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 拍卖专场中,备受关注的苏轼国宝级传世名迹《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1亿元被来自大中华区的收藏机构收藏。更令外界关注的是,这件中国文化史上“国宝级”的画作,曾流落日本,销声匿迹很久。
《枯木怪石图》辗转流入日本
“《枯木怪石圖》据说是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画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祝勇说,“再后来,米芾看到了这幅画,用尖笔在后面又写了一首诗。苏米合璧,相信在历史上应该很难再找到第二件这样的作品”。
北洋时期,这幅画与另一幅苏轼作品《潇湘竹石图》共藏于北平古玩店“风雨楼”。后来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把两幅画都买了下来。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还娶了个日本太太。这段经历也被认为是他将《枯木怪石图》卖往日本的契机。
1937年,收藏家张葱玉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此卷方(风)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夫)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阿部房次郎1868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一个武士门第。很有经商头脑的阿部借着一战的东风,在欧洲承包军需布匹,一跃成为大资本家。在各国出差期间,他接触到了中国绘画,从此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品。
中国文物往国内回流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把找到《枯木怪石图》称为“天上掉馅饼”。2018年春天,游世勋去日本大阪寻找、征集拍品。佳士得位于日本的一位同事告诉他,有个老先生一直打电话声称自己“有国宝”。
当时谁都没有当回事,结果,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游世勋愣了。双方很快约了见面,来者是阿部房次郎孙子辈的家属。游世勋把这块“馅饼”归功于先前对日本藤田美术馆私人珍藏的成功拍卖。“那次拍卖影响很大。尤其在日本的反响很大。”动辄过亿的高价触动了日本收藏者的神经,越来越多日本收藏家正在打开自家的藏宝阁,市场上甚至出现“日本收藏家抛售中国文物”的说法。
专家分析原因称,经济衰退迫使一部分人开始出货,也因为西方文化的渗透,日本人开始转向收藏西方艺术品,同时抛售中国艺术品。
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崛起,中国文物的流向,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重新往国内回流。只是,与百十年前相比,价格翻了不知多少倍。
(摘自《看天下》 陈光 毛晨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