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菲
英国政府在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可以创造财富并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文创”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
博物馆的裂变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说: “大概五六年前,提到IP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电脑的IP地址,但现在,很多人都会知道IP也可以指文创产品的授权。”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占领各个播放软件,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陆续开播,随着近几年来故宫的大热, “文创”二字也常被人们谈论。博物馆裂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文创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复刻,而是更加贴近生活,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都贴上文物的标签。2013年,故宫的文创种类只有195种,现在数量已经超过1万种,年收入达到15亿元。故宫的成功吸引了其他博物馆的效仿,各大博物馆都根据自己馆中的特色生产出自己的产品,一时间严肃的博物馆门庭若市,像极了百货公司。
以往,博物馆一直以“研究、典藏、展示、教育”为主要方式,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少珍贵藝术资源,可以通过渗入生活的方式,转化为日常生活所见所用。文创产品既是营销手段,也是传播方式,将艺术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相连接,即使存在众多问题,粉丝仍然照单全收,很多粉丝反映“我为创意买单”。
裂变后遗症
虽然文创产品产生的效益是可观的,不仅可以让博物馆实现自收自支,而且让文化传播度更广,但也避免不了市场化的问题。博物馆首先是文化遗产机构,保护是第一位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去参观博物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会影响群众的参观感受,而且不利于对文物的保护。除此之外,随着文创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产品质量却令人担忧。故宫推出的祥云彩妆产品,就有不少用户反映包装材质不佳,祥云装饰容易被抹掉,眼影颗粒不够精细,不易上色等,还有就是火遍全国的故宫胶带,做手账的人常常反映故宫胶带虽然创意好,但是胶带纸太厚,黏性不好,粘在本子上容易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文创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