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葵
【摘 要】 本研究以大学生圈层化社交行为及人际认知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青春期大学生圈层化社交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以及圈层化社交行为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过程所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圈层化的社交行为虽然从表象上体现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基于自身情感与现实的需求所展开的社会交往,但其实质是大学生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实践手段与必然产物。结论:分析大学生圈层化社交行为以及心理动因,对于了解大学生人际认知水平与其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彼此作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圈层社交;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5-0029-03
对于正身处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整合阶段的大学生而言,面对自身生理发育的巨大改变以及社会化背景下渐行渐近的成人目标,他们既感到困惑与焦虑,同时也逐渐意识到所谓的自我乃是一个既“位于”个人的核心之中,同时又身处特定社会环境之下的一个意识的聚合体。同时,随着自身社会生活内容的拓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结构与交往模式也出现了迥异与过往经历的巨大改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自我心理发展过程中早期所获得的部分自我感到质疑。为了明晰与确认在不同时空情境下的自我作为同一实体的存在感和意识,以及构建一个“以社会性存在的自我”,大学生们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社会不同领域各种主题的社交活动当中,并尝试以人际间的互动,将各种分散的自我意象投射到不同交往对象的身上,并借助对其反应的观察与评判,感知和调节因内在的“经验组织”与外部环境变化对撞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并逐渐完成对“自我认知的原则导向,自我情绪情感体验的信念化,自我调节的监控化和自我评价的固着化”。为了确认自身既有经验的一致性和个人化并防御这种统合感与身份感丧失,以找寻到“一种因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与他人对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看法相匹配而产生的自信”为目的所开展的圈层化社交行为。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从我院2018级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71名学生,从校内各学生社团中随机抽取学生29名,共计10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测试采用可匿名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8份。其中男生51人、占58%,女生37人、占42%。
(二)调查方法
问卷法与访谈法。以我国学者王树青根据Bennion和Admas的自我同一性问卷(EMO-EIS-2)修订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中文简版问卷》中个体在人际关系领域的四种统一性状态评估标准为参考,针对我院学生包括所处年龄、性别、生源地、入学前后生活内容以及环境变迁等实际情况以及主要特点,分别从学生基本情况、人际关系认知、交往对象与社交模式四个方面入手,设计大学生人际认知与交友观念调查问卷。同时,通过访谈法与随机抽取12名大学生(男6人,女6人)进行了非指导性的定向集中访谈。资料收集以访谈提纲引导下的记录、倾听和观察为主。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92%的被试者认为在大学阶段交友行为对于自己当前与今后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持该观点的女大学生占比高于男生。认为大学阶段交友行为对自己当前及今后发展而言是“可有可无”与“不重要”分别占7%和1%,且全部为男生;在交友原则方面,55%的大学生认为能够做到“趣味相投”与“贫贱不轻”的朋友最为可贵,传递出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被他人与社会认同有所响应,以及渴望在自身成为他人以及社会依赖者的同时,也能够因自我的价值而成为一个被依赖的对象。“不揭彼过”与“能予难予”紧随其后,分别为41%。认为交友必须做到“能忍难忍”的只有4%;在交友对象的选择上,77%的被试者认为,大学生应该以完全自主的态度与他人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这包括完全尊重自己的感觉以及不必在意来自父母或者周围舆论干预,19%的被试者认为父母意见和周边舆论会对自己的交友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仅有4%的被试者将父母意见与环境舆论作为自己交友过程需要重点参照的内容;交友动机方面,31%的被试者觉得大学阶段交友应该着力选择那些“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人”,另有各10%的被试者选择“感觉对自己好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人”,其余49%的被试者认为大学生交友应该“随缘”,而对于所谓的“缘”的认同程度依次为有共同的爱好(62%)、相似的过往经历(22%)、卓越的个人能力(12%)与相对广泛的社会关系(4%),交友动机呈现功利性与情感性并重的趋势。
(二)大學生社会交往的主要模式与特点
“熟人社会”依旧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主要背景。本次调查当中,寝室、社团与组织、军训团队由于具备人际关系中彰显自我并传递认同的情境功能,被大学生视作最简单交友情境的前三名,而“班级”和“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身份”的象征之一,其功能更多地是被赋予了“学习”的功能。此外,大学生们还借助包括人际关系传递、不同社会实践甚至是网络社交媒体等方式在内的各种的社交方式,将自我探索的视角投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社交因其低廉的社交成本与即时的互动收益而为很多大学生所青睐。问卷结果表明,81%的受访学生都有网络交友的经历或意愿。有4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由于现实交往中人际代沟的客观存在,同时也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熟人社会”中,46%的大学生们经常会因自觉“缺乏社交技巧”而感到自卑。而大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一些碎片化的个性需求在现实的社交活动中更是无法得到满足。于是网络社交活动便因其对于现实世界的直接映射而成为大学生传递与表达不同层次心理需求的重要辅助途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大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状态以及对现实社交的恐惧。
调查结果同时发现,大学生线上与线下社交活动除了在内容上存在高度重合的现象,其社交模式也呈现惊人的一致性,即通常会以圈层化的社交手段与人建立人际关系并展开交往。具体表现为大学生个体以满足其成长过程中各种需要为切入点,选择进入或创建一个个被自己赋予特定意义与功能的社交圈群,并借助于有选择的自我呈现,以预先拟定的交往主题和“流程”展开“表演”。单个的“圈”所反映的是同质人群某一个共同的文化特质,所以向心力极强,且“圈”与“圈”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处于同一“圈群”内部的不同个体则因受到其自我同一性状态、在彼此交往关系中拥有地位以及自我需要的强度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在“圈群”内部又形成一个个以自我为中心,层次分明但又彼此交叉的等级“层群”。不同“层群”间除了需要借助彼此间的合作以完成“圈群”的共同任务之外,平时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层群”内部成员之间彼此依赖度较之“圈群”成员更高,且通常会以一个兼具“圈群”主文化特质的亚文化形式存在。成员之间强调忠诚的同时会刻意对“外人”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差异化的标识,并表现出较强的排斥。而这种看似狭隘与偏执的“标签”以保障自己在当下对个人成长历程以及群体归属探索中“同一感”与“身份感”不致丢失。
三、圈层化社交行为下群体压力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消极影响与应对
(一)圈層化社交行为下群体压力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消极影响
一个群体对其成员表达认同的方式基本上也符合成员间的彼此认同方式。从大学生圈层化的社交行为的心理动因分析,其现象背后反映的应当是大学生寄希望借助社会交换的过程,以探索和尝试的手段对自我施以定义的心理需要。
因此,当群体的意识形态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价值挑战时,青春期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与过度的自尊会促使大学生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对挑战表现出明显的排他性,甚至出现非理性的攻击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既是对自我同一性的捍卫,也是彰显自我能力以及检验彼此“忠诚”的手段。但事实上,对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言,这种因不同圈层群体之间的意识对抗而引发的过度的防御,不仅可能引发大学生因为受到群体标准的要求以及其他成员的“求同压力”而产生从众心理与服从行为。而这最终导致大学生们在自我同一性确立过程中因为个人的自我意识被削弱;其对于自我效能感的评估依据主要来自于群体“去个性化”的要求而非自己内心的价值、标准和态度。当一旦离开这个群体,便很难在迥异于群体环境的现实生活中感知到自我的价值与存续状态,甚至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
同时,由于大学生圈层化社交行为下所形成的小群体属于典型的同质群体,共同的文化特质既是群体形成基础,同时也有利形成共情的群体氛围,成员之间也更容易相互理解与彼此支撑。
但大学生同质化使得圈内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播内容往往过于单一,而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强烈的排他性也使得其群体规模通常很难扩大,因而,群体内部成员因为信息闭塞,容易受到极端情绪的煽动。同时,在“一对多”的圈层化社交过程当中,群体压力可能使得大学生当前人格中的那些积极品质可能因为受群体意识的抑制而无法成长,而消极品质却因为缺乏来自外部信息的有效监管而得以张扬。个体对内在自我的选择性认同与社会的选择性认同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大学生对于其社交行为的实际价值出现认知偏差。
(二)应对大学生圈层化社交行为消极影响的策略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了以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团体动力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的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等理论为其教学理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及现实需要,在“以人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专业人员针对不同辅导对象的性质、规模制定相应的团体目标与活动方案,然后以团体成员共同参与游戏或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展开咨询或辅导,旨在引导学生在团体的心理背景之下,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借助观察和体验认知自我、激发潜能,并通过反思与学习形成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原理是将团体视为一个由各个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构建的整体,而非一个以成员个体特征集合而成的聚合体。强调个体的情绪、行为以及彼此间的人际交互影响不仅是构成团体的三大基本要素,更是直接导致团体成员间关系结构发生改变以及形成团体行为的根本动力。与此同时,团体行为也会借助方式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正如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所指出的,人与环境因素是交互决定的,个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又以交互的方式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个体可以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使自己行为习惯发生相应改变或加以强化。在这个过程中,人、行为和环境是相互联结发生作用的决定因素。这与埃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的多维度定义不谋而合,即“我们不能把个人的生长和社会的变化分割开来,也不能把个人生命中的统一行为和历史发展的现代危机分裂开来,因为这两方面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真正彼此联系着的”。
由于引发个体某一特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围绕“探索自我”与“寻求认同”这两个贯穿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始终的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教师在操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社交情境的营造,帮助大学生们营造出一个个类似于现实生活真实氛围的社交场景,再引导大学生们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入预设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并以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借助对于团体成员之间人际交互的体验,反观自我行为与心理的演变过程,并找寻到内在自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22,23,91,89,116,156.
[2]王书,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3):131
[3]王树青,陈会昌.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196-199.
[4]吴晓利,“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7,47(6):56-58.
[5](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理学[M].刘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