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参与意愿和认同的影响

2019-09-10 07:22赵瑾郭利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赵瑾 郭利京

摘要:环保标语是常见的公共部门防范和抑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措施。在对秸秆禁烧标语情景调查的基础上,检验了不同特征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结果发现,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比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语气平和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比语气生硬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研究结果为公共部门干预农户不当环境行为、设计有效的环保标语提供了理论支持,建议公共部门优先使用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其次是平和语气表述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慎用生硬语气表述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

关键词:环保标语;行为意愿;环保认同;污染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 2019) 05-0064-08

一、引言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问题非常严峻。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1]。农户不当环境行为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如秸秆焚烧、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随意丢弃垃圾、滥用农用抗生素等[2]。这些行为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还会危害食品安全,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防范和抑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非常必要。

环保标语是政府部门常用的防范和抑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措施。在环境管理中,把能够唤起社会成员环境保护意识、影响其环境行为的标语称为环保标语[3]。通过收集和分析政府部门在农村宣传的环保标语发现,一些标语用行为引导型表述,如“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另一些是行为强制型表述,如“禁止焚烧秸杆,谁烧罚谁”等。在行为强制型的环保标语中,一些语气非常生硬,如“上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等;另一些则比较平和,如“焚烧秸秆危害大,一旦失控更可怕”等。政府部门运用环保标语的目的是约束农户不当环境行为,教育和引导其保护环境[4]。但是面对语气生硬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农户缺乏认同,主动参与意愿不高。短时间内迫于外界压力,农户也许会遵守环境保护行为,一旦压力解除,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就会死灰复燃,环保标语所宣传的事项难免会失效[5]。那么,在田间、地头、路旁、农户房前屋后等农村随处可见的环保标语是否具有引导农户保护环境的作用,什么特征的环保标语既能抑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又能得到农户的认同,具有持久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检验。

一、文献综述

(一)农户不当环境行为

Petridis等(2015)将农户不当环境行为定义为农户违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原则,且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主要包括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焚烧秸秆、无处理排放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等[6]。这一定义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对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理解也基于此。在当前我国農业生产中,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那么,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普遍存在势必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进而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户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用抗生素等不当环境行为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非常严峻,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7]。与点源污染不同,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隐蔽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确定和惩罚危害主体十分困难,决定了单纯惩罚性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欠佳[8]。农户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实施者和受害者,如何改变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教育、引导其主动实施和参与亲环境行为,是从源头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举措。

(二)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规制

对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规制,已有研究从环保知识、公共政策、农业技术推广等视角展开。Shen等(2015)研究认为宣传和教育是政府部门规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常用方法翻;吴义根等(2017)提出教育和惩罚是规制农户污染行为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环保标语等措施使农户明确自己的义务,以教育和引导其行为[10];Okada等(2018)指出,在农业环境保护设计和宣传中,应通过展示环保内容和程序、传递环境保护观念、提供环境保护导向和行为建议,减少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发生,并确保农户对环境保护的认同[11]。廖炜等(2018)认为公共部门应该通过强调农业生产环保规范、增强农户环境危害认知,对农户环境保护行为实施补贴等规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12]。Wang等(2018)在对农户污染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指出,要素生产企业应提高亲环境要素生产技术、降低要素成本,涉农企业应通过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以减少农户污染行为[13]。

以上文献对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的行为,如化肥和农药等过量施用、秸秆焚烧、生活垃圾处理等,还有少数研究关注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节水设施使用、农用抗生素滥用等[14];并且研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的文献多为外部性因素的探讨,例如产权不清、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滞后以及监督机制失灵等[15-16],对农户不当环境行为规制措施及其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缺乏实证研究。为了检验环保标语这一常见的规制农户不当环境行为措施的有效性问题,本研究从农户认知视角通过实地情景调查,分析不同语句特征和语气特征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

三、环保标语语句特征的影响

(一)研究假设

通过在农业生产场所中设置相应的环保标语,公共部门可以对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17]。农户环境行为常常会受到暗示或提示而发生改变或受到抑制,如在田间地头,当一位农户看到“禁烧秸秆,美化家园”的环保标语时可能会打消焚烧秸秆的念头[18-19],因此环保标语能够影响农户的环境行为。

依据框架理论,社会成员的行为决策受语句表述形式的影响[6]。社会学研究认为,宣传标语的语句特征能够影响信息的说服力和社会成员的行为[20]。当前公共部门在农村宣传的环保标语语句特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为引导型表述,告诉农户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引导其实施环境保护行为,如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中宣传的“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等;另一种是行为强制型表述,告诉农户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或者实施该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以阻止农户不当环境行为,如“焚烧多少,就罚多少”“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等标语。

依据语用学理论,要顺利实现环保宣传,交流主体应该基于自身地位、交流目的以及所处情境,选择合适的宣传标语和语句[21]。政府部门无疑是想通过环保标语规制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相比,行为引导型的环保标语更能展现合作或礼貌原则。实地访谈发现,农户更易接受和欣然服从行为引导型的环保标语。面对行为强制型的标语,农户会产生不信任和疏离感,甚至逆反心理,不愿服从标语的内容。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相对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有更强的正向影响。

环保标语是向农户传递信息的手段,农户会根据该信息推测政府部门的态度。如果农户认为受到政府部门环保标语的威胁和惩罚,且这种威胁和惩罚的实施成本较高时,农户可能对环境标语产生逆反心理[22]。如果农户认为自己实施的环保行为是被强制的,在环保行为上付出得越多心理抗拒就会越强,对环保标语的认同程度就会越低[23]。一些没有不当环境行为或诚实的农户会认为政府部门对自己缺乏信任,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度降低。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相比,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认同有更强的正向影响。

(二)调查设计

本文选择农作物秸秆禁烧标语进行研究。因为每年夏秋农作物收获时节农户秸秆焚烧行为时有发生,导致的环境污染现象也屡禁不止,政府部门在农村的秸秆禁烧标语十分常见。因此,农户对秸秆禁烧标语内容、形式及涵义十分熟悉。

首先,在对基层政府部门人员和农户访谈的基础上,收集和分析各地农村地区有关秸秆禁烧的标语,并设计了一组包含不同特征的秸秆禁烧宣传标语图片。其次,邀请30名农户评价秸秆禁烧标语图片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与真实标语的相似性,适当修改之后作为实地情景调查的内容确定下来。

实地调查分2个情景,每个情景包括4张图片,每张图片为含有不同语句特征的秸秆禁烧标语。禁烧标语图片表述方式参照真实的秸秆禁烧标语形式,一类是行为引导型表述,如“实施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秸杆可卖钱,协力保蓝天”“采用秸秆沼气,享受文明生活”“秸杆只要利用好,增加收入又环保”等;另一类是行为强制型表述,如“严禁焚烧秸秆”“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烧荒烧草烧秸秆,害人害己害子孫”等。

(三)调查过程

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访谈和预测试。选择粮食主产区安徽怀远县2个村镇政府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8名管理人员和30名农户作为访谈和预测试对象。访谈政府部门人员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是否会约束农户的秸秆焚烧行为、秸秆禁烧是否会增加政府部门的运营成本、重点约束哪些区域的秸秆焚烧行为、对这些区域的秸秆焚烧行为采取什么约束措施、这些约束措施的预期效果怎样、农户的农业生产是否会因这些约束措施受到影响等;调查农户的主要问题包括:在农作物收获季节是否见过焚烧秸秆的现象、在农作物收获季节见过哪些禁烧标语、哪些禁烧标语令你记忆深刻、这些标语能否起到约束你焚烧秸秆的行为等。为保证访谈和调查的真实、可信,研究假设和情景调查内容在访谈的基础提出并修正。

为检验有无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和禁烧认同的异同,在访谈和预测试的基础上,对80个农户进行预调查,并检验调查题项的信度和效度。农户随机观看有无标语(包括行为引导型标语和行为强制型标语)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情境图片。结果发现,禁烧标语的有无对农户参与秸秆禁烧意愿有显著影响:观看无禁烧标语的农户参与禁烧意愿的均值为5.89,观看有禁烧标语的农户参与禁烧意愿的均值为6.47,t=-2.62,p<0.01;对秸秆禁烧认同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无标语的禁烧认同均值为5.13,有标语的禁烧认同均值为5.09,t=0. 41,p>0.10;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和禁烧认同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sα值分别为0.76和0.87。

正式调查于2018年9月底和10月初的秋收时节,在我国粮食生产大县安徽颍上、涡阳、怀远3县进行。由调查者对农户进行一对一面谈,每个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3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360个农户,调查者应用不同图片随机启用两种秸秆禁烧标语情境(包括行为引导型标语和行为强制型标语)。调查开始后,每个农户随机观看一组图片,每观看一张图片,请农户依据图片回答对应的测量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问题;图片观看完之后,回答秸秆禁烧认同的测量问题,受访农户提供个人信息后调查结束。

(四)变量测量

本研究关于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测量包括4个题项,即愿意参与秸秆禁烧、愿意实施秸秆还田、愿意出售秸秆、愿意使用秸秆沼气。测量农户对秸秆禁烧认同的题项包括5个,即政府禁止焚烧秸秆是正确的、焚烧秸秆是不对的.自己会遵从秸秆禁烧政策、会劝说其他人不要焚烧秸秆、总体上认同政府部门的秸秆禁烧政策。采用7级里克特量表对以上问项进行测量,l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分值越高说明农户参与秸秆禁烧的意愿和禁烧认同越高。参与调查农户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量、人均收入、耕地数量、机耕机播利用率、外出务工情况等。

(五)数据分析

调查中共有7名农户问卷信息不完整,最终有效样本为353个,两组情景调查农户的有效样本分别为176个和177个。参与调查农户的人口统计特征如下:男性占58.71%,女性占41.29%;样本平均年龄54.13岁;户均人口总数为5.34个,户均耕地数量为10.46亩,家庭人均收入为7300元,机耕机播利用率为96.74%,户均1.33个劳动力外出务工。

愿意参与秸秆禁烧和禁烧认同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91和0.88。使用变量测量题项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假设检验,秸秆禁烧参与意愿和禁烧认同的均值见表1,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农作物秸秆处理中,在行为引导型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均值为6.31,而在行为强制型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均值为5.75,二者有显著差异;在行为引导型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认同的均值为5.28,而在行为强制型的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认同的均值为4.09,二者也有显著差异。

上述情景调查实证结果表明,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相比,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假设H1和H2得到验证。

四、环保标语语气特征的影响

(一)研究假设

语气是环保标语表述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可以用生硬语气或平和语气表述。前者如“烧多少,罚多少”;后者如“焚烧秸秆危害大,综合利用利万家”。本部分进一步验证行为强制型标语的不同语气对农户参与秸秆禁烧意愿和禁烧认同的影响。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隐蔽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威胁、惩罚等生硬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可执行性不高;而平和语气可以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人乐于认可和接受[24]。因此,与生硬语气的环保标语相比,农户更乐于接受平和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服从其所传递的信息。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與生硬语气表述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相比,平和语气表述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有更强的正向影响。

作为处于血缘、地缘关系之中的社会人,农户参与秸秆禁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迎合个人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愿望,即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形成与社会融合。如果秸秆禁烧符合农户个人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期望,农户就会认同秸秆禁烧。在农作物秸秆处理中,禁烧标语的语气会影响农户对秸秆禁烧宣传的认同。语气生硬的秸秆禁烧标语向农户传递着惩罚、监督等威胁、恐吓信息,隐含着对农户的不信任、不尊重。而平和语气则会使农户感受到尊重和认可,提高其对秸秆禁烧的认同。

实地访谈发现,禁烧标语语气表述的差异确实会对农户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收获季节当农户看到“烧荒烧草烧秸秆,害人害已害子孙”的标语后,比看到“禁烧秸秆,人人有责”的标语心理上会更不舒服,前者反而会降低农户对秸秆禁烧的认同。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4:相对于语气生硬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平和语气表述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认同有更强的正向影响。

(二)调查设计

实地调查内容包括两组图片,每组图片为含有不同语气特征的秸秆禁烧标语情境。标语的设计参照政府部门秸秆禁烧标语的表述方式,一类是用平和语气表述,一类是用生硬语气表述。前者如“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秸秆综合利用好,随意抛洒可不好”“焚烧秸秆危害大,一旦失控更可怕”;后者如“严禁焚烧秸秆”“见烟就罚,见火就抓”“有烟必查,有火必罚”。

(三)调查过程

正式调查地点、样本选择、调查方法、时间与上文相同,共有360名农户参与了情景调查,参与农户随机观看一组不同情景的秸秆禁烧标语图片,并启用相应的情景。调查开始后,每个农户观看一组图片,每观看一张图片,请农户依据图片回答对应的测量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问题,图片观看完之后,回答对秸秆禁烧认同的相关问题,受访农户提供个人信息后调查结束。

(四)变量测量

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用3个题项测量,即不会焚烧秸秆、不会随意抛洒秸秆和愿意参与秸秆循环利用;农户秸秆禁烧认同的测量题项与第三部分相同。采用7级里克特量表对以上题项进行测量,l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分值越高表明农户秸秆禁烧的参与意愿和禁烧认同越高。调查农户的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收入、耕地数量、机耕机播利用率、外出务工情况等问题。

(五)数据分析

该调查共有3名农户所填信息不完整,最终有效样本为357个,参与两组不同情景调查的有效样本分别为179个和178个,被调查农户的人口统计特征如下:男性占58.72%,女性41.28%;样本平均年龄54.14岁,户均人口数量为5.34人,每户耕地规模为10.47亩,家庭人均收人为7300元,机耕机播服务利用率为96.75%,户均外出务工人员为1.33人。

秸秆禁烧参与意愿和秸秆禁烧认同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1和0.93。同样使用每个测量变量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假设检验分析,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和秸秆禁烧认同的均值见表3。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表3和表4的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处理中,在平和语气表述的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均值为6.23,而在生硬语气表述的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秸秆禁烧参与意愿的均值为5.56,二者有显著差异;在平和语气表述的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禁烧认同的均值为4.83,而在生硬语气表述的禁烧标语情景下,农户禁烧认同的均值为4.11,二者亦有显著差异。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与生硬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相比,平和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H3和H4均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禁烧标语的情景调查,分析不同语句特征和语气特征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结论如下:

1.环保标语有助于唤醒和激发农户内心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但有助于抑制农户不当的环境行为,而且对农户环境保护的参与意愿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不同语句特征(行为引导型和行为强制型)和不同语气特征(语气平和型和语气生硬型)的环保标语同时存在,所以有无环保标语对农户环保认同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2.不同语句特征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相比,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更高的环保认同。

3.对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而言,不同语气特征的环保标语对农户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生硬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平和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更高的环保认同。

以上结论对政府部门厘清农户不当环境行为,设计更有效的环保标语引导农户遵从环境保护规则和提高环保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转变传统经济人和社会人理念,平等对待农户。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把农户视为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的;亲社会学理论认为农户是社会人,会自愿实施环境保护行为。而现实生活中的农户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因此,政府部门应重视环保宣传中农户的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恰当地引导农户参与环境保护、提高环保认同,从而提高环保规制效率,降低规制成本。

2.使用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唤醒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公共部门宣传环保标语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其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相对于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而言,行力引导型环保标语使农户有更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更高的环保认同。因此,公共部门应多使用行为引导型环保标语,少使用或不使用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

3.在必须采用强制性环保标记的情况下,语气表述不同的行为强制型环保标语對农户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的影响也不同。面对生硬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农户环保参与意愿和环保认同明显较低。因此,公共部门应尽量使用平和语气表述的环保标语,在有限约束农户的不当环境行为的同时,避免对其环保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金书秦,韩冬梅,吴娜伟,中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评估[J].农业经济问题,2018,(3):119-125.

[2]闵继胜,孔祥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9-66.

[3] Martinez-Alier J, Temper L, Del Bene D, et al_ Is there a Gloh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J]. The Joumal of Peasant Stud-ies. 2016. 43(3): 731-755.

[4] Schmuck D,Matthes J, Naderer B,et al_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Brand Attributes and Nature Imagery in Green Advertising[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2018. 12(3): 414-429.

[5]周裕琼.从标语管窥中国社会抗争的话语体系与话语逻辑:基于环保和征地事件的综合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38(5):52-68.

[6] Petridis P, Muraca B, Kallis G.Degrowth: Between a Scientific Concept and a Slogan for a Social Movement[R]. Handbook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176-200.

[7]郭利京,王颖.我国水稻生产中农药过量施用研究:基于社会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视角[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5):401-407.

[8] Fraga I, Charters F J,0 'Sullivan A D.et al_A novel Modelling Framework to Prioritize Estimation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a-rameters for Quantifying Pollutant Origin and Discharge in Urban Catchm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6,(167): 75-84.

[9] Shen Z, Zhong Y, Huang Q, et al_Identifying non-point Source Priority Management Areas in Watersheds with Multiple Functionalzones[J]. Water Research, 2015.( 68): 563-571.

[10]吴义根,冯开文,李谷成.人口增长,结构调整与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3):75-87.

[11] Okada E, Perez D,De Geronimo E,et al_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Glyphosate and AMPA in a Rural basin from the South-east Pampas, Argent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25(15): 15 120-15 132.

[12]廖炜,李璐,杨伟,等,城镇化过程中的流域面源污染时空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8):1776-1783.

[13] Wang Q,Liu R,Men C, et al_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to Land use Optimization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based on CLUE-S and SWAT[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8. (560): 86-96.

[14] Xu F, Dong G, Wang Q, et al_Impacts of DEM Uncertainties on Critical Source areas Identification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Control based on SWAT Model[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6. (540): 355-367.

[15] Liu R,Xu F,Zhang P,et al_Identifying non-point Source Critical Source Areas based on Multi-factors at a Basin Scale withSWAT[J]. Joumal of Hydrology. 2016.(5 33): 379-388.

[16]郭利京,赵瑾.认知冲突视角下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研究——基于江苏639户稻农的实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7(2): 123-133.

[17] Schmuck D, Matthes J, Naderer B,et al_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brand Attributes and Nature Iimagery in Green Advertising[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2018. 12(3):4 14-429.

[18] Son H,Lee Y.Attributes Importance and Wearing Effect of Ethical Slogan T-shirts[J].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Clothingand Textiles. 2016. 40(3): 465-479.

[19]李福莉,贺毅娜.生态环保标语语言的生态说——以淮安地区生态环保标语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6): 66-67.

[20]辛方坤,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理论的邻避舆情传播[J].情报杂志,2018.37(3):116-121.

[21]吴鹏,熊明辉.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64-69.

[22]田光輝,苗长虹,胡志强,等,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J]地理学报,2018. 73(10):1954-1969.

[23]吴波,李东进,王财玉.基于道德认同理论的绿色消费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 1829-1843.

[24] Kathiravan C, Selvam M. Venkateswar S, et al_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linkages of Stock Returns and the Weatherat the Indian Stock Exchange[J]. Academv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17(1):1-14.

(责任编辑:卢君)

收稿日期:2019-05-12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AHSKQ2017D02)

作者简介:赵瑾(1982-),女,河南沈丘人,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郭利京(1981-),男,河南新安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