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妇女群体形象定格并备受推崇的,全国仅此一家。长期以来,米脂婆姨吸引着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从方方面面研究、反映米脂婆姨。·但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兰州军区的黄富强老先生近十五万字的记实文学《米脂婆姨》,还是《大众摄影》杂志2000年2月份组织的大型摄影采风活动“命题作文:米脂婆姨”,以及陕西民俗摄影协会2001年编辑出版的画册《米脂婆姨的风采》和2006年云南电视台制作的大型节目《寻找金花》等等,普遍是从漂亮入手的。他们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人们的心态和审美观念亦不会相同。也就是说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漂亮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单单是因漂亮而形成大同认识,笔者认为不可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多的艺术家和媒体关注米脂婆姨的哪?
米脂婆姨的生存环境
米脂是陕北一个小县,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地处无定河中游,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境内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不到450毫米,是国家级贫困县。
然而这个山区小县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即历经沧桑,并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在古代,米脂由于地处边陲“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为兵家必争”,是历代中原帝王目光经常敲打的地方;而“形据山川,境连沙漠”“水草丰美”“宜尽垦辟”,又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窥视之地。从战国时期晋国用兵,到宋代党项羌人建立西夏政权;从米脂川大捷到20万人喋血永乐城......这里一直是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拉锯争战的地区,唐代诗人陈陶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就是对这里残酷战争的真实写照。秦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汉“龙城飞将”李广,唐一代名臣郭子仪,宋爱国命官沈括等文臣武将,都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励精图治,近代毛泽东以其治国安邦的睿智、彭大将军摧枯拉朽的气势也在这里为中国近代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硝烟散尽的时候,商旅往来,田园牧歌,民族融合。黄土高原的风情,游牧民族的豪放,中原文化的渗透,长期战争的磨练、仁人志士的影响,都在米脂儿女的性格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明代起儒学教育在这里盛行,“日出而钟鼓和鸣,师儒揖让”凡富家子弟,都以读书为荣,文化氛围盛浓,清朝 年间科举中米脂人一榜高中五名进士,使得“边僻下邑而科名之盛,冠绝一时,”米脂人才济济,华章卷卷,儒士名流,声震陕北:西夏国奠基者李继迁、大顺帝李自成、共和先驱高攀桂、开明人士李鼎铭、民主斗士杜斌丞、抗日名将杜聿明、布衣作家李键侯、秦腔泰斗马键翎、以及马明方、郭洪涛、刘澜涛等都是米脂的骄傲。与米脂铁骨男儿千秋伟业交相辉映的是米脂“半边天”的辉煌。
历史上知名的米脂婆姨
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米脂人,由于求学和工作原因我到过国内的不少地方,每到一处,每当我提及自己是米脂人时,便迎来了一双双好奇的目光,接下来是一串又一串关于米脂婆姨的话题,有人甚至央求让我牵线找米脂婆姨搞对象!我纳闷、我茫然,我甚至感到不自在。
我曾在心里问自己,从小长这么大,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米脂,没有发现米脂婆姨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一段民谣深刻在儿时的记忆之中,但其中的内涵一直一知半解,不很明了!后来知道这一段民谣,特别是“米脂的婆姨”这一句,不仅米脂知而且全国传,甚至海外讲,可谓是名扬天下,声振寰宇。我从小性格直率,倔强好强,而且有一股牛脾气,看不起哭哭泣泣、说话咿咿呀呀的女孩,故从不与她们说话,更不打交道。但为了寻求解答我开始接近米脂婆姨,了解米脂婆姨,研究米脂婆姨。通过对新版《米脂县志》、民国版《米脂县志》等等大量史料的查阅考证,通过对米脂县城和全县三百多个村庄的走访,我知道了貂蝉是米脂城西三十里处的杜兴庄村人,以及她出生时当地三年内“山花野卉不放寸枝”的美丽传说和这个身姿绰约、美丽绝伦的米脂女子“除董卓,解悬危,”为民除奸舍身取义的壮举。明末农民战争中,高夫人挂帅,米脂婆姨为骨干的娘子军在闯旗下逐鹿中原,血战疆场的故事。了解了1919年米脂婆姨高佩兰(注:1)在米脂创办陕北第一所女子高级小学的情况和以此为起点,一批又一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米脂妇女先锋们的业绩:杜焕卿(1934年遭受国民党迫害惨死在南京雨花台)、张惠明(1936年为保护党的军事机密而以身殉职)、艾静茹(烈士)等米脂婆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取义;米脂女子周生荣被刘志丹派遣打入敌人内部当“丫头”搞情报;尤祥斋(注:2)、曹相如、冯云、李秉、马沛兰、张凤英、高霄云等米脂婆姨为共和国的诞生叱咤风云,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杜瑞兰(注:3)、安建平、高敏珍(注:4)、马氏三姐妹(注:5)等米脂婆姨为祖国建设勇挑重担成为高级干部;1949年10月1日,米脂婆姨杜岚(1914年生,1947年起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在澳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1976年7月28日,米脂女子高东丽(空军住唐山军直通讯营战士)用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把唐山发生大地震的消息第一个传出唐山;米脂婆姨高亦兰(1932年生,清华大学教授。曾担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建筑的建筑设计工作)、艾盛(科学家)、乔润平(科学家)等为祖国强大贡献卓越。看到了米脂婆姨贺抒玉(著名女作家)、司訂(作家)、杜锦玉(1926年生,中央歌舞团独唱演员、合唱队队长。曾担任《白毛女》、《血泪仇》、《穷人恨》等戏剧的女主角)、高振美(著名女画家)、井梅(国家一级舞蹈编导)等的多才多艺;看到了米脂婆姨杜致礼(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扬振宁夫人)辅佐著名科学家扬振宁摘取诺贝尔奖;看到了米脂婆姨周玉清(1932年生,大校军衔。1947年10月,在中央社会部参加工作,1965年调总参工作、1982年赴联合国)在联合国军事参谋团工作的风采……
纵观历史,每当民族危难关头,就有米脂女性的抗争;每当时代召唤就有米脂女性挺身而出。特别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千上万的米脂女性以民族的解放为己任、毅然投身革命,奔赴全国各地。解放后担任司级和省厅级干部的有120余人,担任县处级的有580多名,在普通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有则数以万计。
我身边普普通通的米脂婆姨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米脂婆姨,小时候我不懂事、后来忙于求学,一直到1989年7月我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回来,才注意仔细看一看她:也许是我长大了,当时20岁,也许是10多年忙碌单调的学生生活结束带来了一丝的闲暇,我突然发现母亲老了!我上班了,我们姊妹五人可都算成家立业了,50多岁的母亲头发不知何时全白了!昏花的眼睛除了慈祥没有了光彩,粗糙的双手开始颤颤巍巍……。面对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中闪现着母亲吞糠咽菜的情景……,模糊中闪现着母亲一个人拉着超过自己体重许多倍的大石碾,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曾记得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为我们缝补衣服,曾记得为了给我上学攒钱而不买药吃,一场感冒差一点夺去她的生命!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米脂婆姨,为了儿子的学业,自己可以把生命豁出去。这是怎样的一种奉献!?
伟大母亲汪润生:汪润生1926年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家离我家只有几里路程,听说她抚养(其中15个是收养的)了20个不同姓氏的孩子长大成人。为了我们姊妹五个人,我的母亲已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想知道这位妈妈的生命又是怎样的顽强!1996年初冬,我在周家沟一个冷落但十分整洁的院落里找到了她。当时她正在吃早饭,我发现她丈夫吃的是白面片,而她吃的是高粱米饭清炒大白菜。我问到:“怎么两个人还吃不一样的饭?”她迟疑了一下回答说:“多少年习惯了,我爱吃这个,再说小女儿还在上大学。”我什么都明白了——,一个女人的奉献,一个米脂婆姨的尊严被这一场景和这句话表达的淋漓尽致。我拿出照相机准备记录这真实而辛酸的一幕,可被她拒绝了。她说:“这没什么照的,跟我到山上走,我们村农田基建大会战正到劲头了,那场面红火着呢。”说着便把才吃了几口的饭碗放下,拿了铁锨,拉着我去了工地。
看着她披着那件穿了30多年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我感到震惊:一个70岁、身体单薄的老人能在这样的山路上健步如飞,她靠的是什么?是一种骨气,一种责任感。我是来采访她个人的,而她却把我带到了他们村退耕还林的劳动工地,这又反映了什么?是一种任劳任怨、识大体顾大局思想和精神。
好媳妇高如云:高如云1926年生,米脂县桥河岔乡远志山村人。她出嫁到十里铺乡豆家圪崂村后,丈夫在外工作,上有公婆,下有孩子,生活重担她一个人承担。公爹生病时,她日夜守护,精心照顾,无微不至。为防止长期卧床的公爹身体被垫烂,她将黄土烧过之后,研碎过箩,然后铺在公爹身下。婆母从1976年起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端汤喂药,穿衣卧被,背出背里整整13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公婆又不是亲生父母,哪个孝儿贤媳能过之。
全国“三八红旗手”常秀英:常秀英1940年生,米脂县高渠乡高西沟村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生产队妇女队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任,县妇代会代表,县人代会代表,米脂县县委委员。在高西沟村5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一直冲在第一线,1960年、1983年两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78年出席了中国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剪纸大师周平英:周平英是米脂县杜家石沟镇善家沟人,无文化,连米脂城也去的不多,但是60多岁开始剪纸创作,2001年被邀请在美国举办了剪纸展览,并在大学里讲课,美国人不仅称她为“艺术大师”,还出资为她出版了剪纸画册。
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县总人口209258人,其中女性人口48%,全县各行业中女性从业人员比例很大,教育界则占到 68.5 %,农村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几乎全是妇女。2004年的广告语“貂蝉家乡两万婆姨闹服装、闯王故里八千好汉闯市场”,更展示出在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米脂女性的恢弘气魄。
“米脂婆姨”是一个文化概念
诚然,米脂婆姨天生丽质也是事实,从传说中的貂蝉,到延安时期被誉为“陕北第一技花”的张梅,以及2006年获得世界小姐大赛最佳上镜奖的杨冉等,因漂亮知名的也不少。然而,笔者考证的米脂婆姨,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她们不一定很漂亮,有的甚至连一张照片或画像都没有留下来,可是她们的事迹不少早已载入了史册。她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为了家庭和子女的幸福,自己累死饿死也心甘情愿,这是男儿也不一定能做到的大义与大爱。她们身上折射出了米脂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敢爱敢恨、大义勇为、勤劳果敢、刚直不阿、贤淑丽质、纯朴善良、既平凡普通,又敢尝昆仑雪、敢博黄河浪的超凡脱俗品格。她们已经超越了所有东方女性的优秀品格,甚至集中了人类对所有美好品质的崇尚,所以说“米脂婆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概念,是人类母性崇拜的浓缩。
注释:
注1: 高佩兰(1903——1976) 米脂县银州镇人。1913年至1919年先后在西安、北京上小学,1919年夏回米脂,带头冲破封建礼教,以“天足会”、“权善会”宣传妇女解放,创办女子学校,不仅为扫除“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做出了贡献,而且为民主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机智、勇敢、有觉悟、有知识的妇女先锋。1921年再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上学,1925年考入北京女子大学,年底转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2年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米脂女小、榆林中学、西安中学任教。
注2:尤祥斋,生于1921年米脂县银州镇镇子湾人。1927年就读米脂三民二中,读书期间加入了“学生联合会”、“姐妹会”等进步组织,同高敏珍等最早打开了米脂妇女运动的局面1932年至1933年任米脂共青团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3年经组织同意去北平做地下工作。1935年5月到张家口参加了“察哈尔省妇女抗日救亡会”的成立大会,受到了冯玉祥将军的接见。随后和高敏珍一起领导了张家口的妇女运动。解放后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
注3:杜瑞兰(1913——1996) 米脂县银州镇人,杜斌丞烈士的女儿。曾任米脂女校老师、校长,陕甘宁边区妇联主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议员,甘肃省政协一、二届常委,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注4:高敏珍(1914——1963) 米脂县银州镇人。1926年在米脂女校上学,1930年参加互济会,同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组织委派去北京做地下工作。1935年参加了“察哈尔省妇女抗日救亡会”成立大会,受到了冯玉祥将军的宴请。1938年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被任命为边区妇联组织部长。1939年出席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參议会议员。1949年,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任农业部植保局副局长、1960年调公社局任副局长。1963年因病逝世。
注5:马氏三姐妹,马娴卿、马谦卿、马多卿她们三姐妹是米脂杨家沟人,大地主家庭,她们不仅自己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鼓动家族中数十人陆续投奔革命阵营,共同把一个血债累累的家族,转变成一个对革命贡献巨大的家族。解放后,马娴卿担任国家民航局办公室副主任、马谦卿担任甘肃省人大副主任、马多卿担任国家安全部高级研究员。
作者简介:姬铖(曾用名姬柽),男,1969年9月14日生,米脂县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兼书记,群众文化专业副研究馆员,陕西省“三五人才”,榆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陕西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陕西艺术摄影学会榆林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永久会员,榆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米脂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米脂县美术家协会顾问。
《慈母手中线》(我的母亲,米脂婆姨) 摄影/姬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