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粮”要强化八支队伍建设

2019-09-10 07:22刘松
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强化建设

摘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人才兴粮”战略,努力为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笔者认为要重点强化八支队伍建设,即:强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兴粮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兴粮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壮大人才兴粮中坚力量;强化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工匠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兴粮技术含量;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兴粮整体素质;强化党群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执法质检等特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法治粮食建设水平;强化法规政策和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粮食流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人才兴粮 强化 八支队伍 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破除人才发展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人才兴粮”的实施意见》(国粮发[2018]86号,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突出重点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等四大方面出台了十八项政策措施,推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粮食行业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努力为搞活粮食流通、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推进行业改革发展、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笔者认为,《意见》的制定出台很及时正确,也很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全国各级各地、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狠抓贯彻落实。笔者认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全面实施,加快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增效,更应着力强化以下八支队伍建设。

一、强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兴粮领导核心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全面展开,各级各地设置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机构与党政领导干部队伍选拔配备、人员管理等面临整合撤并等严峻挑战,呈现组建方式多样、机构规格不一、编制类别差异、归口管理有别、名称变化频繁等特征。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结合调整组建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机构进行充实和完善。首先要明确县级以上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机构一般由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组成,接受同级政府领导和业务上级指导,归口发改等部门管理,承担辖区粮食流通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社会监督、法治保障等职能,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领导核心,地位作用不容忽视,职能机构不可或缺。其次要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落实省长责任制意见及考核办法为契机,合理设置各级各地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规格、编制类别、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编制总数,选好配齐党政领导干部,择优选拨使用中层骨干,加强编制管理,搞好人员招录和内部调剂,充实行政管理力量,落实设施经费,确保机构不撤,阵地不散,队伍不乱,有人抓,有人管,不断档脱节,不空位缺位,筑牢人才兴粮领导核心。

二、强化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兴粮战斗堡垒作用

传统粮食部门和企业按经管范围、业务环节等划分,一般可分粮油储备、军供等政策性企业,粮食购销、储存、加工、进出口、运输和粮油供应、食品转化等经营性企业,一般是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其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也由业务或资产管理部门委派或选任。近几年来,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企业产权改革,粮食企业资本构成、所有制性质、经营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又可分国有独资、控股、民营、私营、外资、混合所有制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粮食经纪人等新型经济组织,形成了以国有为主、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业态。因此,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实施,就要明确企业分类属性特征,结合所有制性质、业务分类和产权改革等要求,不断发展、完善粮食经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队伍。一般来讲,对承担粮食储备、军供等任务的国有独资或控股政策性企业,继续实行委派制或选任制,对其他商业性经营企业和承担应急保供任务的定点加工、供应等企业,以及其他所有制性质企业,则结合产权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打破干部身份来源界限,逐步建立完善粮食经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制度,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兴粮战斗堡垒作用。具体讲,要注意抓好以下方面:首先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把能人战略放在首位,唯德唯才是举,德才兼备优先,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年龄看本领,不看资历看能力,拓宽选才用人渠道,选好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当“班长”;其次要强化定位意识,优化班子结构,讲究领导艺术,学会“弹钢琴”,协调“一班人”行动,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再次是要自觉维护“班长”权威,班子成员做好分管分工,当好参谋助手,到位不越位,补位不错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最后要完善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强化工作实绩考核,建立动态管理体制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担當有为,加压苦干,主动工作,争创一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队伍。

三、强化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壮大人才兴粮中坚力量

不同粮食企业按各自经营范围、业务环节等又可划分为不同职业与岗位,对各自的岗位设置、人才配备、选拨培养等也有不同要求。为此,首先要明确粮食企业不同属性分类,合理设置各自职能机构和重要岗位,择优选配骨干人才,确保结构合理,岗责匹配,运转高效。其次要突出抓好重要环节、关键岗位等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推进粮食商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建立完善粮食商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机制已成为首要任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补”任重道远,“互联网+粮食”成为新业态。因此,要主动适应改革开放新常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营销人才,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善分析行情、能把握市场机遇的干部职工选拨到营销队伍中来,调整充实营销渠道与力量,开创营销新局面。要强化实绩考核,完善奖惩办法,鼓励发展业务,搞活经营,增创效益。要增强法治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手续制度,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上当受骗造成损失。同时要加强其他重要环节、关键岗位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把各方面具有专长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骨干岗位上来,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网络,努力使各项业务转化为自觉行动,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发展壮大人才兴粮中坚力量。

四、强化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工匠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兴粮技术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更多的高新技术,谁拥有更多的专门人才,谁就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为此,首先要强化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强化依靠科技、依靠人才发展观念,尽快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大力选拨、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重点强化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工匠队伍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或引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充实科技力量和专业人才队伍。其次要从工作、生活、住房等各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促使他们潜心科研,发挥出聪明才智,更好为粮食事业改革发展服务。再次要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对不适宜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的采取其他激励措施。对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最大限度积聚高科技知识和领军人才,提升人才兴粮技术含量。

五、强化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兴粮整体素质

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主体,人数众多,素质各异,能力有别,常年奋战在第一线,对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实施,必须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兴粮整体运行素质。首先要强化职工主人翁精神和就业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牢固树立“靠市场谋生存、靠服务求效益、靠管理求发展”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主权利,推行企务公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关心、参与和支持企业改革发展与重大决策,争做促进派、排头兵。再次要加强对职工队伍教育培训,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促进粮食仓储、检验等岗位人才转型发展,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职工队伍,培养一批粮食产后服务领域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推动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和粮食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六、强化党群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

近几年来,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推进企业产权改革,粮食企业所有制形式、组织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模式、党群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建设等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外资、私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中表现尤为突出。强化党群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改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保证各项改革方案、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要正确认识党群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妥善处理公司制改革企业、新型经济组织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法人代表(负责人)与党群组织机构关系,积极探索试点指导员、联络员制度,尽量做到交叉任职,合理配备,减少职数,互相促进,有序运转。其次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配备党群工作骨干人才,尊重劳动成果,完善工作机制,提供必要场所、条件和经费,富有成效开展工作。再次要创新党群组织体系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载体,自觉做到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同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强化粮食执法质检等特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法治粮食建设水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全面推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粮、依法治粮的总体目标,尽快在粮食行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良好氛围,既开启了法治粮食建设新征程,也是贯彻实施“人才兴粮”战略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结合各级各地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建立完善粮食执法质检专门机构,强化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和粮油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加强执法督查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执法水平的业务骨干,提高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夯实执法监管基础。要明确监管对象、主体与范围,尽快实现由传统行业管理向现代监管社会粮食经营企业主体和行为转变。要调整监管思维目标和手段方法,尽快实现由单纯部门管理、行业指导向社会监督、法治保障转变。要明确责任主体,逐步实现由部门单打独斗向政府主导、部门为主、整体联动转变。要创新方式载体,推广智慧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和“四不两直”监管办法,畅通12325举报监督热线,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其次要强化粮食质量和行业安全意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粮食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措施,并贯穿于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既保证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又保证各领域、各环节、各岗位安全生产,不发生重大质量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粮食消费安全。再次要强化粮食调控和应急保供观念,加强调控管理和应急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增强应急反应能力,确保粮油应急保供安全。另外要深入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立法修规进程,提高立法层次效能。要尽快配套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粮食执法、质检和调控、应急、安全人才队伍能力,争取工作主动,全面加快法治粮食建设与保障粮食安全进程。

八、强化法规政策和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粮食流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法规政策既是粮食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依据和指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共同提高。实践证明,用科学的理论和政策法规指导实践,就会少走弯路,减少走错路,避免带来损失。为此,首先要强化粮食经济理论研究与法规政策运用意识,加强专门人才队伍培养,搞好理论研究,完善政策法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用正确的法规政策推动实践。其次要用足用活经济理论和法规政策,努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在实施“人才兴粮”战略方面,重点要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健全人才評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要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逐步探索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再次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监督检查,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确保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和粮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现。

结 语

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加快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增效,任务目标明确,发展前景喜人,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各级各地、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紧密结合粮食部门、行业、产业和企业实际,主动分析形势任务,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好八支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狠抓贯彻落实,深入扎实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粮食和储备局等4部门《关于“人才兴粮”的实施意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EB/OL].http://www.lswz.gov.cn/html/tzgg/2018-06/12/content_216027.shtml.

[2]刘松.企业要抓好六支队伍建设[J].粮食问题研究,1998(2):39-40.

[3]刘松.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把握六大关键点[J] .中国粮食经济,2016(3)22-24.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强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