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学术渊源

2019-09-10 10:13胡永杰
青年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郑振铎

胡永杰

摘 要:作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郑振铎先生,对中国古典俗文学文献有很深的研究,而其学术渊源也很丰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环境、新史料敦煌文献的发现,以及自身对抢救国家俗文学文化文献的学者担当有很大相关性。

關键词:郑振铎;俗文学文献;学术渊源

在前代和时贤俗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郑振铎先生在俗文学文献的收藏整理研究、“俗文学”观念的提出与提倡、俗文学观的理论建构,俗文学图书的编辑、俗文学文献的抢救与保护,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郑振铎先生对所接触的俗文学文献进行的校订、整理、作目等工作,对俗文学文本进行学术源流等考证,以及作为第一人构建中国古代俗文史,创立中国俗文学学科等,也成为了后辈研究者追溯俗文学历史演进脉络的重要研究借鉴。

首先,近代文学革新运动引发郑振铎对俗文学文献进行关注。二十世纪初的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明清文人对俗文学的肯定态度,促进了俗文学研究的兴起,西学东渐、国外汉学、科举废除等也间接地冲击了传统文学的格局。知识分子转向了关注民间、启蒙民众、关注妇幼以及关注人性等问题,与当时的文学革新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俗文学从边缘走向中心,引领了郑振铎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俗文学研究之中。清末两次鸦片战争使得民众感到丧权辱国,一批批仁人志士开始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寻找出路,俗文学唤醒民众的作用被思想先驱们认识到,例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等等。以此,俗文学在启迪民智、教育民众中发挥很大作用,他们彻底冲破了“旧文学”的藩篱,提高了俗文学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中国传统文学结构的变化,为郑振铎的俗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启发。

作为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郑振铎在新文学的思潮中成长着,也被西学东渐的思想运动影响着,他从西方学习来探索中国的出路,把中西进行结合并为我所用。在这一过程中,郑振铎受到了许多前辈学者的影响,尤以王国维和鲁迅两位先生为深,二者的西方理论批评与中国传统文献治学方法对郑振铎有很大的启发。王国维对宋元戏曲的研究,和鲁迅对中国古本小说的研究,都是以传统的文献方法为基础,以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辅助的,二者在治学的应用与相关俗文学理念的提出,都对郑振铎的俗文学研究都有着深远影响与借鉴意义,以此也产生了之后的许多学术成果,例如编校了《中国短篇小说集》、《水浒全传》、《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孤本元明杂剧》、《白雪遗音选》、《挂枝儿》等书籍,还影印了《新编南九宫词》、《清人杂剧》、《录鬼簿二卷续编一卷》、《长乐郑氏汇印传奇》、《古本戏曲丛刊》等的古籍,为保存中国古典俗文学文献、进行俗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敦煌文献促进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形成。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大量的经卷,经史子集的书籍,民间词曲、变文、辞赋、话本、字画等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敦煌学”的研究热点,而敦煌写本中的俗文学作品与相关文献收集整理研究,为郑振铎俗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厚而坚实的理论资源和研究对象,更为郑振铎创立中国俗文学研究学科提供直接的可能。也为中国俗文学的研究拓宽了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体系结构做出建树性贡献。比如,敦煌俗文学的出现很好地为诸宫调、话本、宝卷、弹词等新兴说唱文学文体找到了理论依据。再如,隋唐五代以来的俗文学作品保存下来的极少,记录也多零散和残缺不全。敦煌遗书的出现,也增加了许多这方面的原始材料。

1929年时,郑振铎利用早期的敦煌文献辑轶和时贤的研究成果,在《小说月报》第20卷第3期发表《敦煌俗文学》,正是这篇文章的刊发,奠定了敦煌俗文学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也正是这篇文章奠定了郑振铎先生在俗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地位。他把敦煌石窟所发现之各种通俗文学作品统称为“俗文学”这个称谓,并对“敦煌俗文学”的范围和内涵作出了大致的划定。该文在谈到敦煌文学的价值时“这个发现就中国文化史而论,几可引起一个小小的革命;历来的传统见解,几乎有一部分要被推翻。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个发见所贡献者尤多。”。郑振铎充分注意到了敦煌俗文学的历史意义,体现了其文学传统和文化积淀性质,也奠定了它在俗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这之后,郑先生还试着写一部以反映“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和整个的真实面目”的中国文学史,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世卷第三编第一册,其中第三编第三章便为《敦煌的俗文学》。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所著的《中国俗文学史》,这是俗文学研究的开创之作,具有学术史的奠基意义。他还说《中国文学史》中单独列出一节“敦煌的俗文学”使得“为俗文学取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贡献,以此俗文学对冲破中国文学研究的传统格局得到有力的例证与文献支持。

最后,郑振铎俗文学文献研究的学术渊源,还包含了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他在对中国俗文学文献的收藏、整理、校勘、辑佚等求真务实的研究工作中,把保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民族珍稀文献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学术者的时代担当。正如他所说,“我辈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但却有一团浩然之气在,横逆之来,当知所以自处也。”“余以一人之力欲挽枉澜,诚哉其为愚公移山之业也!杞人优天,精卫填海,中夜彷徨,每不知涕之何从!”可见郑振铎身上的爱国担当,使得这份抢救中华文化遗产的工作更加明亮,而他对中国古典俗文学文献的关照具有学术前瞻性,以此更加坚定俗文学研究道路,以抢救民族非物质遗产为己任,做出了一个学术者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郑振铎.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鲍震培.中国俗文学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4.

[5]陈晋.郑振铎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1995,(1).

猜你喜欢
郑振铎
朱自清不肯马虎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郑振铎炒股
郑振铎炒股
郑振铎的“口头禅”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失事飞机带不走文化的价值
郑振铎:才华虽耀眼,气节更宝贵
郑振铎:现在下课
郑振铎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