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莹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文通过对《艺术概论》专业课程的育人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继而提出改进措施,强调了推进“马工程”教材使用,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概论》;育人;“马工程”
一、课程育人现状
《艺术概论》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较基础也是较重要的一门课程,目前在笔者学校,“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以及“专升本”均开设此门课程。它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入门级”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的“专业性”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从“三个维度”目标来讲,包括:
1.认知方面
全面理解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鉴赏、艺术传播等知识,能够陈述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定义,能够掌握代表性艺术作品。
2.技能方面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3.情感方面
能够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热爱艺术与生活。
二、课程育人存在问题
作为音乐学本科专业的的基础课程,《艺术概论》课程因涉及范围宽泛,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之门的重任,是“敲门砖”式的课程。但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情况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课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理论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2.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
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有所创新及突破,要对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对专业的研究走向进行分析,要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课程育人改进措施
1.推进“马工程”教材的使用
笔者所在的学院开设《艺术概论》课程超十年,针对不同的学制,教材的选择也多样化。自2018年以来严格执行使用“马工程”系列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教材建设是“马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马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马工程”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层次和详略
没必要将每堂课内容照本宣科,而应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根据课程需要、适当调整书本内容的层次和详略,并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讲,讲到“艺术家”时,给学生讲述嵇康、齐白石等艺术家不畏强权压迫、不受金钱诱惑的故事来说明艺术家的作用与价值;讲到“影视艺术”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魂断蓝桥》片段,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保卫忠贞爱情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方式上,最大的改革来自于对“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利用。如在讲授“原始艺术”时,可鼓励学生到河南省博物院进行参观学习,近距离接触原始艺术品,如编磬、编钟等;在讲授“艺术的社会功用”时,让学生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爱国歌曲;在讲授“建筑艺术”时,让学生自己搜集中国的“四合院”建筑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图片,并总结其区别,以此来加深对建筑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的理解。这种“参与式”教学,一改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笔者有时候甚至还会“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搜集资料,主动学习、主动创编,对其所掌握知识进行梳理和理论的深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去理解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 《艺术概论》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凸显人文性,通过对育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应该意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拓宽与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跳出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之后,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注重直接审美体验的获得,引导和鼓励学生从事艺术的鉴赏、批评与创作。通过多种方式的素质培养,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晶晶,高校艺术类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艺海》,2014年06期。
[2]胡廷柱,教材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年07。
★ 注:鄭州师范学院教学团队《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团队》(90102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