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人遭打击报复背后的执法之困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平度市乌兰察布问政

近日,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节目《问政山东》曝光了山东省平度市应急办工作人员泄露举报人信息一事。据报道,记者发现非法排放的露天采坑后,将情况反映给了当地安监办。10分钟后,就有人打电话威胁记者。此外,《北方新报》记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暗访一起污染问题后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举报信息竟转给了被举报人。专家表示,目前,举报人保护规定零散笼统,分布在各种法律法规中,缺乏专门的制度和立法以保护举报人。(《法制日报》9月23日)

此前,举报人信息被泄露,甚至遭到打击报复的事情并不鲜见。2010年,《法制日报》引述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称,当时有70%的举报人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其中有的受到单位排挤,有的受到心理伤害,有的仕途受阻,也有的“被跨省”“被精神病”。

举报人被反噬,不仅让好人受伤、让正义蒙尘,也严重损害了公民对公权力机关的信任。同时,对于为非作歹、违法乱纪的那些人而言,也意味着无底线的宽纵。如上所述,那些伤害举报人的人、泄露信息的人,即便最后受到惩处,但伤害已经无可挽回。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法律规定的不具体、不清晰,而恰恰在于法律难以落到实处,且泄露信息的不乏执法机关、行政机关的人。这不免让人不解,这些机关本该更有守法的自觉,为何却每每知法犯法?不管是山东省平度市应急办的工作人员,还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員,这些人能够不熟悉法律?不知道保护举报人这一最起码的常识吗?

可见,举报人遭打击报复,不能总是怪缺乏“立法”,只要遇到困惑就呼吁立法保护。且不说从“立法”到“保护”还有不短的距离,就是有法,也需要相关机关和人员真正去践行。如果总是明一套暗一套,阳奉阴违,只想着通过勾兑换取利益,而完全无视法律的尊严和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那么,立再多的法,也无济于事。

(摘自《中国青年报》 黄羊滩/文)

猜你喜欢
平度市乌兰察布问政
平度市全民健身项目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媒体问政”如何走得长远
山东平度出台会展扶持政策最高补贴100万
山东省平度市技术渗透型农业产业融合模式探究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苹果数据中心开工建设
平度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与创新探析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
岂止“问干部”,更是“问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