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一处脚手架工厂内,21岁的李国安熟练地操作着拆卸扳手,从钢管上卸下连接扣。从微凉的清晨,到烈阳当空的午后,李国安已经连续作业4个多小时了。而一周以前,李国安的双胞胎哥哥李国平也以同样的装束,在这家工厂忙碌着。让其他工友感到惊讶的是,他们都还是学生,都刚刚被保送名校博士。在高等学府深造的兄弟俩为什么会选择在假期接力来工厂劳作呢?
虽说是哥哥,李国平只比李国安早出生3分钟,两兄弟长得一样,个头一样,身材一样,兴趣爱好一样,就连多年的生活、求学轨迹,两人也几乎重合。兄弟俩老家在徐州丰县,很早就跟着父母到徐州市区,两人入同一所小学、中学,学习成绩也是肩并肩。2016年,兄弟俩同时考取了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物理专业。今年,兄弟俩第一次出现了“分道扬镳”——李国平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五年直博,专攻半导体方向;李国安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所,五年硕博连读,主攻量子信息与计算机专业。
兄弟俩出自寒门,又同时被保送名校博士,有网友评价他们是“硬核”双胞胎。记者采访时发现,兄弟俩的学业成就背后,是他们“硬核”父母的全力支持。
为什么称这对夫妻是“硬核”父母?因为两人20多年的打拼,几乎都是在围绕孩子。母亲刘霞告诉记者,在两兄弟出生后,夫妻俩就做了决定——培养孩子上学。来徐州后,一家四口人住进了李父原单位的宿舍(两间房,加起来也就30平米左右),这一住就是16年。在孩子求学期间,李父承担起养家重任,每天在路上开约10个小时车,母亲刘霞则负责照顾两兄弟起居。
雖然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费用让刘霞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可是丈夫每次态度都很坚决。自从夫妻俩从丰县搬出后,他们在老家就连房子都没有了。多年来,丈夫从没有想过先有一个房子,他总是告诉妻子:“等孩子学出来再说吧。”直到2016年,原单位宿舍因拆迁被回收,当时兄弟俩已经考上大学,并且通过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夫妻俩这才东拼西凑买了房。16年来,他们第一次有了房子。
除了在经济上为孩子全力以赴,夫妻俩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两兄弟。母亲刘霞在他们很小时就陪伴左右,小学时刘霞一辆自行车载着两兄弟,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孩子在家学习时,刘霞都是陪读到他们睡下,才开始忙活家务。
父母的持续付出,在双胞胎兄弟俩身上一点点得到回报。今年暑假里,兄弟俩在顺利获得保送资格后,都决定回家。李国安告诉记者,在上大学前,他和哥哥经常去妈妈工地帮忙,这一次回来,才发现他们有好几年没来过母亲工作的地方。“妈妈的腰不好,工作一天回家常常直不起身。”李国安说,哥哥一回家就决定利用在家时间去妈妈所在工地工作,李国安因为学校课业晚回家一周,“哥哥说赚钱是其次,我俩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