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云
向服务经济转型是我国建筑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我国建筑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应通过提高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来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有必要尽快改变只提供裸产品的现状,向提供服务包的方向发展,尽早走向服务化。
从英美等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采用数字技术可有效推动建筑业向服務化转型。这种建筑行业的服务主要包括政府与社会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用户的增值服务。对于政府与社会公共服务,可建立一个开放的行业大数据云平台,包括建筑政务网、工程物联网、行业资源网等,为整个建造领域提供服务。
我们甚至可以尝试采用区块链的方法来解决建筑工程中涉及的诚信问题,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
对于生产性的服务,则应提高建筑行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告别原来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采用“人工智能+”将获得的数据变成提供智能服务。这方面可借鉴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开发建筑工程互联网。
对于用户的增值服务,应提供智能服务,达到适应环境、节能减排,提高用户体验和提升社会文化的目标。
那么,我国的建筑行业应该如何实现向服务化转型呢?
第一,要制定转型的策略,一定要聚焦在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服务;
第二,要确定向服务化转型的路径,一定要扬长避短,突出建筑企业的比较优势,不能全面开花;
第三,要尽可能多地积累服务的资源,特别是要将建筑企业内员工个人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的知识;
第四,要多拓展建筑行业的金融服务,规范与建筑行业有关的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