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生活

2019-09-10 07:22梁雁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0期

梁雁茹

【摘要】教育部门在不断地探索小学文化教育、德育和美育如何有机结合。我国的素质教育一直倡导将小学文化教育、德育和美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和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视觉传播与交流方式的转变,理解、掌握摄影语言与运用摄影技术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效果显著。摄影教育应积极渗透到小学教育中,成为辅助与提高课程教学的重要育人手段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艺术素养。近些年,沿承着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开拓精神的XX小学,继续把摄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摄影艺术特色教学在XX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家长的摄影造诣都在不断的提高,有一个质的飞跃。本文讲述XX小学在摄影特色教学与版画校本课程相结合的道路中探索、前进的历程与各种感悟。

【关键词】小学摄影;影·印生活;版画结合;手机摄影

一、摄影在学校德育和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摄影,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不用深入严格地学习素描,只要轻轻地一按快门,照片即出来,尤其是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摄影更是方便快捷,拍摄不满意的还能重拍和简单地图像编辑。我们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们在各式各样工作生活中,就像工作、学习、娱乐、社区活动等,摄影提取素材特别方便。尤其是在小学生的眼中,与成人不同的视觉与思考方式,拍摄出来的作品更为奇妙具有童趣。选择摄影艺术特色教学与美术版画校本课程融合作为推进本校的课程教学、以美育代说教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摄影是一种很好的社会教育形式

1.以美育代替说教是适应教育发展潮流,而摄影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大势所趋。因为摄影图像的真实性,它的可信程度往往较高,学生受到的教育比其他教学方式更直接跟有效,鲜活生动的摄影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培养。课堂内小学生们通过对摄影作品品味欣赏,学习拍摄的技巧。然后学生可以独自或在教师家长的辅导下去拍摄,并对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进行循循善诱,用学生手中的相机去发现和捕捉社会的闪光点,歌颂社会的真善美,鞭笞社会的虚伪与丑陋。如,我校为了让学生关注家乡的风貌与城市建设的变迁,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外进行拍摄创作活动。让学生切身体味社会人文风貌与身边环境微妙的变化并进行生动、深刻、有效的公民教育,令其明了自己作为“社会公民”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2.摄影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人格,树立正确三观提升审美

學生在对摄影作品进行鉴赏时,在认识世间美的同时,不自觉地也会吸收到美的内涵,进而学习美,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美。在摄影实践创作中,学生深入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社会,远离网络虚幻游戏的烦扰荼毒,不断受到美的影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境界,提高人的素质。自然而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就不会走歪。

3.有助于开发学生IQ

智商(英语:IQ),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摄影是一门需要运用IQ的学科,拍摄出一张有水平的照片,需要摄影者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需要摄影者了解光学、电子、化学、时事、艺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在学生轻轻一按快门直至做出一张满意作品是需要知识沉淀与时间的历练。在拍摄的一系列流程下来,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组织、表达、计划、适应、合作、协调、独立工作等能力在不断提高。

4.摄影有助于磨练学生的EQ

情商(英语:EQ),“情绪智商”的简称。它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弘扬个性,发展能力”,健全的个性取决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摄影有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无限风光在险峰。”摄影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不畏艰难的坚持。常常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的信念,不管日晒雨淋、冷热风霜依然背着相机迎难而上地拍摄,从中培养出学生吃苦耐劳的的心理素质。在集体创作中,要拍出好作品就离不开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沟通和交流,自我表达能力与自我情绪的管理等到训练,提升学生的EQ。让学生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优良的学习成绩和技能。

5.摄影有助于学生融入社区生活

瑞典的一位教育家说:“您的孩子属于全世界。”是的,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各种摄影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宅”中走出来,融入社区的生活,见识到除学校知识和家庭生活以外的世界,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加强沟通,增进睦邻和睦,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构建和谐社会。

三、XX小学摄影艺术特色进课堂,摄影普及从小学起步

1.我校摄影特色教学课程构建了一个开放融合的课堂,将学科、自然、社会等多方面之间融合。在每周的摄影课上,我们会通过摆例子、挖故事、品内涵、学技术的上课模式,让学生在鉴赏摄影作品的同时学到各种摄影技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摄影课起初推广时,学校的大多数学生与家长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多大的精力投入。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新兴玩意,学生都是三分钟热度,但后来在学校、老师的积极推广,学生从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学习摄影的趣味,便主动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学生的身心变化亦感染到家长参与到摄影活动中来,亲子摄影收获倍增。

2.每个假期都进行生活科技调查和社会实践采风活动。不少家长就冲着学校的摄影特色教育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有些父母说学生从小学习摄影,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先踏出一大步。

课堂与课外作业模式的结合,使摄影更加深入人心、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普及的技术知识使学生对摄影有了更多的了解,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使学生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拍摄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对摄影知识的掌握,还要会运用自身广博的科学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摄影与其他知识间融会贯通,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从多渠道寻找答案。例如,拍摄主题为一种花卉,要会引导孩子学习花卉的种属、外形颜色、生长条件、习性,药用价值等,学生的多方面素养渐渐地到提升。

3.熏陶在“影·印生活”的浓浓艺术气息中

为了推广普及摄影特色教学,学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一个摄影角来展示学生的优秀摄影作品。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全校讲座;举办大型摄影课;举办各种形式的摄影比赛和展览,例如,各种节庆和大型活动都会有意引导学生开展摄影活动,善于抓住身边的动人的点滴。在美术课上,摄影也被用作补充课程。与学校版画校本课程相结合进行深化教学。学校以“影·印生活”为课题,把学生的摄影作品以版画的形式进行二次创作,提高学生对美的深度与广度的认识,将摄影与版画创作题材、创作方式互为融合、互相辉映。在每年海北共同体艺术展演与南海区、大沥镇的各项艺术比赛中都有相应的摄影与版画结合的作品展示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摄影活动在XX小学校园内外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开设摄影课程有三大困难。

一是令人头疼的专业摄影器材与相关材料昂贵的费用。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成了学校与家委会的重要工作。为了解决上述的困难我们还开发了手机摄影的相关课程,发挥手机便携、操作简单、分享方便,还有丰富的后期处理APP资源让你可以自由玩轉照片,增加无限创意。以手机摄影定格我们生活中的更多美好的瞬间,绽放XX小学的满园春色。

二是开展儿童摄影活动,不同于成人的自主性自律性,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针对专业摄影师资力量短缺问题,我校有见及此,邀请了专业人士对本校摄影教师开展各种摄影课程的培训,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发挥教师的“启蒙作用”。目前,学校摄影教师主要是由志愿者摄影师、美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担任。近些年,我校多次举行校内教师摄影讲座,教师摄影培训班,校内外采风与教师摄影比赛等方式,提高学校老师摄影技术与造诣。

三是有部分家长与校外人士认为,在升学率导向之下,在小学开展摄影教育,还必须得到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家长等的支持。如果担心加重负担,或者没有相应投入,开设摄影课的作用会打折扣,也容易沦为边缘课程,最终流于形式。

我们常教导孩子:摄影,真的不应该只是一种记录形式,而是形成一种素养,形成一种信念。我们不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摄影技术有多专精都能拍出优秀的作品,而是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能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在摄影中熏陶感受社会的脉搏,感受人间的真情,感受生命的活力,感受未来的憧憬。希望XX小学继续沿承着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的开拓精神,把摄影这门艺术传承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董靓,刘永明.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刘永明.重视摄影在学校教育和辅助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世界教育信息,2012.

[3]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常丰威,刘永明.艺术考级应利用社会文化资源[S].中国文化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