开始之前,准备活动尤为关键。在人体在运动中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之下,如果神经系统、各个器官的功能还没有充分的动员起来,各个方面的机能都没有发挥出来,身体协调性无法保证,尤其是在课外活动或者冬季低温条件下运动中,极易出现肌肉拉伤以及管节损伤的问题。
(四)运动负荷过大
大学生对于身体评估性较差,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超负荷运动的情况存在,在身体出现了一定疲劳现象的时候依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长期从事同种剧烈运动的时候,身体负荷严重,极易出现过度疲劳情况,也会引发运动损伤。
(五)没有合理安排计划
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教育方法也不正确,就会导致严重损伤问题的出现。如果一个教师负责的工作内容过多,就难以集中精力管理好每一位学生,存在了一定的忽视情况存在。而学生本身就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与防范意识,对于自己放任,没有考虑到自身情况就参加到体育活动中,而教师监管不严格也会导致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二、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安全教育
预防是消除运动损伤的关键措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损伤认识。同时还应该强调运动人员的安全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意识,要让防范意识深入到人心,要让体育人员相互关心和理解,互相帮助。体育教练员应该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要将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任何不安全因素全面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常规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身体锻炼,提升技能水平
身体素质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加强身体锻炼就需要全面的提升人员的素质,要具备一定的耐力、协调性与灵敏性。力量素质的提升可以消除运动损伤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而耐力训练是确保动作技术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协调性主要指的是运动身体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得运动员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从而可以切實提升学生的整体技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问题。
(三)重视准备活动及恢复活动
准备活动也就是正式开始运动之前的热身运动,尤其是进行超负荷运动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身体各个关节也能够充分的活动,避免出现肌肉粘连的情况存在。因此,准备活动对于降低运动损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重视运动之后的放松和恢复活动,这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
(四)提高训练技巧,做好运动保护
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开始训练各种技巧,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开始体育训练前,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进行实际教学,进行示范讲解,让学员更加充分的了解一些具体的操作规范与技巧,同时还应该重点的介绍可能存在的运动损伤问题以及关键的环节,从而可以防止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此外,应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在训练中要积极参加到所有活动中,保证动作更加的规范和标准。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尤其是足球、篮球等剧烈的活动中出现的损伤比较多,所以在开始运动之前,要让学生开展必要的准备活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还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从而可以消除在运动中出现的身体损伤问题,使得大学生运动更加的科学化,运动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燕.大学生运动损伤风险防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02).
[2]丰守军.对体育课结束部分放松环节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3 (12).
[3]刘勇,陈龙伟,马晓光,何昌谋.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