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芬
摘要:兴趣培养是当今课程改革中教师理念转变的首要因素。在是推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看历史书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但在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考试成绩也不甚理想。問其原因,同学回答:“历史书籍故事生动、丰满。而老师照本宣科讲历史课,就像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骷髅,实在调不起兴趣。”要改变长期在历史教学中形成的重“灌”不重“趣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先说起来!
关键词:历史课堂;兴趣;靠谱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41-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幽默语言解说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句幽默的话语,既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有321名高三学生参加了“关于历史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有90%的学生对幽默的老师感兴趣;超过87%的学生不喜欢上课很严肃的老师;有81%的学生喜欢上课能有笑点,79%的学生认为学好历史最重要的是多喜欢这个老师。所以,这对我们历史老师来说,教学语言幽默也甚为重要。
讲授选修四《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这一课时,我的导入是这样的:李唐王朝大有胡气,社会风气非常开放,有的公主下嫁,生活一段时间,回去跟他爸说,这个驸马不好,给我换一个,那就换一个。寡妇再嫁,女子离婚这些事很普遍,唐朝的妇女都不裹小脚,出门都骑马。最流行的体育活动是打马球,女的也参加。为什么唐朝会这么开放呢?这样的导人激发了学生对课本教材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兴趣昂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课堂教学也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抓住了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人到历史学习中去,幽默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把导入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容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栓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一次精彩的导人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2.让学生参与编演史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某些历史史实,很适合让学生自导自演历史情景剧,让学生充当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亲身体验。这样既能让学生参与历史、感受历史,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我有一次正式将课本剧形式引进课堂教学是《伟大的抗日战争》。其中,台儿庄战役这个知识点是以课本剧形式出现的。课前准备工作:全班52位同学分为两大组,各组同学分工、合作,经历了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推选导演及选拔演员的过程,是一次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学习过程。教师密切关注着准备过程,对选题、排练、同学间的合作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帮助。
课堂效果:短剧内容为池峰城师长招募敢死队员血战台儿庄的情景。短剧演出约5分钟左右。台上同学把敢死队员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几句旁白烘托出了战争的残酷性,而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则将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渲染,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同时,无论参加的演员,还是充当观众的学生,都能从中有很多收获,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
3.巧用图片教学导入,用图片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色是视觉最响亮的语言,它刺激人们的视觉器官,从而触发情感,引起视觉上的联想,因而对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有特殊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色彩的直观效果远胜于黑白图。如驰名中外的半坡遗址的红黄褐色的器皿,明朗辉煌的唐三彩,给人庄严高贵感觉的秦始皇像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描绘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美的赞叹。通过这种美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使其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也转人“我要学”的主动探究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解一些较深的、抽象的知识,学生也不会感到太枯燥,反而会仔细观察图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积极思考。
4.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引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易中天讲授历史的方式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这对历史教师有一定的启迪。例如,讲“张骞通西域”时,我说秦始皇很可怜,堂堂一个封建帝王,没吃过葡萄。学生一听,不可能啊,葡萄多普通,我们都吃过,我紧接着解释其中的缘由。葡萄是西域物种,秦朝时西域没通,中原没有葡萄,所以秦始皇没能吃上葡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西域交通畅通后中原和西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这说明了张骞通西域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历史教学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不仅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还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束缚。学生只是被迫性的被动来接受教师送到嘴边的“美食”。历史课堂教学要从侧重于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让历史课堂靠谱起来。授人一鱼,仅供一人者需;教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兴趣就是那一渔。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新课程理念下的观念变革》.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中学历史教材图片类型以其运用》.
[5]《课本剧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