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舞
从城市诞生时起,塑造城市之美、创造美好生活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导向。在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史上,往往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城市美化运动”,一般都在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时出现。研究表明,城市化率达到56%~57%的阶段,往往是国家发展轨迹走向发达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节点。
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在此背景下,将“美丽”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城市”,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在杭州,“美丽”是城市的“底色”,让市民共享美好幸福生活是城市的“初心”。
美好生活语境下的“美丽城市”内涵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突破60%。在“美丽中国”目标指引下,对“美丽”的追求已全面融入中国广大城市建设发展实践。“美丽城市”是一个基于市民幸福感的系统化的概念。
“美丽城市”既是哲学理想,又是现实需求,既有普遍规律,又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美丽城市”是指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城市。这一内涵,将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愿景,有机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呼应,具有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的特点,对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基于市民幸福感的“美丽城市”标准
提高生活品质,既是每位市民的当下愿望,又是每座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未来的竞争中,城市不以人口规模拼大小,只能以品质争高低,以特色论输赢。实现“美丽城市”目标,要立足市民幸福感,形成以下导向标准:
坚守生态自然美。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传承人文特色美。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正确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与建设现代化都市的关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形成古今协调、城景交融、底蕴深厚、道德高尚、文化繁荣的良好状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
激发经济活力美。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坚持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发展优势,形成结构合理、自主创新、特色彰显、活力突出、节能低碳、循环清洁、方式友好、过程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社会和谐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让居民享有更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维护政治清明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务行为,提高履职能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培养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有正确的审美观,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
创造生活幸福美。让群众生活更舒适,形成水系清洁、空气清新、土壤洁净、健康卫生的宜居环境。让百姓收入更高、住得更宽敞、出行更便捷,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吃上更放心的食品,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新的空气,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美丽城市建设的“杭州路径”
21世纪以来,杭州在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等方面綜合发力,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样本。
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近年来,杭州以“拥江发展”战略为带动,打造“名城名湖名江名山”世界级景观长廊;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带动,打造世界级休闲廊道;以全域大花园建设为带动,打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家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带动,打造“三生融合”的美丽乡村。2016年10月,杭州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市”,成为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副省级城市中首批命名的国家级生态市。2017年9月21日,临安区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7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杭州被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形成古今协调、城景交融、底蕴深厚、文化繁荣的良好状态,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湘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良渚遗址、南宋皇城大遗址和中山路、钱塘江等综合保护工程,相继开展了市区老房子、历史街区、农村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校园遗产等保护工作,对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如今,杭州拥有15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10余处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728处文物保护单位(点)(含国家级39处、省级101处、市级203处及文保点383处),1643处历史建筑以及众多工业遗产、教育遗产等。随着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杭州成为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此外,还拥有7处国家级名镇名村,36处中国传统村落。
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创新活力之城。迈入21世纪以来,杭州之所以能够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主要是在产业发展上成功实现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天堂硅谷”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经济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电子商务中心”。第二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是以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市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为龙头,从而实现了杭州经济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打造了“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第三次“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是以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杭州经济总量最大的支柱产业,打造了“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当前,杭州正大力推进第四次“产业革命”,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培育万亿级的智慧城市经济来支撑杭州新一轮的发展,推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坚持治理理念,建设和谐善治之城。“治理为人民、治理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治理成效让人民检验。”杭州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干不干”让百姓定,“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提,“干得好与坏”让百姓评。通过党政界、行业界、知识界、媒体界和市民“五界联动”,杭州实现了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媒体引导力、市民参与力“五力合一”,搭建协商与参与平台,共同推进治理目标的实现和治理效益最大化。培育社会复合主体,“以民主促民生”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社区治理体制,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努力打造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
弘扬最美精神,建设风清气正之城。2015年,杭州制定实施“双基十条”,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创新党建责任综合绩效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亲连心三服务”等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根据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和“好家风”、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化家园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杭州成为“最美现象”发源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落实共建共享,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从人们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把城市发展放到一个现实而又终极的意义上去把握,城市与市民就紧紧地连在一起,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日常生活就緊紧贴在一起。近年来,杭州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特别是河道有机更新工程、道路有机更新工程,以及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善和危旧房改善等“四大改善”工程,做好老百姓家门口的“里子工程”;坚持围绕生活、保障生活,破解“七大问题”、建设“平安杭州”,努力营造一流的硬件、体制、法制、政策、政务、人文、人居、生态环境。杭州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连续13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
建设“美丽城市”,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感,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杭州,在实现“美丽”标准的过程中,正立足自身特色,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发展优势,向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蒸蒸日上!
作者系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