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奕舒 李晓露 陈梅瑜
【摘 要】杜甫的《春望》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叶嘉莹先生提出杜甫的诗在写实中具有象喻性。《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困长安,由眼前之景所触动而写下的一首诗,其也具有象喻性。这与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息息相关。
【关键词】杜甫;《春望》;象喻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63-02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认为杜甫的诗在写实中具有象喻性。“‘象喻’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意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对外物的认识分为感知、感动、感发三个层面,与此相对应的诗歌内容也可以分为感觉、感情、意志三个层次[1]。”也就是说作者笔下所言之物往往是融进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即景生情,情生景,景情相融。杜甫的诗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呈现,而且还融进了他的理想,他的诗是有生命的。“感发,就是让你感动之后内心之中有一种兴起和发扬”[1];意志即物象中表达出的一种理念,这是象喻性的主要体现。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由于安史之乱被困长安,看到眼前破败荒凉的长安之景,引发内心情感的兴起而作的一首诗。其中表达的情感不仅是个人情感,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国家的情感,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本诗也具有象喻性。本文将在赏析的基础上,分析《春望》的象喻性。
一、《春望》的文本解读
标题“春望”点明了时间是春天,“望”则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的一个动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作者所“望”之景。“破”与“在”对比鲜明,国家破败不堪,但山河却未曾改变。“深”字写出来眼前的花草之繁茂,颜色之青葱艳丽,也暗示荒芜人迹的景象。山河依旧在,但早已“人去楼空”的景象,引起诗人内心的落差感。杜甫的《丽人行》用华丽的语言铺叙,营造一种五彩缤纷、珠光宝气的富贵景象。然而眼前却是破败的、荒无人迹的国都,丝毫没有昔日的热闹场面,这不能不引起忠于君主、一心为国的杜甫的感伤。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面对破败的长安城景象有感而发的两句。对这两句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诗人过于感伤时事以至于看到春花不禁落泪溅在花上,听鸟鸣声而惊恐。二是作者以感伤的眼光看花与鸟,赋予花与鸟以人的情感,认为它们也因时事而伤感落泪,触目惊心,把花和鸟都拟人化了。笔者认为后一种解释所表达出来的伤感更深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两解,恰好可看做是“庄惠濠梁之辩”的注脚。“惠子虽然‘泛爱万物’,但他与万物是分离的,物与物之间是孤立的,他所谓联系是以人的知识谱系将万物连接,并非万物自身所具有的联系[2]。”而庄子认为“我”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也即“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2]”。前者的解释是把“我”与花,与鸟相分离,两者不能相通;后者则是让“我”與花、鸟融为一体,“我”的情感与花鸟的情感是相通的,诗人把悲痛欲绝的情感移情于物,认为花也因时事而感伤得落泪,鸟也因国家支离破碎、都城荒芜人迹而叫得撕心裂肺令人害怕了。所以说第二种解释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沉郁”。
颈联“烽火连三月”直言战事持续时间之久。“家书抵万金”得到一封来自家里的书信抵得上万两的黄金,虽然有夸张的意味,但是表明了战争时期能收到一份来自家里的书信的艰难和珍贵。杜甫写下此诗时,他已经离家八个月了。战火不断,与家人也失去了联系,怎不使得杜甫思念担忧家人?其实在颔联杜甫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自己与家人的现状,更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所以能收到一封家书是何其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既是写家事,又写出了处于战争时期的人们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塑造了一个终日因忧国忧民而满脸愁容的自我形象。由这两句可以想象诗人的形象是一个四十多岁却满头白发、一脸愁容的中年人。他因心烦意乱不断地挠自己的头发,本来比较多的白发也变得越来越稀疏,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去了。他忧愁的是什么?是因为不能和家人团聚还是自己被俘?或者两者都有。但更多的是,因国家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忧愁。
由此可见,“望”不只是杜甫看春景的一个动作,更表现出他对国家战火不断,长安被叛军所占,想要拯救处于战乱的人民和恢复国家繁荣安定的愿望。《春望》不仅仅是对安史之乱背景下长安城现状的呈现,而且还融进了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诗人见景生情激起了内心情感的兴起和发扬,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外物的认识上到达了感发的层次。在内容上,诗人写了自身、家事、国事,把个人的感觉和感情上升到意志层面,即本诗虽有自身被俘的伤感,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二、《春望》的产生背景
(一)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发生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这期间他已经能够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察觉到盛唐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困守长安十年不仅是杜诗以史入诗的开始,同时也是以情写实的开端。”[3]仕途的不顺和经济上的困难使杜甫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人民,也对现实有了理性的思考。如《兵车行》就是用来讽刺统治者,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当时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的一首诗。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是杜甫诗歌创作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春望》、“三吏”“三别”等作品使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756年6月,唐玄宗随同杨贵妃等人逃到了四川,安禄山攻陷了长安城。七月,李亨登基,为唐肃宗,改年号为“至德”。杜甫想要到灵武去追随当时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在安置好家人后,他只身前往灵武,不料在半路上被安史叛军捉住,把他押回到长安。被俘困于长安期间,杜甫就写下了《春望》。所以说杜甫因安史之乱困于长安,看到眼前没落的长安城有感而发写下了《春望》,是本诗具有象喻性的直接原因。
(二)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杜诗承载着以仁爱为核心的杜甫精神,它主要体现为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4]《春望》体现出了杜甫的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在本诗中,诗人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自我形象,为何会忧国忧民?是因为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清明政治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向往。“烽火連三月,家书抵万金”既是写家事,更写出了处于战乱中的人民的心声。可见,杜甫心里是有人民的。此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尖锐地揭露了当时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三吏”“三别”是杜甫体察社会民情,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无限灾难而写下的不朽史诗。其中《石壕吏》借老翁之口叙述了在战争的背景下,老翁一家的悲惨遭遇。由此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把时事,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了。他不是对时事和人民置若罔闻、高高在上的诗人,而是怀着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脚踏实地、以敏锐的眼光观察民情,以悲悯的情怀体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也是《春望》象喻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奉儒守官’是杜甫家学的特点,最值得称道者就是他的远祖杜预。杜预写过一部儒学名著《春秋左传集解》”。[5] 曾祖杜依艺、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并曾在朝廷有官职的人。在此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杜甫也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公元735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但是落榜了。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写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他有着辅助君王够成为像尧舜那样贤圣的国君,改善民风的远大理想。杜甫写下的《三大礼赋》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皇上的赏识,然而这一次仍没能获得一官半职。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杜甫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但不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向皇帝直接陈情、向权贵举荐都不得志。更不幸的是,不久就遇到了“安史之乱”被叛军所俘,之后他冒险才逃出长安投奔到肃宗所在的凤翔。后来肃宗就授予他右拾遗一职。杜甫只身前往灵武又冒死逃出长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随君王,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所以说杜甫看到眼前荒凉的长安城只是诗人写下《春望》的直接原因,而他深入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才是此诗象喻性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叶嘉莹.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华.文章憎命 下笔有神——杜甫困守长安时期诗歌创作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张宗福.论杜甫精神的世界性[J].杜甫研究学刊,2018(3).
[5]胡可先.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J].杜甫研究学刊,2018(4).
【作者简介】
何奕舒(1995~),女,汉族,广东阳春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指导老师】
周日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