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镜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命题的科学化,高考作文命题格外重视其教育功能和育人使命,任务驱动型写作应运而生。它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实是,学生在写作时仍是疑虑重重,困难多多。如何使任务驱动型作文完成“升格”的华丽蜕变?灵活论证、张扬思辨无疑是不二法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她领取奖金后购置了两套物业,吃喝不愁。周围的人都羡慕她,但百万富豪的身份让她内心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4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理财服务。
要求:针对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梳理整则材料后,可简明概括为:英国女孩获彩票大奖后生活不如意,便起诉彩票公司。纵观整个事件,学生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英国女孩、彩票公司以及原告与被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若从立意的精准和深度来说,抓主体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英国女孩,无疑是诸多立意中的首选。
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理清事件,追根溯源。作为事件中的主角——英国女孩,买彩票得了巨款,结果金钱却改变了她的生活,因而她要起诉彩票公司。究其原因,彩票公司没有错,能得大奖,人们求之不得,金钱本身也不是祸,关键问题出在英国女孩身上。那么该怎么解决呢?问题的症结就落在了“英国女孩该怎样处理金钱”这个关键点上,而对于金钱的恰当处理,从本质上讲取决于女孩自己的财富观。那么不难理解,整则材料最后的聚焦点就是应怎样“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君子爱财 用之有道
从前我听过一则英国寓言,说的是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这个富翁极度看重财富,何其可悲,而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①
女孩买彩票中奖又起诉彩票公司,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她金钱观的不正确。首先,买彩票的人本就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② 对于一个17岁的青少年而言,这时应是奋斗拼搏的时期,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加上巨额奖金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奋斗心,放松了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求。延伸至中国彩票事业,有多少彩民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彩民们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反映了他们金钱观的扭曲。③ 其次,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也反映了物质至上的社会现实。但女孩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脱节是其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但她不应因此失去拼搏之心,沉迷物质享受,如此彩票奖金只会成为恶魔,她也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④
可能正因为意识到彩票对她生活的破坏,她选择起诉彩票公司,我认为这十分可笑。她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没有谁能彻底毁掉一个人,毁掉她的生活的是她自己的心态。她已拥有两套物业,却说想回到获奖前的生活,更像是在说风凉话,她大可把100万奖金用于慈善,自己便能回归从前。她的起诉要么是想获取更多利益,要么是想引起关注。⑤ 但归根结底,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正是她自己,要改变生活需先改变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归咎于彩票公司。
当然这件事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女孩,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对于个人而言,做金钱的主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要有“空杯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⑥ 本觉得彩票公司被起诉很无辜,现在看来公司给中奖者提供理财服务十分必要,引导中奖者正确利用金钱,同时对于大笔奖金可以“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既然是福利彩票便要体现慈善性,作为国家则可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项目,对口帮扶困难户,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树立正确观念,做金钱的主人。⑦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⑧
①文章以一则寓言开头,引出材料,语言虽简练,但从两则材料中所抓取的相似点在于“可悲”,并没有直接引出“如何对待财富”的中心论点,观点显得模糊。
②将彩民买彩票的初衷“一概而论”,显然是主观臆断的“经验主义”作祟,武断的语言使论证缺乏了应有的说服力。
③将女孩买彩票的动机直接界定為“不劳而获”,有失偏颇。材料中并没有相关内容的介绍与阐释,此种表述不严谨。
④此段虽从两个角度辩证地看待了女孩运用奖金的利弊,但明显是“厚此薄彼”,辩证分析形同虚设。再者,本段在分析论证时并没有遵循“从个体到普遍”的规律,对女孩、彩民的分析杂糅交织在一块,显得层次不分明,论证不清晰。
⑤措辞上对女孩过于冷嘲热讽,将女孩“内心的焦虑、生活的烦恼”直接界定为“无病呻吟”“蓄意为之”,过于主观的论述显现的是论述者思维的不严谨和思想的不深刻。
⑥“空杯心态”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标签”,对于理论本身既没有做任何简要准确地阐释,更没有结合材料抑或是现实题材做进一步的解读。
⑦对于“如何帮助英国女孩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并没有条分缕析地进行分析,稍显冗杂,影响了论证的效果和语言的表现力。
⑧结尾点题回扣了论点,但是未能强调“实质”,力度不够。
君子爱财 用之有道
我听过一则英国寓言,说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富翁极度看重财富的背后是他金钱观的扭曲。而英国17岁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焉知不是她金钱观的不正确。①
当然,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她积极投资也值得肯定。但她仅仅将其用于购置物业,化为衣食住行,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上,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她物质至上的金钱观。她显然浪费了这笔巨款本身的价值。正是正确的理财意识的缺失,使得她的物质追求与精神消费完全脱节,这也是导致她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自然也就无法承受百万英镑带给自己的压力。②
她在本应刻苦学习,开创自己一番天地,自食其力享受精神上的富足的时候,却因意外获得的巨额奖金,一时间失去了奋斗之心,放松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缺少了创造价值的喜悦,沉迷于物质享受,沦为金钱的奴隶。反观中国的彩票业,相当数量的彩民对购买彩票趋之若鹜、热情高涨,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态在作祟。③
英国女孩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便把所有责任推到彩票公司身上,是有失偏颇的。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正是她自己,要想改变生活,就要首先改变自己,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金钱,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成为金钱的主人,才是她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当务之急。④
好在英国女孩“迷途知返”, 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获取金钱只是成功的开始,而只有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让金钱真正发挥价值。对于女孩个人而言,要做金钱的主人,就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财富观的最高境界是将金钱视为身外之物,不为金钱所累。冷静理性地看待我们手中的财富,让每一个用出的钢镚儿,都能实现其价值。女孩一方面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金钱与财富。同时可以将金钱投资在自己精神层面的提升上,比如为自己买些书籍,充实自我;抑或参与一门课程或技能的学习,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的修养。但女孩将原因归咎于彩票公司,未免太过无礼。彩票公司为女孩聘请顾问理财,实是分外之事,但若能引导女孩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财富,那便是再好不过了。彩票公司当然也可以根据得奖者的年龄和阶层的不同,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将大笔奖金“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对于国家而言,福利彩票更要体现慈善性,国家可适当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中,使金钱本身不仅仅停留在它的經济效益的层面,而是体现在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上,则善莫大焉。⑤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关键是我们怎样去运用金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正所谓:君子爱财,用之有道。⑥
①将引用的寓言与材料本身相对照,点出两者共性的实质“金钱观的不正确”,从而迅速地进入对本文“该树立怎样正确的金钱观”的中心论点的论证中。
②对女孩获奖后的行为进行了客观、辩证的分析,对女孩行为的可取之处进行了肯定,同时对其压力烦恼背后的实质进行了揭示。点明要害的同时,很好地呼应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从而使文章进入到说理分析之中。
③联系现实,进行适度延伸。由女孩的行为推己及人,从个体到普遍,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彩民沉溺其中的原因,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④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既回扣了材料本身,又使文章顺利地进入了下文“解决问题”的分析中。
⑤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就“如何利用财富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指出正确理财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⑥结尾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既回扣中心论点,又呼应了文章标题。言简意赅又铿锵有力。任务驱动型作文,明确任务是前提,解决任务是目标,如何论证则是能否“完美”地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好的论证语言既可以条分缕析,层次鲜明;也可以针砭时弊,引发反思;还可以发散思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学会说理,灵活论证,张扬思辨,我们的文章就会自然而然地完成一场“升格”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