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间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 08:30刘艳艳
健康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维持性分层管理应用

刘艳艳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维持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病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行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应用分层管理方法进行血压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液透析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IDWG%)低于对照组(P<0.05),而透析充分率(Kt/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实施血压分层管理将有助于稳定病人血压水平,降低病人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充分透析。

关键词:分层管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间;血压管理;应用

前言

维持血液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病病人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能有效延缓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然而不少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存在血压变异的情况,研究指出,维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发生率为70%~80%。高血压不仅增加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病人退出血液透析的重要原因。因此積极控制终末期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血压水平对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管理效果,本研究将根据病人原发性疾病、血压分级制定分层级血压管理制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取120例在我院行维持血液透析的120例终末期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8岁~68岁(48.5岁±3.8岁);透析时间3个月~36个月(18.8个月±3.2个月);原发性疾病:高血压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多囊肾1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5岁~65岁(48.2岁±37.0岁);透析时间3个月~36个月(18.6个月±3.2个月);原发性疾病: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2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多囊肾1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及原发性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压管理,病人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期间护士对病人行常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及运动锻炼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应用血压计,让病人居家期间自行应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压分层管理。

①以病人透析期间家庭自测血压值作为血压监测指标,同时参照高血压分级标准,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等指标对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将血液透析病人分为低危层、中危层及高危层。低危层:为Ⅰ级高血压,即收缩压为140mmHg~15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90mmHg~99mmHg,无其他危险因素;中危层:为Ⅱ级高血压,即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mmHg~109mmHg,同时合并1个或2个危险因素;高危层:为Ⅱ级高血压,同时合并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兼有靶器官损伤或高血压为Ⅲ级高血压,即收缩压为≥180mmHg,舒张压为≥110mmHg,无其他危险因素。

②由血液透析室主任1名、血液透析护士长1名、血液透析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共同组成血压分层管理小组,所有成员均熟悉掌握血液透析相关操作及健康教育内容。由管理小组建立血液透析病人血压分层管理档案,综合考虑病人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级别及血压管理情况,了解病人血压变化规律及特点,对年龄、学历及病情相近的病人进行集中性及针对性管理。

③病人干预时间为3个月,每周干预1次,每次干预时间为60min,前40min用于对病人进行教育,后20min用于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

1.2.2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血液透析满意率、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

②记录两组病人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IDWG%)及透析充分率(Kt/V)情况。ID-WG%=(本次透析前体重-前次透析后体重)/干体重,连续记录1周,取平均值。IDWG%正常值为2%~3%。Kt/V=Ln(R-0.08t)+(4-3.5R)×UF/W,R为透后BUN,t为每次透析时间,UF为透析超滤量,W为透析后体质量,Kt/V正常值大于1.2。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先行正态分布检验,两组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率、血液透析满意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IDWG%及Kt/V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高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常见原因为钠摄入量过多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自主神经兴奋性增加,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控制维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降低病人血压水平对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分层管理,其中观察组病人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液透析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透析期间IDWG%低于对照组(P<0.05),而Kt/V高于对照组,提示分层血压管理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病病人血压管理效果,有利于病人干体重控制,确保能充分透析,有利于病人预后。考虑可能由于高血压分层管理是根据病人不同需求,通过针对性、有计划性限制病人饮食,控制病人体重增长,加强超滤及定期调整干体重,合理应用降压药及加强健康宣教等方式控制病人血压,使血压调整更具科学性,提高了血压透析效果。

综上所述,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实施血压分层管理将有助于稳定病人血压水平,降低病人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充分透析。

参考文献:

[1]冯艳平.自我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3):28-30.

[2]丁小强,吉俊.浅谈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6,5(3):101-104.

猜你喜欢
维持性分层管理应用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