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建民
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数以年的蕴酿流淌在华夏民族的血脉中。佛家讲“一花一世界”,戏曲中“一步一人生”。低眉含笑、举手投足,唱念做打、仪态万千。粉末春秋,尽现人生百态;薪火相传,校园文化的推广使得雅韵流芳。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作为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戏曲,秦腔文化承载了这片土地的心酸与爱恨,喜泪与情愁。秦腔,无疑是西北地区最有传播力的文化名片。笔者作为一名从艺三十余年的秦腔文艺工作者,亲眼见证了秦腔文化的繁荣,也沉思未来传承的使命,为使秦腔艺术活跃在青少年以及大众的生活中,戏曲进校园势在必行。
一、传承是责任
没有人会拒绝承认经典,但经典艺术被真正接受、领悟、潜移默化并且根植人心,需要漫长的美学熏陶。时下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一方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交融,年轻人津津乐道,沉迷其中,也使得传统文化在流行冲击下岌岌可危。相比于流行文化的时尚、刺激,秦腔之戏曲文化似美酒,静静等待,散发醉人的甘醇。她像时光浸染的艺术品,等待被重新揭开尘封多年的面纱,被重新发现、欣赏、赞美。
秦腔进校园,是文化的传承,也是责任。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近些年来,秦腔由原来的童叟痴迷到现在基本是中老年爱好者居多的现状,与蒸蒸日上的文化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方式选择增多,青少年本能地选择一些简单快捷的娱乐方式无可厚非。但是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提高审美也是增进国民素质的的催化剂。对本土戏曲的研究、学习,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更有助力。
笔者在单位工作期间,多次走进中小学进行表演与教学,学生兴趣浓厚,效果显著。笔者认为,戏曲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平台,采取一些方法与手段,促进戏曲文化发展、繁荣。例如疏导家长对于学生产生戏曲兴趣会影响学习等方面的误解,建立社团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师资力量,以便对戏曲通识课的宣传与强化。
二、发展是目标
戏曲要发展,需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传承经典并不代表对经典作品的照搬刻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剧目的创新发展也能吸引大量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觀众。近几年,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在电视热播,人物的精彩刻画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同一时期,笔者也有幸参与,在新编秦腔剧目《于成龙》中担任主演。用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意向化的表现形式,塑造一位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人民爱戴的士大夫形象。观众在电视剧中已对主人公人物形象、背景经历等有初步的认知,而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法更吸引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意韵深刻的念白、悠扬高亢的唱腔、跌宕起伏的情感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内心。此剧在校园演出,反响强烈。学生能体会戏曲意境的含蓄美,也津津乐道于“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两三步万水千山,五六人千句万马”。学生积极踊跃得学习剧中于成龙挡马阻剿、上山跪走等动作,并且向我请教秦腔悲壮激昂的“苦音”唱腔,探讨“诗化”的秦腔念白,使我为之震惊,倍感喜悦。
此外,电视媒体对于秦腔的宣传,也同样对秦腔的发展起这积极的作用。陕西电视台的王牌曲艺节目《秦之声》、《明师高徒》等,也引起了在校学生的广泛关注。高科技的舞台布景、靓丽的扮相、高超的表演技艺、精彩的点评,引发了“追星”热,秦腔改编的歌曲也被广大青少年广为传唱。秦腔文化的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
三、创新是前提
当代戏剧讲求“在记忆中传承,创新中启航”,剧目的创新,演出形式的改变也是当代秦腔的“风向标”。秦腔艺术走出西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广大了解秦腔、热爱秦腔的观众将其推广并发扬光大。国家成立了艺术基金会,精准设定培养目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笔者认为,秦腔戏曲进校园,走进中小学进行戏曲科普,培养下一代人才对秦腔的热爱,而在另外的一个层面,专业戏剧学校、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力量,在秦腔的弘扬与创新方面应该起到“领航”的作用。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创作方面需要较强的艺术修养与沉淀。传统文化的积累、戏曲底蕴的沉淀缺一不可。对于专业秦腔戏曲学校而言,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传统剧目的学习,需要加入创新课程;不仅需要培养丰富的舞台技艺,还需要增加专业的音乐创造能力。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寻找最合适的平衡关系。而对于一般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也可将秦腔艺术作为研究主题,在正常研究领域加入戏剧的作曲法、戏剧史论、戏曲美学、戏曲表演、戏曲评论等,将戏曲从“阳春白雪”、“高深莫测”,变为平常的研究领域。据笔者所知,采用戏曲元素改编的“戏歌”,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不管是在音乐学院,还是社会表演,都得到了一致认可与好评。例如歌曲《牡丹亭》、《梅兰芳》、《贵妃醉酒》等就是民族演唱中非常受欢迎的曲目。
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演唱方法,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结合,已成大势所趋。这些年的演出经验,笔者深刻感受到了秦腔文化伴随社会发展产生的变革,为了实现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秦腔从业者也在孜孜不倦做出创新与改编。越来越多的秦腔剧目在编排、创作方面潜移默化得实现着中西方融合的改变,这种“融合”若融合得好,融合得妙,那对于观众,对于秦腔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大幸事。高校专业人才作为秦腔人才的重要“风向标”、“掌舵者”,责任与使命不可磨灭。
秦腔艺术走进高等院校,实现传统民族艺术与“学院派”的互相融合,对于秦腔的创新而言,高等院校同样应该走出去,对于秦腔文化的弘扬与创新推波助澜。高校艺术学院定期举办的的采风,应该用敏锐的专业眼光,牢牢抓住民族音乐文化这块沃土,给予质朴的民间文化以学术的高度,以专业的眼光记录、保存、发扬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使其真正成为世界文化瑰宝。
生长在秦川大地的人们,用简朴的曲调书写出荡气回肠的情怀。在沟壑纵横的西北大地,吼一声秦腔,即可实现天地、人文的共通。人类文明的延续不仅需要一方水土的养育,精神文化的弘扬同样重要。华夏文明孕育了秦腔,秦腔同样养育着西北人民。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同样,秦腔的音画早已铭刻在这片土地上。秦腔的传承使命艰巨,秦腔的发展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活跃在一线的秦腔文艺工作者,表演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应该齐头并进。在丰富自己演出技艺的同时,更应该明白青少年的培养才是秦腔文化发展的“血液”。吸引青少年的目光、培养在校人才的审美认知、促进秦腔文化进校园,使得秦腔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