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熊诗维
一、什么是乡愁?
“乡愁”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为:“思乡的忧伤情怀”,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之情。在 2013 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的“乡愁”直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被具象为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唤起人们回忆和幸福感的事物。
乡愁表现为一种个体的情感抒发,具有心理层面的复杂性、抽象性和主观性,因此它往往需要寄托于具体的事物来进行表达[1];另一方面,外部因素对乡愁的触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往往会大范围的引发人们的乡愁,这就使得乡愁的表达具有了时代性和共情性。在当下,大量人口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大城市谋生,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与焦虑,他们开始怀念故乡的人和物,在传统乡村与现代城市的穿梭中找寻一种身份认同[2],这种归属感与安全感的情感需求使人们开始关注乡愁的文化载体,故乡的方言歌谣、美味佳肴、伦理关系、舞蹈音乐和生活方式都成为他们怀想的对象,人们开始肯定这些地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乡愁表现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产生的一种对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追忆,它是人们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逐渐生发的一种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寻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乡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性
首先,“乡愁”具有文化记忆的功能,“乡愁”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珍贵。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提到,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通过或多或少的仪式性操演使共同记忆的传承成为可能[3]。如端午节当天,人们划龙舟、包粽子,传颂屈原的爱国故事,在这些集体性、约定俗成的仪式中人们传承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表达着最本质的民族精神与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它弥漫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这与“乡愁”指向的文化记忆功能是一致的。
再者,从乡愁的寄托载体来看,乡愁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它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却对传统文化的时空进行了拓展,传统文化指向过去,“乡愁”蕴含着对过去的追忆,但其指向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传统文化大都记录在古代圣贤书籍中,但乡愁文化则蕴含在传统村落的生活中,具有雅俗两个层面[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的活态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与“乡愁”载体的特点具有一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所创造、传承的“无形”文化,它形成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精神,往往成为乡愁的所指的对象。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乡愁教育意义
乡愁教育融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可以让学生们正确认识“乡愁”,了解“乡愁”是一种个体心理层面的意识,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需要依托具体的文化载体。通过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现代社会中的“乡愁”,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认识集体性“乡愁”的特点,认识时代“乡愁”产生的原因,理解乡愁对当下的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这种教育中,通过群体式的参与和讨论,让学生回顾记忆中家乡的点点滴滴,重新将记忆拉回从前家乡的特色与风貌,从而缓解环境转变过程中的不适与惆怅,正确面对这样一种心理情绪,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疏解乡愁情绪,积极勇敢地面对当下的生活。
另一方面,“乡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融合,在使学生更好认识乡愁的情况下,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它们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时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即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也对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知道这些文化的来源和传承的历史,在文化记忆中感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从而唤醒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铭记历史,珍惜地方文化,愿意肩负传承和弘扬祖国文化的使命,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时代对于如今青少年的要求,也是每一代青少年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内容上,在课堂上融入“乡愁”元素,传统的村落建筑、故乡美食的制作技艺、各地区的乡土乡音、地方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区域特色的民俗物件等等,这些人们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在课堂上的展现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音频与纪录片的展示,最大程度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知道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与发展机制,认识到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审美艺术与经济价值,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的强大内在生命力。在教学方式上,开展各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的讲述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故乡的记忆,相互分享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味文化的魅力。
乡愁教育融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在国家层面重提“乡愁”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战略考量,高校课程的乡愁教育建设有利于国家文化记忆的传承,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在社会层面,普遍的现代性焦虑迫使我们到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融入“乡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将有利于舒缓这种集体性的乡愁,指导包括旅游开发、村落保护和景观建筑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建设绿水青山的家园;在个人层面,“乡愁”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结合,使青少年的乡愁有了载体,有助于个人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培育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做出人才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姚金玲,试论乡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层内涵[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2] 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2(01)
[3]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彭佐扬,乡愁文化理论内涵与价值梳理研究[J].文化学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