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凤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所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形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在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多元化教学的概念理解还存在片面性、形式化的情况,制约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教学研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对事物之间的解释具有客观性、逻辑性,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认知还存在不足,对抽象性的概念、法则还不足以全面理解和掌握,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本文从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意义和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一、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具有促进作用,以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活动的内容具有严密性,组织更具有节奏感,从而极大地调节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热情,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同时,多元化教学的应用还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感受,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好奇,提升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多元化教学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环节中,收获不同的知识和理解,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例如,问题思考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探究心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自学导入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初步的认知理解,并在计算和使用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增强不同类型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应用的方法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法
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的学习,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学习的效率。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物一一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利用测量工具让学生进行实物测量,使学生对厘米、米等单位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如,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测量自己使用的铅笔长度、测量自己的身高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产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便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计算。此外,在“量一量,比一比”的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臂进行对比测量,加深对数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實践能力。
(二)运用合作化教学法
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发展变化,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和思路不清晰等现象,因此,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益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和个体学习的发展。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我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混合搭配的方式进行分组,使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得到满足,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别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堂问题,供学生探究回答。如,①4×5=?6×3=?5×2=?②3个五角星一共有几个角?③6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角?④3个8相加,和是()。⑤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素是4,那他们的积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回答,使学生在互相思考、合作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课堂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法
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基础阶段,对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理解还存在不足,所以,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学习,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从而促进课堂知识的有效转化。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认知还存在不足,单纯地对图片观看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想象,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投影的技术,将不同物体导入到教学课件中,以360°的旋转视角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产生直观的想象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空间思维的构建,从而提升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我还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到课件观察中,如,冰箱、电视、汽车、课桌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氛围的有效营造。此外,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我还将时钟的不同时间节点进行调节,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和认读,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地运用多元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课堂知识迁移和转化的效果,同时,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使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得以丰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学习成长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的知识增长朝着良性的目标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J].祖国,2017(5):241-241.
[2]刘成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5(4):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