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智 李建伟
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是国家、地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带动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2016年10月14日《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出台(下称《实施方案》),河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河南省成为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河南省把获批复之日到2018年12月列为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重点建设阶段。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近三年来,河南省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政策措施,构建了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全省一盘棋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格局,打造了一条迈向知识产权强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高速路”。
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引领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是近三年来河南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目标,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指向清晰的有力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开启河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征程!
促进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产权本体政策
2016年10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建立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省工作。联席会议由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省委宣传部、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委等34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省知识产权局为牵头单位。其主要职责为研究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和强省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制订实施计划和方案、指导督促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由相关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深入研究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制订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建议。
《实施方案》明确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八大任务:(1)构建知识产权驱动型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制度体系、支撑体系、激励体系、人才体系等;(2)深化改革,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水平;(3)强化战略布局,增强高价值、高质量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能力;(4)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5)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高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贡献度;(6)开展试点示范引领,构建点、线、面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格局;(7)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环境;(8)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新型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2017年5月1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从四个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1)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发展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产品逐步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核算,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领军企业等多层级知识产权强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形成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防范机制,形成失信联合惩戒机制;(4)推动知识产权协调发展,通过建设一批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知识产权强市,推动知识产权与城市相关产业协调、均衡、融合发展。
为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上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规划,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即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独立或与其他单位共同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落实政策。
2017年1月24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正式印发《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大专項工程。《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和二十七项具体任务与措施。(1)健全知识产权创新机制、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该任务由完善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新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新引领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创新评价机制五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2)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支撑经济优化升级。该项任务由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支持知识产权集聚地高效运营,探索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商业模式,深入推进专利导航试点工作,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五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3)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该项任务由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规范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三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4)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该项任务由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四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5)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管理效能。该项任务由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三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6)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社会急需人才。该项任务由优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发现与评价机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智库建设三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7)营造知识产权社会环境、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该项任务由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两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8)开展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增强自身能力和影响力。该项任务由加强知识产权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省内知识产权交流合作两项具体任务与措施构成。《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时提出了实施七项“知识产权+”重大工程,即“知识产权+先进制造业”工程、“知识产权+现代农业”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工程、“知识产权+华夏历史文明”工程、“知识产权+区域核心创新载体”工程、“知识产权+高等院校”工程、“知识产权+开放创新”工程。
2017年3月3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2017年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工作方案》,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着力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政策,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巡讲和银企对接活动;(3)加大对银行、企业等机构培训力度;(4)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建立质押融资项目数据库;(5)支持发展综合性质押融资服务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6)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7)开展专利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专利保险覆盖面。
2017年9月11日,河南省财政厅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河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实施方案》,设立河南省首支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其中:1.1亿元由中央财政资金出资4 000万元,郑州市金水区政府参照社会出资方形式(通过河南国创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出资6 000万元,基金管理公司出资不低于1 000万元共同出资完成;剩余社会资本由基金负责募集。该《方案》明确基金设立的依据为:根据河南省硬超材料为主的重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水平,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产业升级。基金设立的目标为:通过设立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产业运营基金,在关键技术领域储备一批专利运营项目;围绕郑州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加强合作,支持实验区和试点企业的专利运营项目。基金投资范围是主要支持河南省境内未上市的知识产权企业,支持省内企业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80%。包括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内,拥有或控制核心专利的市场前景良好、高成长性的初创期或成长期企业;具有相应产业领域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投资方式包括“直接投资”,与地方政府或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或同时采取上述两种模式运作。
2018年5月2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201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系统专利执法维权“雷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1)探索专利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创新;(2)加大对专利侵权假冒行为惩治力度;(3)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4)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执法检查活动;(5)充分发挥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作用;(6)加大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监管力度;(7)全方位开展展会知识产权执法保护;(8)搭建创新人才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机制;(9)加大打击和曝光力度;(10)做好数据报送与案例分析。
2018年5月29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发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强县工作的申报评定、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明确提出河南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每轮试点、示范期限为三年,每年年底进行年度考核,每三年复核一次。
2018年8月27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制定《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围绕导航实验区工作机制、产业专利分析类项目、企业项目运营、导航实验区服务工作机制等四方面,对导航区发展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和指导。
促进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产权关联政策
2017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力争到2025年将自创区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河南省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提供科技支撑。为此要求:(1)依托郑洛新三市产业优势和创新基础,瞄准“全国一流”目标,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产业结构优化、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整合创新等方面下更大功夫;(2)构筑中高端产业新体系,優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等特色产业,支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优先发展;(3)“海纳百川”建设人才集聚高地,依托引进、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引领型人才,汇聚资源打造“国字号”的创新平台、建设全国一流的人才团队;(4)打造中西部创新创业热土,根据郑洛新三市不同特点和创新方向,力争每市形成一至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转移园区,通过科技成果落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不断助推创新需求,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5)聚焦重点领域探索政策创新,立足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要人才团队设立专项资金,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环节、共性技术重大突破,带动自创区的创新供给能力上水平、上台阶。
2017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7年河南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1)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加大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力度、持续开展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治理、深入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2)强化商品质量日常监管。加强重点产品管理、重点区域治理,打击制售假冒卷烟、侵权假冒酒类产品行为,加强寄递环节监管,强化无害化销毁。(3)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犯专利权行动,加强商标行政执法、植物新品种及版权保护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4)加强刑事打击与司法保护。加大刑事打击、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履行检察职能。(5)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推动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6)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加强信用建设与联合奖惩、健全督查考评机制。(7)积极推进社会共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政企合作、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作用、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及宣传教育。
2018年2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优化双创生态环境,拓展双创覆盖广度,提升双创科技内涵,增强双创发展实效,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新旧动能加速转化,结合河南省实际,提出了五大措施和二十六项具体措施。它们分别为:(1)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包括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市场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提升孵化载体建设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资源共享等六项具体措施。(2)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包括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债权、股权融资服务,强化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支持,加快培育形成创业投资企业体系等四项具体措施。(3)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包括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提升制造业双创能力,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支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加强双创政策支持等七项具体措施。(4)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包括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留学人员、华侨华人来豫创新创业,支持外籍人才来豫创新创业,支持开展返乡创业等四项具体措施。(5)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试点示范,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等五项具体措施。《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意见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为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提供支撑。
2018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精神,结合河南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细则》。通过实施“百亿央行资金支小計划”(包括新增40亿元支小再贷款、40亿元支农再贷款、20亿元再贴现额度),做好合理的区域配置。积极实行支小再贷款“先贷后借”模式,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的精准程度。
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措施
2017年以来,全省知识产权系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了诸多有力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聚焦整合,深化强省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奋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培育高质量知识产权
2017年以来,河南省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强企、高校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等工程,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1)培育高价值专利。近年来,河南不断坚持科技发展,质量为先,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激励发明创造,推进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创新主体的专利质量提升。培育高价值专利,河南省采用的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2017年8月16日颁布的《河南省专利奖励办法》(下称《奖励办法》)和2017年8月29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河南省专利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下称《奖励细则》)。《奖励办法》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奖励,并按照不少于70%的比例重点奖励授予发明专利的奖项。奖励金额除对特别重大的发明专利,根据其价值和影响可给予特殊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外,通常奖励金额为1万~30万元,即特等奖30万元/项,一等奖10万元/项,二等奖3万元/项,三等奖1万元/项。对于获得中国专利奖的河南省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标准参照省特等奖、一等奖。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河南重点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政策导向。《奖励细则》明确了专利奖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方式、评审标准等事项。其中,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评审标准包括专利权稳定,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优秀;技术方案新颖独特,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专利运用转化积极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专利权保护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等。外观设计专利的评审标准包括专利权稳定,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优秀;设计新颖、富有创意,形状、图案、色彩设计独特,要点突出,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专利运用转化积极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专利权保护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等。
同时加强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代理行业发展,全面推进河南省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作和高校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高价值核心专利培育工作,先后开展“专利奖励工作培训”“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专利代理机构座谈会”“河南省专利质量提升座谈会”等活动,有效促进了高质量专利申请的产出。四个省辖市(郑州、新乡、南阳、安阳)设立了市级专利奖,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高效顺畅的奖励工作体系。
此外,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社会服务工作组,先后在郑州、濮阳、洛阳、焦作、商丘等地设立了11家社会服务工作站,派驻知识产权联络员100余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需求,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
(2)加强优质版权资源的集聚。“十二五”以来,河南省著作权年登记量平均增速达45.83%。其中,“十二五”前期,著作权年登记量上升趋势明显,末期有短暂下滑,2015—2017年增长势头良好。其中,2016年河南省著作权登记量同比增长32.1%,但总量在中部六省中仅占第五位。2017年河南省版权年登记量相较于2016年增长62.3%,增长势头强劲,为河南省“十三五”期间著作权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工作。近年来,河南省深化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企业商标品牌意识显著增强。2016年4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2016—2018年行动计划》(豫政办〔2016〕49号)公布,以落实该计划为主线,深化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先后举办了全省商标品牌战略专题培训班、全省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工作推进会等活动,开展河南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等工作,形成“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助推、行业促进、社会参与”的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格局,推动全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向纵深发展。2018年10月23日,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启动运行,这是继上海、广州、重庆、济南之后,设置的第五家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河南省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着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度高、国际竞争力强、能引领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1)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计划。河南省开展了国家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制定了《河南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总体方案》和《河南省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总体方案》;制定印发《落实国知局关于知识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出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16条措施,指导各地市实施落实。组织并指导郑州市和洛阳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复核工作;指导安阳市制定了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
(2)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河南省以建设国家专利导航(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实验区为引领,在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和生物与制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专利导航工程。通过“引领+重点”模式,加快实现“培育+支持+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目标,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推广、建设密集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发展实验区等。
快速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促进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
(1)多举措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017年10月31日出台《河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奖补项目管理办法》,为质押融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加大质押贷款企业的补贴力度,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80万元。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每年申请财政专项经费1 00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融资利息补贴和企业资产评估、担保、保险补贴。在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积极协调下,2017年下半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公司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三方顺利签订《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贷”授信业务三方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易上手的操作流程。此外,河南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投资专项资金使用工作,与相关单位签署《知识产权运营注资代持人委托协议》《增资扩股协议》《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监督管理协议》。
201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出台《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和《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规范河南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为做好专利行政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加强专利执法现场视音频记录工作,规范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现场执法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专利行政执法操作指南》等有关规定,河南省知识产權局出台《河南省专利行政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办法》,规范河南专利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郑州)试点平台建设。2017年9月,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河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实施方案》,设立首支规模3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该基金瞄准未上市知识产权企业和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以新材料(超硬材料为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为重点,以直接投资、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资支持河南省境内企业,并以军事高等院校,推动建立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联盟为依托,探索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3)加快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早在2013年河南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的意见》,对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有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启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机构培育工作、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工作、指导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立“集群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机制”等,积极推进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
2016年12月2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河南省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积极探索河南省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新思路,与省内外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就评议问题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结合河南省重点产业和《2017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评议项目。先后开展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企业分析评议座谈、知识产权评议培训班等活动。2017年河南省制定出台知识产权评议政策,规范评议范围和程序,加强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的管理,建立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评议报告发布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河南紧紧围绕《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要求,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试点改革亮点频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即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国家专利导航(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四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河南省政府共建的重点项目,也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一家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入驻企业175家,从业人员达805人,为省内产业集聚区1 00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服务,成为全省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最为密集的区域。其次,自2016年7月9日起,河南省全面启动了省级专利导航发展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36个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目前园区已集聚超硬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碳纤维、锂电池负极材料等企业44家,合同总投资额500亿元。最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于2017年正式获批建设,建设期3年,目前固定资产总投资达200亿元,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46家,涵盖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等各种服务类型。
(2)加大试点示范工作力度。9个省辖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城市,数量列中西部省份首位,郑州成功获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全国仅10个);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区)12家;继洛阳高新区之后,郑州高新区成功获批河南省第二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格局梯次成形。
实施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2016以来,河南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
(1)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了《关于申请成立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请示》,制定了《河南省知識产权法律援助暂行办法》等框架文件。河南省积极将维权援助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整体规划部署加以推进。先后成立4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联盟,组建“河南省保护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团”,设立举报奖励资金,开展维权援助巡讲,组建省维权援助中心建立举报投诉志愿者队伍;洛阳设立了维权援助专项资金,助力小微双创工作。全省举办专利行政执法维权能力提升培训班、各类维权援助研讨会,指导各维权援助中心广泛开展以“12330”公益服务热线为重点的宣传活动。2016—2017年,河南省加快推进维权援助工作,6家国家级中心已累计设立分中心和工作站32家,共14个中心开通了“12330”公益服务热线;联合省维权援助中心组建了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
此外,河南还不断加大展会维权保护的力度。2017年,维权援助中心“12330”先后入驻了第四届中原(濮阳)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2017年全国绿色建材家居博览会、中原第三十一届中原医疗器械(2017年春季)展览会等,设立了“12330”工作站,组织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参展商及公众发放宣传资料3 000余份,走访了部分参展商并进行了知识产权问卷调查,受理和处置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案件咨询400多人次。
(2)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相关部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渠道作用日益明显。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 工作的意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实施方案,自2017年1月1日起,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将不再由郑州市、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而是由相应的中级、基层法院分别受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是最高法院首批指定的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法院。同时,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之外,增加郑州航空港区法院作为河南有知识产权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改名为知识产权审判庭,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郑州航空港区法院、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分别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并对知识产权案件案号单独编制。2017年,河南省法院大力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的审理周期平均90余天,二审案件平均50余天,一审裁判文书生效率超过90%,有效缩短了权利人的维权周期。
(3)知识产权执法体系日益完善。2016年以来,河南省每年全面深入开展“雷雨”“天网”等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专项行动督导制度,持续加强展会、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协同执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深化城市间执法协作机制,“ 晋冀鲁豫”四省十五市地区执法协作规模扩充到十市,中国郑州( 创意产业)快速维权中心获批成立并投入运行,开通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绿色通道。还设立知识产权社会法庭和河南首家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全面启动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建工作。河南省各级工商机关积极利用中部六省商标保护协作网和淮海经济区商标保护协作网,大大提高了区域内的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执法体系。2018年2月12日,最高法院下发了《关于同意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和郑州市、长沙市、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批复》(法〔2018〕46号)文件,同意设立郑州知识产权法庭。3月2日,河南省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门机构即郑州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成立,为郑州乃至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大发展
2016年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再上新台阶,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效果持续向好,进一步服务于强省建设。
(1)提高服务机构服务能力。2016年6月12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出台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管理办法》,促进、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品牌机构培育工作。河南省组织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推荐申报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承办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河南发展活动,有效宣传品牌机构的品牌效应,促进小微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不断加强中介服务队伍建设,支持具备资质符合设立新机构条件的专利代理人,设立新的专利代理机构,并组织全省人员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为河南省人才短缺的专利代理行业增加新鲜血液。目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已获批建设河南省知识产权服务业政策研究基地;中国(郑州)知识产权产业研究院正在筹建中。
(2)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河南构建完善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为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河南选择了5个产业集聚区搭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洛阳高新区专利信息服务先期试点,为5个省辖市建立专题数据库,指导专利数据库建设单位为企业开展信息服务。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此外,2016—2017年河南省还先后布局建设了郑州高新区北斗导航产业专利导航实验区等首批7家省级专利导航实验区。同时,河南省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及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全省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不断加大载体建设力度。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的分类管理,推动导航实验区工作的规范化和体系化,2018年7月27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新修订的《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2018年8月20日,为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导航实验区建设工作,按照重新修订印发的《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豫知〔2018〕46号)的有关规定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豫知〔2016〕52号)的精神,结合各实验区的建设方案,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建立督导组进行督导,推动河南专利导航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3)依托相关平台丰富知识产权服务内容。2016年以来,河南省积极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大力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率的基础上,推动发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导航、预警、运营等新型知识产权服务业;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托管等服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发挥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
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完善,百千万人才工程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参与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布局逐步完善,为人才输出提供了有力保障。
(1)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平台建设。2016--2018年,河南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实验基地评审工作。河南省目前已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郑州大学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10个;截至2018年9月,河南已有中原工学院(2014年7月,知识产权学院成立时间,下同)、郑州大学(2015年11月)、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5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4月)4所知识产权学院。截至2018年6月,已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教育部批准年度,下同)、河南师范大学(2012)、安阳工学院(2012)、河南科技大学(2013)、中原工学院(2013)、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3)、郑州大学(2018)等7所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法)本科专业教育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1)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专科层次教育。目前,河南省已形成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研究生阶段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设网上远程教育课程,远程教育平台下设8个子站,建立班级135个,目前学员34 046人,选课44 398次。
(2)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扎实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开展,面向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大型企业、高等学校培养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和研究,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行政能力,能够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前瞻性研究与探讨,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的高层次人才。2016年以来,河南省分级分类举办培训班10余场,组织完成全省10个直管县(市)、郑州高新区等6个重点区域和郑州大学等5个高校共计21场知识产权巡讲,发放调查问卷1 000余份,受训规模达3 000人次。2017年,培养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8 000余人。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11次县处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班,先后有80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培训。
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抓好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工作
2016以来,河南省积极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不断深化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合作,利用多个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在高校内举办各种宣传讲座,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巡讲规模,持续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工作效果显著。
(1)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巡讲活动,目前已开展巡讲40余场,培训5 000人次。依托河南省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开设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等多个专题,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首页进行链接。宣传周期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专家巡讲、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网络论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宣传、全省中小学知识产权师资培训、全省专利质押融资经验交流会、专利导航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及系列导航试验区启动仪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共建协议签订仪式及研讨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班、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知识产权联络员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
(2)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进。为进一步培养河南省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意识,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支撑,河南省持续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具有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确立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验基地116所,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巡讲40余场。
打造以“两会+课題+期刊”为主体,以其他平台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平台
(1)河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河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于2015年4月21日正式成立,以“团结全省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开展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活动,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发展”等为宗旨,以“开展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民事司法水平的提升”等为其业务范围。其会员达345人,涵盖公安、检察、法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人员。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召开三届年会,每届年会都举办征文活动,并进行评奖,以推动会员对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2)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2015年4月9日成立,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由13所省内知名高校,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驰名企业共同发起的全省性、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研究会以通过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与传承,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助推河南省“三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等为目标,以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问题为导向,开展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已开展三届年会暨知识产权中原论坛。目前,研究会下设专利、商标、版权、企业战略、司法保护委员会。
(3)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自2006年起就根据《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了面向河南招标的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平台。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协调和指导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工作,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3月5日制定并发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工作管理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包括总则、项目申报、评审及立项、实施与管理、项目结题、奖惩、附则等七章共三十八条,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搭建了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平台。2016全省共立项26项;2017年全省立项50项;2018年立项指令性计划项目40项和指导性计划项目9项,已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平台。
(4)创办并出版《河南科技·知识产权》杂志,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打造理论高地。《河南科技·知识产权》是《河南科技》杂志的下半月刊,报告期内已连续出版33期。该刊栏目包括高层论坛、特别关注、记者观察、战略研究、产业前沿、IP国际、创新人物、传承与保护、专利导航、案例聚焦等,是我国继《知识产权》《电子知识产权》之后,全国第三家公开出版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刊物,在省内外科技知识产权界享有盛名。
此外,河南省知识产权理论研究还借助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等省级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研究平台。但这些平台在河南省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中虽然有具有较大影响力,但目前不占据主要地位。
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发展的具体成效
2016年以来,河南省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目标,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方面圆满完成了规划任务,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快速提升
(1)专利数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到119 243件,授权量突破5万件,达到55 407件,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6%、12.7%。2018年1月—10月,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34 763件,授权量66 401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4.3%、58.9%,其中全省发明专利申请达40 607件,发明专利授权达7 124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0.4%、13.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4件,同比增幅19.52%。
2017年8月,正式启动第一届河南省专利奖申报和评审工作,评审出第一届专利奖拟奖励专利4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5项;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14项,其中金奖2项,优秀奖12项,截至目前河南累计已有87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其中金奖10项。
(2)商标申请注册量较快增长。2017年河南省商标申请量为208 393件,注册量为97 536件,新增27件驰名商标,累计达到251件。2016—2017年,河南商标申请量、注册量、有效商标注册量三项指标均居中部六省首位。
(3)著作权登记量增速明显。“十二五”以来,河南省著作权年登记量平均增速达45.83%。其中,“十二五”前期,著作权年登记量上升趋势明显,末期有短暂下滑,2015--2017年增长势头良好。其中,2016年河南省著作权登记量同比增长32.1%,但总量在中部六省中占第五位。2017年河南省版权年登记量相较于2016年增长62.3%,增长势头强劲。
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更加凸显
(1)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果明显。2017年全省共受理专利侵权假冒案件2 981件,其中纠纷案件1 208件,假冒专利案件1 773件,分别较上年增长45%、72%、31%;接收并处理电子商务领域执法协作调度(浙江)移交的电商案件900余件。2018年1—10月,全省共受理专利侵权假冒案件1 486件。
(2)快速维权中心成效显著。中国郑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目前已备案企业121家,外观设计专利快速维权163件,预审合格案件准确率100% ,参与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7件。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成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全省备案设立了100余家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3)司法保护硕果累累。河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得到长足的进步。2016年,河南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 418件,结案3 061件,审结率达90%。其中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纠纷仍是知识产权主要纠纷类型,案件数分别为1 140件、1 008件、234件。2017年4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16年河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彰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处罚力度,有力遏制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行为,河南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典型意义。鹤壁市反光材料有限公司与宋俊超、鹤壁睿明特科技有限公司、李建发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豫民终347号民事判决书]入围2017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标志着河南省知识产权审判水平达到了新高度,走向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先进行列。2017年,河南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 467件,比2016年增加3 049件,结案6 398件,审结率达98%。2018年4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河南法院2017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彰显技术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商业秘密侵权及赔偿标准的认定,给予权利人以保护,进而通过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增强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有效维护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良好
(1)质押融资让专利转化为“红利”。2017年,全省质押融資总额15.5亿元,发放省级融资补贴近300万元。截至2017年专利质押融资总额突破42亿元,累计征集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需求756项,年均增长3倍以上,惠及企业216家,专利评估价值40.6亿元。2018年4月,召开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交流大会,征集企业融资需求300余项,1—10月份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额12.4亿元。目前,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先后与交通银行、郑州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签订了总额达130亿元的支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获9 000万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专项支持,郑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获中央财政2亿元资金支持;管理和使用首支规模为3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目前累计储备项目15个,首个投资项目已落地。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已布局建设省级专利导航实验区18家,培育对象6家,累计支持资金1 800万元,导航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
(3)开展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2018年8月,研究出台了《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评选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评选了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十强十快高校;为高校开通国家专利分析与检索系统免费账号,促进高校专利信息利用。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知识产权收益制度改革实现创新突破,河南科技学院年度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达1 490万元。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如火如荼。2017年新增专利代理机构15家,全省专利代理机构达到70家(其中分支机构22家),累计拥有执业代理人259人,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员近2 000人,并获批全国专利代理行业改革试点省。目前,河南省拥有专利代理机构46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300家。2017年的专利代理人考试,郑州考点214名考生通过考试,增幅达25.69%,增幅居全国第3位。2018年共报考考生1 472人,报考3 838科次,参考2 533科次。
(2)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初显成效。2017年,河南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人驻单位的通知),开展筛选公共服务平台驻单位工作,引进141家单位,其中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4家,高校28家,企业86家,其他机构3家。
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河南省于2013年首次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推行重点试点省份,并首批选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推行试点。2016年,河南省“贯标”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河南省淇县永达食业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等31家公司获“贯标”认证,涵盖10个省辖市。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的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到192家,居全国首列,备案知识产权强企129家,年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超2 500亿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58家,是安徽省示范企业29家的2倍,湖南省的1.6倍。2018年9月11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再次认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等97家企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1)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截至“十二五”末期,河南省入选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队伍总人数超过65人。2017年,河南省共有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专家库8人,国家级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17人,省级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77人,相比“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人数总量增长了30.9%。
截至2017年6月,河南相关高校已累计培养知识产权本科学生1 450余人,相继完成学业;2016—2018年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收高職高专148人,2012—2015年度所招学生已完成学业。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5个高校设立知识产权硕士点,现已培养知识产权研究生170多人。
(2)实施知识产权文化传播工程。围绕全省重点和中心工作,以《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科技》《河南科技报》知识产权专版等省内主流媒体为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事业成就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影响力。2017年全年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通讯、消息、图片82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稿件91篇,居全国第五位;河南各地市在河南省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及刊物发布稿件841篇。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部分地市知识产权局接受主流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在线访谈,举行知识产权辩论赛;走进产业集聚区、社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收到良好反响。
河南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凸显河南知识产权研究团队创新意识
2016年至2018年9月30日河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共有79名会员累计发表知识产权理论学术论文242篇。其中,有19名会员在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学术论文59篇;有7名会员在法学CSSCI来源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另有8名会员作者出版了10部学术著作,共有18人主持并结项纵向项目40项,其中,共有8人主持并结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家级项目1项。此外,因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项目(厅级)申报者并非全部都是河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员,该项目结项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取得的部分成就。该项目2016年立项 26 项已全部结项;2017年全省立项50项已结项36项。近三年来,河南知识产权研究凸显了研究团队的创新意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河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优秀研究团队,积极投身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取得了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成果占全省成果量78%的优异成绩,形成了河南省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研究团队。
河南省应以更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推动创新发展
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即将从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重点建设阶段,进入到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巩固提高阶段。在重点建设阶段河南省出台实施方案,落实建设路线图,制定年度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确定责任主体和工作进度,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工作已取得圆满的成就。但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应在重点建设阶段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重点思考如何在巩固提高阶段使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发展走向新高度。
2017年9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河南省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1年)的通知(豫政办〔2017〕111号)发布《河南省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1年)》,即将其工作目标确定为“到2018年,河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600亿元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到2021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河南省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标准放眼全国水平是较低的或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河南省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指导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具体部署下,按照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目标,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因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是以“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为具体实施目标的,这一具体实施目标造成河南省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河南省人口、经济在全国所具有的地位并不相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不相称。
河南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相对落后,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短板,这是河南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共识。2018年河南省研发投入600亿元,被称为“补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不足的短板”。河南省补齐短板,不仅要靠提升研发投入力度,更需要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作为补齐短板的重要抓手。通过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引进人才的重要环境建设目标。河南省补齐科技支撑不足短板需要扩大研发投入与营造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中,创造是前提,保护是基础,运用是目的;保护是链接创造与运用的中间环节,影响知识产权创造,涉及知识产权运用,因此,知识产权环境建设重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杜绝知识产权人赢了官司赔了钱,切实以知识产权价值为基础,使侵权人承担应有的法律(賠偿)责任,使知识产权人通过维权能够切实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但河南省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方面,还有相当差距,权利人赢了官司赔了钱的情况,时有发生。
总之,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还应当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才能适应河南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在今后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中,河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和立足点,以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提升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推动河南创新驱动发展走向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詹启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建伟,河南中州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