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挺颖 崔悦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完全割裂,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可能引发儿童出现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等心理问题。令人高兴的是国内的自然教育方兴未艾。3月20日,《环境与生活》记者就自然教育的话题采访了北京幸福之家教育机构创始人张松老师,她在采访中强调:“如果孩子失去到大自然中体验的机会,孩子身体内在的疗愈机制就会停止发展。自然生活使孩子的身体更健康。”
融合传统文化创建自然生活教育
幸福之家自然生活教育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致力儿童健康心理建构和行为习惯培养的专业教育机构,也是教育部未来学校实验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五大领域发展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的研发和实践单位。张松老师是该课题总负责人。
非教育专业出身的张松,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既当过一线教师,也做过公立幼儿园的园长。到了2006年,出于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她一头扎进幼儿教育领域,在北京创办了幸福之家幼儿园,进行项目教学、多元智能教学,潜心探索如何激发儿童潜力,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张松依据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然教育和生活教育,创建出—系列原创儿童自然生活教育课程和活动。
作为一家民营教育机构,北京幸福之家教育的成长历程颇多曲折,张松对此甘苦白知。在记者提及这个问题时,她笑着说:“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至今,我想来想去,只能套用一句俗话,就是一种情怀吧。”
每天抽出一小时亲近大自然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被送进了补习班、技能培训班,提前为小学学习做准备。有科学家认为,每周让孩子在户外尽情玩耍7个小时,有利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抽出1小时与大自然亲近,这是最好的。但是,中国目前只有14.1%的学龄前儿童能达到这个标准。
张松认为,在各种科技工具和成年人的呵护下,部分孩子失去了体验大自然的机会,身体内在的自疗机制也因此停止发展。孩子脱离了“人工环境”就容易生病,变得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呵护。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哪怕只是徒步行走,全身的肌肉都可得到协调运动,心肺功能得到发展,身体自然也就变得健壮。
说到这里,张松动情地说:“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头上是广阔自由的天空,脚下是鲜活的土地,呼吸的是新鲜而有能量的空气,周围是生机勃勃的花树,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沉醉在大自然的优美之中,身心得到最好的放松和休息,这样的身体发展是任何室内体育运动和锻炼都无法比拟的。”
孩子通过独立行为与环境相处
谈到这里,张松笑着回忆起一次大自然之旅:“2017年清明节期间,我们幸福之家小勇士训练营走进内蒙古,这次我们把队伍分成两队,孩子和孩子一组,大人和大人一拨。我们连续攀登了三座不同的火山,爬上这几座火山对成年人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这些火山还是保留了原始风貌。山坡比较滑,而且没有可以抓握的东西。一路上,我们也在不断观察环境、调整路线。这次爬火山,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人能力,每到一处有些攀爬难度的岩壁前,他们都会露出兴奋又略带紧张的表情,学着将自己小小的身体像壁虎一样贴在巨大倾斜的岩石上,手足并用地向上挪动,从自己小小的身躯中获得向上的力量。但是,孩子们快到山顶的时候,看到了突然出现的自家爸爸,瞬间放弃自己坚持,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登顶。看着孩子们有些狼狈却专注地攀爬,我们很欣喜。在看到家长们的帮助时,我们也很理解。对于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孩子的独立行为,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获取经验和知识,并对未知进行自然的创建,最终与环境和谐相处。”
“每个生命都不同,不同的孩子,依据不同的天赋和能力,有各自的成长道路。但大自然是最宽松适度的老师,它可以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去还是来,开始还是停止。”张松老师感慨地说。
给予儿童足够自由来参与社交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该如何发挥作用?
张松老师道:“第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让儿童自己来思考自己的行为,确定自己的行为对己对人有哪些后果,学习何种行为能带来满足感而哪些行为却会带来空虚感或不满,进而发现自己的能力与缺点。第二,要让儿童通过了解大自然的某种内在秩序,学会信任环境,相信自己具备与环境产生交互影响的能力。这样儿童会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而且也知道要从哪里找到所要选择的材料。而大人们为了帮助孩子选择,可以把教具按儿童的兴趣归类,并且按照它们的难易或复杂程度顺序排列。所谓的秩序,是指保证儿童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并可以找到他们所需的必需品。第三,儿童必须有机会将自然与真实内在化。只有借着这种方式,儿童才能发展出探索内在及外在世界所需的安全感,而成为敏锐的、有赏识力的生活观察者。通过这三点,儿童还会明白自己必须尊重别人的工作,其原因不是别人让其必须这么做,而是因為他们从现实的环境中体验到这种道理。”
有人以为,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就是并肩坐好,一起听老师讲话,但事实正好相反。张松说:“在普通学校中,儿童的社交生活往往只出现在课间休息时或郊游远足时,而自然生活教育式的孩子,却是一直生活在活跃的社交环境中。”
让未成年人的教育推动成年人教育
父母在未成年人养成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传统教育强调严格的家庭教育,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反过来,在家长与儿童互动时,也会激发家长的某一潜力,两者不是单向输出模式,而是相互作用的。
张松坦诚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自我的认知,教育是不断发展自己和逐渐完善自我的过程。通过与孩子相处,我们发现,孩子天然就具备创造力、活力和生命力,他们身上拥有‘看见即创建’的特质。我还发现,成人也具备与孩子一样的精神品质和基因,只是有时被‘隐藏’起来了,我们似乎忘记了自身还有这种基因。但是这种与孩子一样的精神品质和基因,会在成人与孩子的教育互动中,被慢慢唤醒、恢复和发展起来。我们‘未成年人的教育推动成年人的教育’的创想也由此而来。在真实场景中和孩子互动,实现动态的交互学习,最终共同完成创建。”
适应孩子自己的知识输入和消化节奏
说到尊重孩子以及尊重孩子们的节奏,张松说起了她以前参与一项与“多元智能理论”相关课题的经历。“当时有一个环节是促进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我们设计了很多有关的课程,比如如何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透过他们的表达和阅读,再去评估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然后,再设计下一步的课程。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的消化需要有个过程,我们教给孩子们很多东西,但是幼儿的输出方式永远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也就是3岁的时候有3岁的输出方式。不管我们给他们灌输多少知识,实际上他们始终都只按照自己的消化方式和输出方式来进行。所以,我就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在输入的时候改变一下方法,就按照其输出的方式去给予,这样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信心,还能增强孩子的意愿、兴趣,从而增强孩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传统的学校一般过于强调学生在数学和语文两方面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优势智能,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人士的人际智能较强和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张松认为,正是因为大自然千变万化,所以自然教育才能帮孩子们发展出他们独特的、多样的智能。
目前,国内有不少人在做自然教育。对此,张松说,有更多的人投入自然教育无疑是件好事。“但是,自然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把孩子们拉到大自然里面,保证他们的安全就完事。什么情况下教师应该干预,如何引导,如果不理解背后的深层次理念,只能是照猫画虎,形似而神不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