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文
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德国哥廷根大学食堂的厨师注意到一个中国留学生。每到吃饭时间,大多数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赶到食堂窗口打饭,以免来晚了吃不到热饭热菜,这个瘦弱的中国学生却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悄悄地买最便宜的饭菜,独自坐着边吃饭边看书。
这引起了厨师的好奇。他逐渐和这个学生熟悉起来,知道他诚心求学,漂洋过海来到德国,但因生活窘迫,自尊心强,只能避开用餐高峰期,选择在几乎没有人的时候吃饭。厨师被学生的故事打动,准备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他寻找事情做,兼职挣钱缓解经济压力。
让厨师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微笑着摇头说:“用课余时间出去打工,确实可以让我的生活过得舒服一些。可是我的祖国现在贫穷落后,需要留学生更快地学习到能够让国家富强的技术和知识。我觉得,仅仅我一个人的生活拮据是次要的,不去打工就可以尽快地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尽早回国效力,让更多中国的百姓们过上好生活。”
听了学生的一番話,厨师伸出敬佩的大拇指,称赞他的爱国之心。此后,厨师每次都给学生留好热饭热菜,故意多给他一些,然后看他边吃饭边学习。在德国读研究生期间,学生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他把自己的一切时间都用来钻研学问,经过6年废寝忘食的学习,终于从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故乡,报效祖国。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净心荐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