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2019-09-10 22:32刘超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4期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措施道路桥梁

刘超

【摘 要】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基层交通系统已逐步构成完整的道路网络体系结构,道路桥梁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要件之一,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道路桥梁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环节,具有直接关乎道路桥梁沉降的巨大危害风险。道路桥梁工程负责人和施工队伍要充分考虑遇软土地基实际工程情况,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回避风险。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一、影响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主要因素

(一)工程设计因素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工程设计方案选用的施工工艺或施工机械等在一定程度上对软土地基产生的问题能够予以有效缓解、改进,尤其是在施工进行中的过渡缓和设计,能过产生积极的作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难度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桥梁本身的跨度,通常会将道路桥梁工程分为多个阶段,多阶段的工程设计必然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每一阶段的土质绝不是一模一样的。若想将分开多段的道路桥梁进行完整衔接,就需要加以缓和过度阶段进行干预,出现软土地基的,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队伍就需要把握设计要点,结合桥梁工程分段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二)施工环境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各省份地区之间都存在这一定地理环境差异,道路桥梁工程有着施工跨度大、易受环境影响等特性,因此在开展软土地基施工時,需要分析施工地区地质情况、往年降雨量、历年降雪等资料,最好能够给出详细的土质分析报告。从施工环境报告上得出改地区软土地基的组成结果,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基本情况,选取最适合本地区土地硬化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

(三)人为因素

软土地基形成较为复杂,对这种地基的施工处理方式选用有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现场考察是道路桥梁工程开展前的重要工序。选派的负责人必须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扎实的桥梁工程知识,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现场考察中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纰漏现象。

二、软土地基施工难点分析

(一)渗透性弱

相较于一般地基,软土地基施工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的渗透性能,软土地基有着明显的渗透性弱的特点。黏土的渗透系数就远远高于软土地基,因此有关渗透性能的参数软土地基都需要与其他地基做好区分,如果强行混合软土与黏土,因其凝固速度的不同,如果以该混合料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就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软土地基渗透性弱还有一个明显的施工特性,也就是无法做到水分的排除,在含水量大的地基上施工,势必是危险的很大程度打击了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没有采取针对性软土地基施工的,在道路桥梁建城投入使用后,沉降量可能就会超过设计标准,波动较大也较易出现严重的道路桥梁工程安全事故。

(二)含水量高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往往达到34%~72%,其土层结构粘附性较弱,相当于在流动水体上相互依附。软土地基施工常见淤泥,处理淤泥又会大幅度的延长施工工期和难度,因此就要做好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发现是软土地基部分的要结合采用合理的针对性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优化土层结构,为道路桥梁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保驾护航。

(三)压缩性强

含水量非常大的软土层是一种半流体,它相较于一般土层的可压缩性更强,夯实一般土层地基可以考虑置换吨位更重的机械机具,但对软土地基来说这种方式是不行的,唧泥的出现导致了这种软土层不具有较高的自主排水性能,本地区的地基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不能排除水量,达到地基压缩的设计标准,没有紧实土层存在就很难开展下一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进一步增加了建设施工的难度。半流体状的软土层会个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为之后的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也埋下了不安定的危险因素。

三、针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处理措施

(一)排水固结法施工

当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到强度低、硬度低、压缩性强的软土地基时,为提高这类地基土层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剪强度,往往会采用排水固结法来高校处理软土地基。施工队伍要在道路桥梁工程范围内的软土地基中铺设横向或者纵向的排水管,土层上方施加其他设备,利用人为生成的压差来提高每一格软土层的排水速率,实现34%~72%含水量的软土层能够进行迅速排水。常见的排水固结设备有砂井排水、塑料管排水等,因排水固结法施工加载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可以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周围情况、工期要求等采取最适合使用排水方式。比如说在确定了使用塑料管排水后,就要确定塑料管的排水容量以及设计排水规模,同时也要对排出水后的软土层沉降量进行计算,并采取效应稳定加固措施。

(二)土基表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艺,利用土的物理性质,遇到图纸脚软的地域时,通过在原有软土层上添加含水量较低、抗剪能力强的优质土料进行改造,一次来达到强化原有土层的目的。土基的表层处理技术效率颇高,施工方式简单但造价偏高,适合用于软土地基总量较小、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处理后地基的表层强度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有效防止了软土局部断裂的情况。尽管如此,施工单位还是不能将这种工艺作为主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毕竟表层处理技术不能够完全消除原有土质中的含水量,也无法提升这段路基的持久性,因此该技术只能用于辅助加强。

(三)深沉搅拌桩处理方式

在软土层添加由生石灰、熟石灰、水泥等材料组成的添加剂,将搅拌桩深入软土地基,让这些添加剂能够深入土层和周围的软土发生反应,相互融合。这样生产的复杂地基具有高抗剪强度、搞抗压强度、含水量少的特性,能够完美贴合道路桥梁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一块软土地基在经过深沉搅拌桩处理后,也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桥梁工程中遇到沉降的现象,如需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使用到深沉搅拌桩的,需要将桩长控制在15m左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身软土地基掺加添加剂后强度。

结语

软土地基是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事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人员需要从始至终保持警惕,积极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要将软土地区的地基加固工序予以高度重视,着手做好软土地区地基的施工,确保后续道路桥梁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巩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6):134,138.

[2] 洪富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6(7):229-23

[3] 张建中.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46(5):116-118.

(作者单位:锦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道路桥梁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