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女
建立平等、互助、協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培养并就造着中国的未来。因此,构建和谐班级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每一名班主任的一种办学责任,也是一种办学使命。
一、班级文化与和谐班级
和谐班级,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和谐班级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与班级文化息息相关。
1.内涵的相融性。和谐班级是以班级为载体,整体优化育人的氛围,以形成学生、教师和学校科学、互动发展为宗旨,协调运转班级教育的各个系统和要素,实现班级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班级文化则是班级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以班级为主要空间,以班级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班级环境等物化的形态内容,也包括班级的传统、班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所以和谐班级和班级文化在内涵上具有相融性,班级文化是和谐班级文化的独特发展形态。
2.服务的统一性。学校班级服务的主体是学生,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学校的人文水平,在育人大局中起着基础的灵魂作用。让教育对象在和谐的氛围和感染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是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的班级的共同目的所在。
3.发展的一致性。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发展,和谐是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班级文化得到发展,也就是班级环境得以优化,师生的高尚情操得以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等。然而这一切,都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因素,所以班级文化的发展必然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所以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具有一致性。
良好的班级文化,在和谐班级的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所以,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谐班级呢?
二、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谐班级
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师生互动的和谐、服务中的和谐、管理因素中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班级发展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主要任务和内容。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着重凸现 “五个一”班级文化风格。
1.确立一种理念——服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构建和谐班级,班级的每一分子都必须确立一致的文化理念:服务。有了服务的意识,就会排除个人私利;有了服务的理念,个人行动就会服从整体,服从大局,从而得到和谐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误,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正因此,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能不断壮大,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至今天,正因为我们党确立了这种服务的理念,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勇于创新,领导新中国走向富强,走向世界。班级也是如此,教师确立了为学生发展的服务理念,教师就会明确自身的教育宗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用自身对学生的真诚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此外,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也必须确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周恩来同志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从小就确立了为中华而崛起的宏伟志向。学生从小确立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因此,学校、班级、师生确立了一致的服务理念,就确立了班级文化的底蕴,为构建和谐班级奠定了基础。
2.建设一种环境——人文
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陶冶情操、砥砺意志、塑造自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建设人文环境,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清华附小之所以成为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名校,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她具有以“立人为本、成志于学”为精髓的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着美的熏陶、美的启迪、美的激励,充分体现了寓教于环境的理念。因此我认为,校园班级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让人沉醉其中、神清气爽、品味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心智清明的人,真正构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弘扬一种风气——礼仪
礼仪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礼仪不仅仅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的涵养得以提升。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在人才济济的应聘者中,只因比别的应聘者多捡起一张渍纸而被录用,从而扬名天下,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台湾忠信大学,没有工人,没有警卫,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于七米外要敬礼,课室脏了,学生会认为也有自己的责任……因此,当很多毕业生因找工作而到处奔波的时候,在台湾各大报纸上,却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的字样。可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具有文明礼仪涵养的人才就更加渴求。
就我们紫茶小学班级来说,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融知、情、意、行于一体,塑造学校特有的紫茶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人才。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懂得了为人比为学更重要的道理,并用自身的言行展现了自身的心灵风格,体现文明礼仪的风貌,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4.打造一种效应——互动
校园班级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班级为空间背景的,最基本的是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班级文化的整体文化体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中来。然而在传统的校园班级文化中,教师在潜意识里常把学生假设为缺乏自主性的不懂事的孩子,因而会情不自禁替学生安排一切,学生也只能浅移墨化的接受,从而断送了师生合作的基础。另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由于存在相互戒备心理,其合作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此可见,打造互动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校园班级文化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外在保证。
我们所提倡的互动理念其实追求的是一种“双赢”,旨在通过校园班级各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共同发展。清华附小,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成员都处于一种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状态:教师放下架子、撇开成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研究;教师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要消除戒备,积极合作。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学习的底子”和“精神发展的底子”。和谐的班级文化是一种互动的文化思想交流,在师生相互配合共同营造的学习共享系统里,实现了教学相长,而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营造和谐乐学的氛围。
5.凸显一种精神——活力
刘良华博士认为,学校要培养有活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服务的理念、人文的环境、文明的礼仪、互动的合作,构成了校园班级文化的生命。打造班级活力,即为生命奠基,使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得以彰显。所以我认为班级活力既是一种有形文化,也是一种无形文化。百年名校武汉大学之所以时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校注重激活新氛围、新活力。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竞争异常剧烈的社会,这让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在校园里,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加喜欢寻找快乐。怎样使我们的学生都充满活力呢?很大程度取决于在校园班级中、在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活泼的还是沉闷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凸显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进步的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由此,我认为,教育切忌空洞无物,切忌脱离学生的实际,而应让一切的班级活动贴近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撕开消极的标签,冲破自身束缚,勇敢地实现自身价值,并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达到心灵与行动的和谐统一。
建设和谐班级,是一个极富有时代涵义的目标构想,是学校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全面诠释。“用心去培植,然后从心底流淌而出,这样的文化才不虚无缥缈,才能让人从心里感受得到。”清华管理者的朴言无华让人深思。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