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凤
生物可以说是一门文理兼容的科目,需要识记,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了高度重视。在本文中,我就新课改对生物高考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生物成为选课热门
在传统理综高考试卷中,生物是一门必考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探究能力,每年的高考试题大多围绕课本内容展开。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高考生物除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外,还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新增了真实研究情境,将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渗透在农业、遗传、健康、生产实践等题干中,使学生在解答题目时能够提升生物素养。
二、试题与生活紧密相连
新课改不仅为生物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影响着生物试题形式,主要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呈现出来,与政治、经济、生态、社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高考生物试题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出现频率较高题型,几乎年年都有涉及,新课改后,关于这两方面的内容依然存在,但是通常和农业生产以及帮助农民解决农业问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能力。又如,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三大内容也是高考重点,常常与个人健康、远离毒品、拒绝艾滋等生活中常见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释生理现象的潜能,增强他们分析人体健康和发育的能力。
三、试题以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主
新课改除了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外,还强调了能力培养,大多数高考试题以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主,学生以现有知识为基础,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解答问题。对于高考而言,生物试题主要以开放和探究性为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据任务,将生态文明观、社会责任感等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了针对土壤污染污染问题引出的微生物知识点考查,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多加思索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细菌的分离过程。又如,在高考生物试题中还出现了要求学生验证植物在干旱逆境条件下气孔关闭的诱发因素,并要求他们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四、核心素养成为考查热点
核心素养一词是新课改后最热门词汇之一,广大教师在课堂中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同时核心素养也成为高考重点考查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大基本素养,高考生物试题中逐渐将平衡观、建模思想、实验设计、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等能力考查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等。
例如,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如何处理废弃培养基”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材料,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同时有的题目以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引入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壮举,使学生在解答题目同时能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将植物叶片分别放在蒸馏水、脫落酸等不同溶液中处理,检测起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试题中,可以使学生从“叶绿素含量下降与衰老以及代谢的关系”树立平衡生命观,可以使学生从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建模,同时试题描述过程中将整个实验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了其科学探究能力。又如,生物高考试题中考查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等生物膜叙述问题主要在考查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学生在日常学习或者高考时很少深挖生物题干,认为只要答对题目就可以了,教师要实施加以指导,使学生在既能够认识到试题考查内容,又能够意识到出题人的意图和核心素养体现点,有效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生物高考带来了深远影响,生物教师要紧跟课改步伐,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效率同时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