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摘 要】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很多史料实证,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实证,能引导学生深刻了解历史文化和历史事实,对历史进行客观评价,增强史料实证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本文以史料实证为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25-02
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重视学生史料实证等素养的培育,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吸取的经验教训等主动进行思考,使学生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及真伪,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中历史命题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立意层面,越来越注重素养立意,即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解题能力。当前高中历史试题与史料素材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料解读能力,积累丰富的史料素材[1]。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史料实证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高中生的思维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是以初中历史知识为基础进行深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識层面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史料实证素养包含史料的运用、辨析和收集等内容,呈现出历史思维的阶段性、层次性、连续性等特点,其培养能将学科的思维特征予以体现,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若教师只单纯复述和讲解“既定”史实,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误解,机械记忆历史知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
情[2]。而教师若创新运用与解读史料,引导学生学会辨析、收集、概括、阅读史料,则能很好地丰富历史史实,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本质,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探索历史的欲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渗透策略
(一)查询文献,收集文字图片
高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必须要引导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如采访当事人、参观博物馆、上网查询文献等,以此获得不同形式的史料。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搜集文献资料,以搜集的资料为依据,深入思考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提出问题:秦始皇登基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做了哪些事情?你能说出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功绩吗?这样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兴趣,学生为回答这些问题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如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信息来解答问题。
(二)对比互证,查找陈述漏洞
通常学生为了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会努力搜集不同类型的史料,而这些资料丰富多样,其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信息可能存在错误或漏洞,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对比互证的方式来查找漏洞、改正错误。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应帮助学生将各种文物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加以印证,使学生快速找到资料中的错漏之处,增强历史核心素养[3]。以“辛亥革命”为例,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各种资料,通过对比互证的方式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思考,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辛亥革命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从思想和民风民俗的层面来看,辛亥革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为证实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二重证据法的方式,如通过《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中的文字信息以及参观历史博物馆中遗留的文物进行互证,了解到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在辛亥革命前后有显著提高。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能对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有全方位了解,从真正意义掌握历史知识,进一步增强对比论证的能力。
(三)探究主题,增强学科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和求真精神,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置探究性强的历史主题,鼓励学生以主题为依托进行分析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然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也应该向学生展示前沿知识和学术新成就,让学生开阔眼界,掌握丰富且先进的知识,增强学科意识[4]。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萌芽、确立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查找和了解更多相关资料,如通过《英国国家史略》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查理一世被处死是英国创新制度的开始;通过《大宪章》
中“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的信息,了解英国皇权被削弱的原因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历史学科意识,通过关注历史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能系统整合片段化的史料,做到“论从史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史料不仅是联结历史真实的纽带,也是认识历史的前提与基础。高中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实际,采取有效策略来渗透史料实证素养,鼓励学生通过文献的查询收集文字图片,根据对比互证查找陈述漏洞,结合主题探究增强学科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49).
[2]徐永琴,何成刚.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
[3]范华春.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
[4]毕田梅.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J].中外交流,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