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建幼龄果园经济效益低,果园套种是果农实现增收途径之一。引进3个马铃薯品种与本地常规种在幼龄期果园空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最适宜在幼龄果园进行套种,其商品薯率高,经济性状好,大中薯商品薯率达53.5%,优于其他品种;每667 m2产量达1415.67 kg,较其他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净收入最高,每667 m2达到1849.87元,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2.89。
关键词:幼龄果园;套作;马铃薯;品种;产量;经济效益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06.002
Abstract: The new young orchards have low economic benefit, and interplanting in orchards is one of the ways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ruit growers. Three potato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to be experimented comparatively with the local conventional varieties in the open spaces of young orcha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Xuanshu No.2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interplanting in young orchards, with high commercial potato rate and goo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commercial potato rate of bigsized and middlesized tubers reached 53.5%,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varieties. The yield per 667 m2 reached 1415.67 k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varieties. The net income was highest, reaching 1849.87 yuan per 667 m2, and the inputoutput ratio was highest, reaching 1∶2.89.
Key words: Young orchard; Interplanting; Potato; Variety; Yield; Economic benefit
近年來,遵义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水果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12月,全市水果种植面积6.2万hm2,其中投产果园面积达3.5万hm2,新建果园2.7万hm2。新建果园前2~3年难见效益,且果树间距大、空间利用不足,致使土地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影响果农收益。如何利用幼龄果园空闲地套种作物,提高经济收入,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目的,成为农业主管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新移栽果树苗小、树势生长弱,套作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易导致果园遮光、通风不良等情况,影响果树苗正常生长。部分果农在果树幼龄期套种本地马铃薯品种,产量低,效益差。为进一步提高幼龄期果园经济效益,在新栽种青脆李果园进行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果园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果农收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1月15日在贵州省绥阳县蒲场镇高坊村兴黔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实施,海拔886 m,位于东经107°03′45″、北纬27°52′38″。试验地为2018年12月移栽的1.3 hm2青脆李果园,种植密度为4 m×3 m,折每667 m2种植55株。试验地块平整,面积2348 m2。试验前取耕层土样检测,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28.9 g·kg-1、全氮2.46 g·kg-1、有效磷121.6 mg·kg-1、速效钾142 mg·kg-1、缓效钾138 mg·kg-1、pH值6.24。
1.2试验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4个:本地常规种(CK)、费乌瑞它、威玉3号、宣薯2号。供试肥料:有机无机肥(N+P2O5+K≥15%,有机质≥20%)、尿素(N 46%)、硫酸钾(K 50%)。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7 m×3.0 m=20 m2,每小区播种150穴,折合每667 m2种植5000穴。
郑明强: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2019年第6期2019年第6期郑明强: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于2019年1月26日幼龄果树行间播种马铃薯薯块,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20~25 cm,整地与果树的距离保持在50 cm 以上,以免对青脆李苗根系造成损伤。李子苗移栽,第1年空行利用空间大,在垄面打穴,双行错穴移栽,密度设计每667 m2为5000穴,选用50 g、带2~3个芽眼的薯块进行切块播种,基肥于整地起垄时一次性施入,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肥70 kg;齐苗肥4月10日追施尿素5 kg;4月20日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0 kg、硫酸钾20 kg作现蕾肥。4月11日和5月8日分别用阿克白10 g、百泰20 g兑水60 kg喷雾预防晚疫病。当田间植株下部2/3叶片落黄时收获,以梅花形布点采集10株进行考种,根据各小区成熟情况及时进行收获,分小区单挖单收分别计数和称重。
2结果与分析
2.1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表现
表1可见,各马铃薯品种物候期表现有一定差异,出苗期本地常规种最早,费乌瑞它最晚,3个引进品种出苗期最大相差6 d;齐苗期本地常规种最早,费乌瑞它最晚,3个新引进品种起苗期最大相差7 d,4个品种间齐苗期最大相差16 d;结薯期本地常规种最早,费乌瑞它最晚,3个新品种与本地常规种之间相差2~9 d;成熟收获期本地常规种最早,费乌瑞它最迟,3个新品种之间收获期相差4~7 d。全生育期费乌瑞它最长(140 d),本地常规种最短(128 d)。综合当地气候条件、下茬套种和生育进程来看,以威玉3号、宣薯2号的生育期最适宜。
2.2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出苗率及株高分析
3月26日出苗调查(表2),本地常规种出苗率最高,达98.7%;宣薯2号次之,出苗率为98.0%;威玉3号出苗率为94.7%;费乌瑞它出苗率为82.7%。在播期、管理一致的情况下,综合各马铃薯品种出苗时间和出苗率,本地常规种在当地长时间栽培种植,适应性强,出苗率及出苗整齐度最高;宣薯2号、威玉3号出苗率也较高,说明对当地气候和土壤适应性较好;费乌瑞它出苗率最低,且出苗整齐度较低,说明该品种在当地环境适应能力弱,后期会缩短马铃薯膨大时间,对薯块膨大和产量造成影响。
费乌瑞它前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3月26日平均株高最低,为17.6 cm(表2)。5月15日观察,各处理之间株高差异缩小,相差在0.4~6.8 cm,宣薯2号株高最高,为47.2 cm;本地常规种株高最低,为40.1 cm。
2.3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结薯性状分析
考种结果(表3)表明,单穴结薯数以本地常规种最多,平均为4.6个,大薯占2.1%,中薯占10.8%,小薯占87.0%;費乌瑞它平均结薯数2.5个,大薯占12.0%,中薯占28.0%,小薯占60.0%;威玉3号平均结薯数为3.0个,大薯占16.7%,中薯占33.3%,小薯占50.0%;宣薯2号平均结薯数为4.3个,大薯占14.0%,中薯占39.5%,小薯占46.5%。宣薯2号单穴结薯数较高,大中薯比例达53.5%,商品薯率最高,结薯性状表现最佳。
2.4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
测产结果(表4)表明,宣薯2号产量最高,每667 m2达1415.67 kg,比本地常规种增产654.44 kg,增产率85.9%,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威玉3号产量为1104.44 kg,比本地常规种增产343.33 kg,增产率45.11%,较本地常规种增产极显著;费乌瑞它产量为915.56 kg,比本地常规种增产154.44 kg,增产率20.29%,较本地常规种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2.5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下,各马铃薯品种经济效益差异较大,本地常规种净收益最低,每667 m2为660.97元,投入产出比最低,为1∶1.77(表5);宣薯2号净收益最高,达到1849.87元,投入产出比也最高,达1∶2.89;威玉3号净收入居第2,达1227.63元,投入产出比达1∶2.25;费乌瑞它净收益849.87元,投入产出比为1∶1.87。
3小结
幼龄果园套作马铃薯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行间空闲土地,既能增加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果农经济收入。同时可以加速土壤熟化,减少耕层水土流失,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降低除草剂用量。马铃薯茎叶直接还田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3.1幼龄果园套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有所差异,本地常规种生育期最短,为128 d,威玉3号和宣薯2号分别为137 d和134 d。综合当地气候条件、下茬作物套种时间,以威玉3号和宣薯2号生育期表现最适宜。
3.2从马铃薯品种的出苗率、株高方面分析,宣薯2号和威玉3号表现较佳。宣薯2号商品薯率高,经济性状好,大中薯商品薯率达53.5%,优于其他品种;每667 m2产量达1415.67 kg,较其他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净收益最高,达到1849.87元,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2.89。
参考文献:
[1]余文中,杨红等.果园——辣椒套作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效益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7):60-62.
[2]徐寿松,程丽敏,林昌庭,等.浙西南山区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S2):126-127.
[3]刘建成,李效文.加工型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6(11):11.
[4]张铭莉,何清文,马培真.春播马铃薯高产技术经验[J].河南农业科学,1995(11):11-13.
[5]李云海,陈丽华,朱永春,等.马铃薯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J].河北农业科学,2008(3):29-30.
(责任编辑:刘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