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媚
摘 要:伦理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随着人类历史而不断发展,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又是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本文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广阔的地域,而作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道德规范,其以丰富的内容,鲜明的民族特色,广泛地渗透并影响着彝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加强对云南彝族伦理道德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云南;彝族;伦理道德
人们的行为受到法律、道德等等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其中的伦理道德规范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以善和恶、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
一、云南彝族伦理道德的内涵
彝族人民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它是维系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彝族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主要精神来源。彝族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的主义的社会,在社会中的任何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严格的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彝族的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又它向外衍射,并影响着所有的价值活动。因此,彝族伦理道德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其作为一种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贯穿于彝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起着法律和经济所起不到的教育示范作用,它既是彝族文化和彝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二、云南彝族伦理道德的作用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剧烈竞争,在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借助外力大力开发自己独具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资源(其中也包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道德),对于促进楚雄州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增进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稳定繁荣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彝族伦理道德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兴旺的重要保证。
爱国主义精神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是一种伟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而且是最具凝聚力的思想意识,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兴旺的重要保证。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统一整体的一部分,彝族人民曾经为民族间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在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和祖国领土主权等方面,彝族人民也有优良的传统;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彝族在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团结一心共同对敌,为国家的统一和独立进行了英勇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彝族人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凯歌。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少数民族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民族近现代反侵略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彝族伦理道德中,蕴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团结、国家兴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彝族伦理道德注重民族友好、团结互助的道德观念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古朴民风的重要因素。
楚雄州大部分彝族都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汉文化在坝区广泛传播的同时,山区彝族亦“渐习汉学”。彝族人民在与汉民族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使用汉族语言,吸收汉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彝族人民具有忠诚、坦直、补实的性格,不善花言巧语、不搞拐弯抹角、待人以诚、为人处世以忠厚为本,不喜欢狡猾奸诈之徒。当别人处于危难的时候,都能尽其所能、倾其所有、鼎力相助,同楚雄州境内外的其他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彝族的伦理道德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互助精神,铸造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质朴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为社会的稳定和巩固以及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种局面的形成和发展,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彝族伦理道德中的睦邻友好观念的作用。
(三)彝族伦理道德所蕴含的集体主义、艰苦创业、热爱劳动等价值观对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彝族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把其与汉族或者其他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相比是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彝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在祖国歷史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彝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楚雄州的彝民们所形成的优秀传统道德不仅表现在许多的彝族历史著述和民间文学等经典著作中,而且还体现在彝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彝族伦理道德思想中所蕴含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热爱劳动等优秀的价值观就是彝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并贯穿于彝族伦理道德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我们在研究彝族伦理道德的这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朴素的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时,要善于将其改造更新,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将其升华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
彝族人民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非常丰富的具有彝族特色的精神文化,无论是在历史科学,还是在文学艺术方面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在这些经典著作中涉及着极其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闪烁着彝族人民道德的智慧。彝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彝族的习俗礼仪、民间故事和宗教禁忌等方面,而且在整个民族精神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也都有着广泛而生动的反映。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彝族伦理道德,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的积极方面,也是主流方面,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并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何光群,朱卫华.伦理学视阈的云南彝族酒歌解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 杨甫旺.彝族英雄史诗《阿鲁举热》概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7
[4] 米吾作,陈晓莉.试论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6期.
[5] 高树群,陈艳瑛.彝族传统道德发展阶段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