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2019-09-10 04:13王琬菁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诗作杜甫

王琬菁

摘 要: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杜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因此,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我们就必须深入了解杜甫及其诗作的地位,杜甫的创作风格及其成因。

关键词:高中语文;杜甫;诗作;创作风格

近些年来,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如明珠般璀璨生辉的唐诗。作为一名忠实的诗词爱好者,笔者对杜甫的及其诗作的感悟尤其深刻,经过对其诗歌内容的深入了解与学习,笔者仅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一、杜甫及其诗作的地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为后世留下了“三吏”“三别”以及咏怀古迹、登高等千余首精彩诗歌作品。

众所周知,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浓厚书香氛围的官宦之家,其祖父杜审言亦是唐初非常有名的文学大家。在此家庭氛围的影响,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展现出了令人欣羡的艺术才华。因此,在童年时期的杜甫有着不输于同龄人的淘气与顽皮,比如,杜甫在忆及年少时光时曾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此后,杜甫更是遍游名山大川,结交天下名士,度过了一生中最为欢快的一段时光。

在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三十五岁的杜甫却因为权相李林甫制造的一场闹剧而名落孙山。此后,“举进士不中第”的杜甫只能“困长安”。在滞留长安的期间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接下来的十年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过着贫困、失意的生活。也正是在困守长安的这段日子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才让杜甫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腐败和没落。也正是这种残酷与黑暗的现实环境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此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于战火纷飞中看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正是在这些现实的激发下,杜甫一次又一次地拿起了如椽巨笔,将历史深处这一幕幕与其满腔热情、热血一同记录下来。

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蜀中的杜甫度过了一段虽然贫穷,但是却相对安稳的生活。只是这份安稳并未能够使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关于这点,我们从其在该时期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能窥见一二。总起来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让杜甫虽九死而犹未悔地走在寻求社会理想的道路上。即便遭受到一次次的排挤与迫害,杜甫却始终以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為己任,直到五十九岁因病去世。虽然杜甫始终未能真正施展开自身的凌云之志,但是他以及他的诗歌却给后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也让后世读者对安史之乱的前后二十年间的社会风貌和社会百态产生了更加形象的认识与理解。鉴于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后世人尊其为“诗圣”,并尊其诗为“诗史”。

二、杜甫的创作风格及其成因

沉重的现实题材让杜甫的诗歌变得异常沉重,同时,才华横溢、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又使杜甫的诗歌兼具艺术和情怀。在这些内容的影响之下,杜甫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一种沉郁顿挫的主流特征。其中,“沉郁”指的是文章境界开阔、情感深沉;而“顿挫”指的是诗歌的语言和韵律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比如,《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作者既是同情昭君,又是在感慨自身。清人李子德在评论该诗时感慨颇深地说道:“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可见,杜甫所塑造出的昭君形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在“群山”和“故村”的映衬之下,动静与静景完美融合,产生了一种“凤去台空江自流”的空寂之感与萧索之意,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在此之后,“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更是陡起直转,通过色调上的鲜明对比,顺利过渡到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咏叹,并且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荒凉、肃杀的氛围,凸显了浓厚的悲剧性色彩。与此同时,杜甫通过对“朔漠”、“黄昏”等制作出了双声叠韵,有效加强了诗句联结的音乐美。

那么,杜甫的诗歌创作为何会呈现出这一特点呢?众所周知,由于诗歌创作的语言、技法以及情感内容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诗人的文学创作,杜甫的文学创作风格正是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以及文学领悟力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正是因为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杜甫才会确立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并将其作为衡量自身价值能否实现的唯一标准。再加上,独特的社会经历(安史之乱、仕途失意等)不仅使得杜甫满腔抱负无法施展,还让他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民生疾苦与民间惨剧。在此基础上,杜甫在对劳动人民愈加多情时,对统治阶级的审视也愈加犀利。

总之,对我们来说,杜甫及其诗作不仅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更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去领悟。

参考文献:

[1]刘玉敏.浅谈杜甫诗歌的真情美[J].十堰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张静文.浅析叠音词在杜甫诗歌中的运用[J].法苑.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诗作杜甫
现象
登高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绝句
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