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里的“小米粒”古气候的大专家

2019-09-10 07:22刘楠
哈哈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框米粒渔民

刘楠

奇怪的“捞泥渔民”

夕阳西下,潮水刚刚退去,上海南汇东滩湿地出现了两个身影。他们是要去捞鱼吗?只见两位“渔民”装了几瓶泥浆,满意而归。这行为似乎有点古怪……

如果你继续跟踪这两位神秘人物,会发现提着“成果”的他们跑进了实验室,然后开始淘洗泥浆、烘干成粉,最后放到显微镜下,用毛笔细心地挑拣出一颗颗“小米粒”。

这一颗颗只有0.5-1毫米的“小米粒”就是今天的主角——介形虫,90%以上的小读者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生物。尽管介形虫家族广泛分布在各类水体当中,你随便在任何一个公园的小池塘取一瓶水,就有可能捞到它们。不过因为其肉眼难见的迷你身材,除了极少数科学家,一般人根本不会关注“介形虫”这种生物。为了帮助你记住这个冷门生物,我特地制作了一张解析图(右中),瞧!汉语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吧!

不过,介形虫是些奇怪的家伙,它们长有双壳(汉语中的“介”字也有动物甲壳的意思),却不像扇贝一样属于双壳纲,而是和虾、蟹、昆虫一样属于节肢动物,真可谓“身披护甲的虫子”,难怪叫介形虫而非介形贝!透过外壳看里面,节肢动物的特征就越发明显啦。

微体化石刑侦学

你别小看这类迷你生物,介形虫家族早在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就出现了,它们可是地球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所以现在除了可以在江河湖泊中找到活生生的介形虫,地球上也存在着丰富的介形虫化石,这些微小的生物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证人,它们微不足道的身材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吸引着科学家前去探索。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两位研究人员(对!就是前面的“渔民”)正专注于介形虫化石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

研究人员把他们的工作戏称为“微体化石刑侦学”,他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批来自北冰洋的介形虫化石,这些样品是“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海底采集的。由于介形虫的不同种类对应着特定的水体环境(比如温度、盐度等),通过统计、鉴定不同年代水体样品中的介形虫,就可以了解过去几万年里北冰洋冷暖水流的消长,从而推断出古气候的变化。

眼力大考驗

敢不敢来一场眼力大挑战:首先,用一个尽可能小的圆圈代表介形虫,在左边方框中画满这种圆圈(这个方框和研究人员放介形虫的格子是一样大的)。接下来,努力睁大眼睛,仔细数一数方框中有多少个“介形虫”。哈哈,很不容易吧,要不要给你一个放大镜?事实上,研究人员的工作可比这累多了。

和研究恐龙化石这样的巨型化石不同,微体化石的研究特别费眼睛,研究人员总以“挑虫狂人”自嘲,他们最日常的工作就是——码格子!这绝对是一项考验耐心的工作,需要一连几个小时盯着显微镜,把介形虫从一堆细砂中找出来,然后粘在一个个方格中。为了获取一批研究标本,有时需要连续几个月持久作战。

比起数量有限、属于物种演化后期的大型古生物化石,数量丰富、历史悠久的介形虫化石在还原历史上的研究优势不言而喻。而且对古生物学家来说,科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还原历史,他们还怀揣着预测未来的梦想呢!

猜你喜欢
方框米粒渔民
拼 音
米粒很怕黑
方框结构字书写的商榷
该涂黑哪个
第十章 米粒的错误
第十章 米粒的错误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