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雯雯
窗外细雨淋漓,北仑大碶工业园区模具路49号,宁波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技术骨干们正在忙着组装设备,目前企业的订单已排到7月份。一旁,总经理刘际波时而仔细查看设备调试情况,时而低声与技术员们进行着交流。
时光倒回到10年前。那是2009年冬日的一个下午,四川小伙刘际波黯然地离开了台州路桥。受金融危机影响,他离开了工作3年的企业。这是毕业后,刘际波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的他正专注于工作,从未想过离开。但现实总是那么弄人,这次突然被迫离职,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是重新找工作,还是回老家,关于未来的选择并不轻松。
经历了几个月的迷茫,刘际波做了一个艰难而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2010年,经过慎重的选择,他最终被北仑这块热情而充满工业气息的土地所吸引,同时看到了北仑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的前景,刘际波毅然决定在北仑注册成立公司,主营中高端自动化设备。时间的年轮转过9个春秋,如今,即将迎来10周年的雷奥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翘楚,减震系统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更是他们绝对的“王牌产品”,前不久,雷奥还成功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白手起家埋头创业
1984年出生的刘际波,大学主修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出身的他,并不擅长管理,对财务更是陌生,按照原先的设想,他应该会在技术的“象牙塔”里钻研一辈子。但命运就是如此奇怪,机缘巧合下他被推到了创业的道路上。
陌生的环境,未知的前方,雷奥的起步并不容易。成立之初,整个公司只有几个人,刘际波既是老总,又是员工。如何才能打开市场?如何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当时的刘际波并没有什么思路,也未多想,只有一个要把设备做好的信念,抱着探索的心态,开始了与北仑本地企业、也是国内汽车减震系统领域领军企业拓普的合作之路。
为了与拓普合作,刘际波带着员工们埋头钻研,一遍遍调试安装,完善程序,成功研发出了雷奥首台全自动干式灌装机。“发动机悬置减震器是汽车NVH中一个很关键的部件,它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将直接影响整车的减震降噪品质。”刘际波说,全自动干式灌装机取代了传统的液下手工灌装工艺,采取真空干式灌装方法,能够实现全自动、高效率、可视化、可控制、高质量的全面数据,同时也彻底解决了人工工作环境不良的情况。
事实证明,刘际波的选择是正确的。经过全面的实际生产应用,该设备获得了拓普公司的肯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拓普公司所有的灌装线都是由雷奥独家提供。同时它也成为雷奥的“明星产品”,已发展到第十二代,每一代都有多项创新与改进。2013年,雷奥“告别”渤海路上的小厂房,搬到了模具路的新厂区。2015年,公司又进行产品升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几年,企业年均产值增幅都超过30%以上,尤其是减震系统领域的综合解决能力早已“名声在外”,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屈一指。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与很多企业狠抓銷售不同,雷奥直到如今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销售部门,企业60%的员工都是技术人员。刘际波说,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技术出身的他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只要产品过硬,不怕客户不上门。
把每个产品做精做细
创业近10年,雷奥的发展一直颇为顺利,但就在去年,他们遭遇了最为艰难的一年。一方面,良好的业界口碑让雷奥的订单量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因为始终专注于技术研发,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并没有跟上节奏。“我们想象过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肯定会遇到一些成长的阵痛,但没有想过会如此厉害。”刘际波说。按照2017年他们制定的三年发展计划,2018年,企业要实现5000万元的产值,但实际是,当年他们只完成了3000万元,虽然年均增幅仍超过30%,但一些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企业要发展,绝不是盲目地扩大生产,盲目地加人这么简单。”刘际波开始思考,雷奥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既然企业已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没有停下、固守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先尽快把标准化建立起来,优化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下步腾飞积蓄能量。”
刘际波说,今年是雷奥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也是特别关键的一年。目前,雷奥的主要客户仍集中在国内,但通过此前对产品的重新定位,他们在技术上已具备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同行企业进行竞争的能力,同时在价格和服务上还具有一定优势。“今年,我们会适当开拓一些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与德国、日韩等地区的客商进行接洽。”刘际波说道。
“脚踏实地专注自己的领域,把每一个产品做精做细”,创业多年,这是刘际波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力争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端智能装备集成商”,这是雷奥未来前行和努力的方向。“北仑是我创业的开端,更是我的福地,我期待与所有的雷奥人一起为北仑高端智能制造发展贡献力量,更期待在北仑快速发展的历程中,留下属于雷奥的足迹。”刘际波憧憬着未来,信心满满。
笔者手记
创业近十年的刘际波,仍专注于技术领域,埋头钻研、调试安装、完善程序,踏实静心地做好自己的产品。在他身上,笔者能感受到一种专注、精细、严谨的“工匠精神”。
如今,我国有约220 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在全球市场上,谈起品质、质量,“中国制造”却很少被提起。“中国制造”产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偏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究其原因,目前中国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缺乏像刘际波这样沉得下去、静得下来做产品的人,也缺乏像雷奥那样十年如一日把每款产品都做精做细的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他还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5月10日,宁波市召开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动员大会,开启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既要坚持产业提质扩量,也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这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引领。而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产品的高品质,以高品质赢得好口碑。
刘际波在近十年的创业过程中,至今都未在企业设立专门的销售部门。他认为,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只要产品过硬,“酒香不怕巷子深”。刘际波和他的团队脚踏实地专注自己的领域,把每一个产品做精做细,将自己努力打造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端智能装备集成商。弘扬“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形成“干这一行爱这一行,爱这一行专这一行,专这一行精这一行”的理念,养成“追求精细化、精益化、精准化”的工作习惯,让“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所有人的共识。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追求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工作误差;坚持追求技术的“实用性”,以务实的态度来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坚持做事的“精细化”,确保每个产品都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