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传宇
她从警33年,一直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工作,被称为“社区活字典”“煤城警花”“一面旗帜”。她就是全国优秀警察——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安局乌达分局解放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何秀兰。她多次受到全国、自治区和乌海市的表彰。1999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2003年3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授予“十佳警花”并被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33年,她创造了许多“新纪录”和“第一”
何秀兰只是派出所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33个春秋寒暑她一直战斗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33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煤城警花”早已青丝换白发。当年英姿勃发、1991年代表市公安局参加自治区公安系统第五届全能运动会取得第四名好成绩的何秀兰,2009年终因长期过度疲劳患上多种疑难杂症,多次去北京化疗。患病期间,前去看望何秀兰的社区百姓络绎不绝。就如此状况,何秀兰仍然忍受着病痛,一边照顾着瘫痪在床十多年的公公,一边坚守在社区民警的工作岗位上。
她创造了许多“新纪录”和“第一”。33年来,何秀兰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1035余起;调解民事纠纷1012多起;长年照顾孤寡老人12名;资助失学儿童五名;帮助挽救青少年132名;义务为群众做好事2800余件;捐款、捐物累计达三万多元。她所管辖的社区人口信息采集率和准确率达100%;群众的满意率达100%。
她创办的“秀兰工作室”温暖如家
何秀兰所管辖的社区是乌达区人口最稠密、文化娱乐场所较集中、外流人口多、社情复杂、治安问题相对突出的片区之一。她经常利用居民的午休、晚饭、节假日之余登门入户,熟悉人口,了解居民情况。家住乌尔特北街的尉永生夫妇,儿子患癫痫病,无生活来源,真是家徒四壁。何秀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何秀兰不仅把他们家作为“特困户”解决了户口,还为他家申请了低保。尉永生女儿学习非常优秀,何秀兰资助着她,一直到上大学。
2010年8月,何秀兰与内蒙古亿洋冶炼(集团)公司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为45名劳改释放人员找到了工作。每当提起这件事,这些劳改释放人员的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
何秀兰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她创办的“秀兰工作室”,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群众感到温暖如家。她管辖的社区有好几处洼地,一遇到下雨天就会积存大量雨水,给附近的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她发现后组织群众利用午休时间拉土铺平。老百姓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她谈,甚至有的老大娘儿子、女儿找对象也要征求她的意见。通过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区群众配合,何秀兰所管辖区,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治安状况,而且破获了许多积案和疑难案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何秀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工作中,她不断创新、进取。她创建的警民办公室成为乌海市公安局的典范,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称赞,成为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的试点。
她探索出了“三个两”工作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辖区的社会治安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日益繁重和复杂的管理、防范任务,是当务之急。经过反复思考,细心揣摩,何秀兰探索出了“三个两”即“两常”“两抓”“两从”工作法。“两常”就是常摸居民兴奋点、敏感点、掌握新动态;常找“疏漏点”制定新对策。“两抓”是抓治安联防队伍和工作思路,完善群防群治;抓打击、控制和治安防范。“两从”是从细小的事实和常规工作入手,从反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突破,积极组织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在辖区内形成动静结合的严密防范网络。
工作中一方面充分依靠社区,积极配合治保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不断建全防范组织,先后组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巡逻队、义务调查员、户口协管员、家庭防火员等12支群众性队伍,巡守结合,加强了对辖区内路口重点目标的守候,有效地控制了犯罪。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也大大减少,真正实现了责任区“发案少、社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在乌海市警务信息平台如期开通并在实践中应用初期,为了使采集和录入的信息及时、全面、准确、鲜活,何秀兰把亲自入户见人、亲自登记录入放在第一位,力争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有时为采集一个房屋承租人或一个暂住人,白天去,人不在,就晚上去,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为此,她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在她的辖区内,没有漏管一个。有时听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反映情况或其他变动信息,她总要亲自入户核对。在对工作对象、重点人员和吸毒人员的信息采集上,何秀兰严格按照“八、四、二比对、两采集”工作法和每一名工作对象、吸毒人员见面,所录入的信息准确率达到100%。何秀兰的平台也多次被乌达分局作为样板,向全局民警演示,并在年底的全市平台系统评比中,取得了个人第一的优异成绩。
2008年11月,自治区公安厅组织百名所长到乌海市公安局强化学习信息化管理。期间,分配九名所長到解放路派出所学习信息采集录入和治安案件网上流转。何秀兰带领其中一名所长,一边深入辖区熟悉了解情况,一边传授信息采集的经验做法。十余天的学习交流中,不仅抓获一名网逃嫌疑人,而且跟她学习的那名所长获得了信息采集录入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自私地让丈夫下岗照顾家
对于丈夫和孩子,何秀兰总带着歉意。十几年前,公公瘫痪在床,何秀兰面对着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的公公和她所热爱的公安事业,她毅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让丈夫下岗照顾家!她说出了自己“自私”的理由:“我的社区离不开我,我离不开我的社区”。关心疼爱她的丈夫用自己“主动下岗”的行动默默支持了她的工作,开始全心全意地照顾起这个家,这一照顾就是十多年……一想到社区百姓的平安幸福,何秀兰也就释然了。她说:“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两全其美,能占一头,我也就知足了。”
2009年,何秀兰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工作中几次出现昏迷休克症状,血色素最低的时候只有四克。在领导和同志们催促下,何秀兰这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北京做检查。在北京几次检查后,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何秀兰又一次重返社区,回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回到了社区百姓中间,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