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教授”遭遇“加拿大式引渡”

2019-09-10 00:01陈颖
现代世界警察 2019年7期
关键词:法方笔迹哈桑

陈颖

想象有一天,你突然被另一个国家指控犯有重罪。该国掌握的秘密情报显示,你参与了多年前当地一起恐怖案件。尽管情报来源不明,证据疑点重重,现场指纹、掌纹、笔迹无一能证明你是凶手,你一再声明自己跟此事毫无关联,但是最终你还是被引渡他国,身陷囹圄。这并非电影剧情,而是加拿大大学教授哈桑·迪布的亲身经历。

沦为囚犯的教授

2007年10月之前,哈桑·迪布是受人尊敬的大学社会学教授。在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美丽校园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著书立说,偶尔出国旅游度假,生活愉快而充实。但就在那个枫叶飘落的美丽季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一天课后,法国《费加罗报》一名记者找到他,问他是否知道,法国当局认为他是制造了1980年巴黎恐怖袭击的凶手。哈桑大吃一惊,连声否认,表示自己的名字很常见,肯定是法方认错人了。

那天之后,哈桑教授发现,总有神秘的身影在跟踪他,还有人试图闯入他的住处。他向渥太华警方报警,却无济于事,不明身份的人依然在暗中窥探着他。不久,哈桑得知跟踪他的人就来自加拿大皇家骑警。尽管如此,哈桑仍继续着他在渥太华大学和卡尔顿大学的教学工作。不过,平静的生活早已暗流汹涌。2008年11月13日,应法国当局请求,加拿大皇家骑警逮捕了哈桑。

法国当局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哈桑引渡到法国,让他为“参与制造1980年巴黎哥白尼街犹太教堂爆炸事件”接受审判。在那次事件中,藏在教堂外摩托车上的炸药当街爆炸,导致四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哈桑矢口否认法方指控。他的律师称,哈桑在1980年根本没到过法国,这纯属冤案。哈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也对法方的指控感到惊讶。在他们印象中,哈桑是位温和、勤奋而又敬业的大学教师,从无激进主张或反犹言论,也没加入过任何政治组织。

几经周折,2009年4月1日,在被关押四个多月后,哈桑终于得以保释。但他必须遵守极为严苛的规定,包括时刻佩带装有GPS的电子镣铐,并为这套设备每月支付2000加元。如果他离家外出,须由五名保证人之一陪同。这些保证人总共为他交纳了25万加元保证金。2009年7月,卡尔顿大学突然终止了哈桑的教职。从那之后,他便失业了。

难以服众的罪证

法国当局手上确实掌握了哈桑的“罪证”,但这些“罪证”很难说无懈可击。从证据来源来看,法方认定哈桑是1980年巴黎爆炸案凶手、激进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成员,主要基于来自德国情报机构的信息。至于情报机构是怎么取得这些“罪证”的,哈桑和他的辩护律师,甚至引渡听证会上的法官都不得而知。哈桑的支持者提出,这些“罪证”不排除是刑讯逼供的产物,人权观察组织曾发现法国法庭审讯恐怖分子时,采用刑讯逼供得来的证据。2009年11月,多伦多大学法律教授肯特·罗奇作为专家受邀出庭,论证了情报不能被视为可靠的法庭证据。

从证据内容来看,除当年案发后警察提供的嫌疑人画像外,法方出示的最有力证据就是巴黎一家宾馆的登记卡,上面据称有嫌疑人使用化名签的字。哈桑读大学时的笔迹样本被找来和这张登记卡进行比对。法国笔迹专家鉴定后指出,登记卡上的字正是哈桑所写。可很快“剧情”翻转,哈桑的律师证实,法方找来和登记卡比对的笔迹样本,压根儿就不是哈桑本人的字。在这次 “打脸”的笔迹鉴定闹剧后,2010年5月,法方撤回了那份笔迹分析报告。

但法方并未就此作罢,2010年6月,他们又提交了新的笔迹分析报告。为哈桑辩护的三位国际知名笔迹专家研究后指出,这份报告同样混淆视听、荒谬至极。他们一致认为,巴黎宾馆登记卡上仅有五个单词,单凭那印刷体般工整的寥寥几笔,很难准确分辨出书写者的身份。

异国囹圄的磨难

由于法方临时更换关键证据,本该在2010年初举行的引渡听证会一拖再拖。2011年6月,法官罗伯特·马兰格裁定向法国引渡哈桑,并对自己无权批准哈桑保释表示抱歉。这位法官也认为,法方证据令人费解、模棱两可,说服力不强,据此给哈桑定罪很难确保公平公正。可法官也有为难之处。由于这个案子表面上有证据支持、能够成立,根据加拿大引渡法相关条文,法官别无选择,只能让本国公民哈桑被引渡他国,接受审判。

2012年4月,加拿大司法部长罗伯·尼科尔森签发引渡令,同意将哈桑引渡到法国,作为恐怖袭击案件嫌疑人接受审判。哈桑的上诉全都遭到驳回。

2014年11月,哈桑被引渡到法国,成为1980年巴黎恐怖袭击案的主要嫌疑人,关押在位于巴黎南郊的欧洲最大监狱——戒备森严的弗勒里-梅罗吉斯监狱。

2014年12月,渥太华公民报上的一篇文章称,法国地方法官在哈桑抵达巴黎时就对他提出指控,如果法方决定把这个案子按程序进行下去,预计得经过18个月的调查,才会将哈桑正式送上法庭。但哈桑并没有等来法国法庭对他的审判。2016年5月17日,法国法官把哈桑从狱中释放出来,但要求他佩带电子镣铐,每天允许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据称,随后检方对释放哈桑的命令提起了上诉。

2018年初,法国法庭裁定,有可靠证据排除了哈桑参与当年恐怖袭击的嫌疑,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1980年恐怖袭击期间来过法国。2018年1月13日,在法国法官撤销对哈桑的指控后,哈桑获释,并于2018年1月15日经由冰岛回到加拿大渥太华。在返回之前,由于检方再次提起上诉,他还被迫在法国又滞留了一段时间。

但哈桑的噩梦仍未结束。2018年10月26日,法国上诉法院没有还哈桑清白,为他平反,而是命令再次审查当初的笔迹分析报告。哈桑的律师认为,这件案子显然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巴黎恐怖袭击案凶手时隔近40年仍未归案,哈桑成了破案的唯一指望。在当前法国的反恐形势下,法官担心就这样轻易“放过”哈桑会让自己引火烧身。只有不让嫌疑人“逍遥法外”,才能平息公众对恐怖分子的怒火。

对“加拿大式引渡”的质疑

大量人权组织呼吁加拿大政府对哈桑引渡案展开独立的公开调查,认真反思加拿大的引渡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多位学者指出,放眼全球,加拿大引渡法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可谓堪忧。加拿大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引渡请求几乎“有求必应”,即便一些国家提供的证据极其薄弱,连加拿大本国法庭都不会认可。而且,加拿大的引渡听证会严重限制当事人权利,例如当事人的知情权就根本得不到保障,除引渡请求国提供的案件記录,当事人无权要求公开其他有关的案件信息。加拿大引渡法的苛刻之处还在于,要求当事人自证清白,凭一己之力证明他国提交的罪证不能成立,而且必须做到逻辑严密、毫无破绽。这对当事人来说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哈桑案中,由于加拿大引渡法的“庇护”,在加拿大法官看来错漏百出、疑点重重、难以服众的笔迹分析报告成为“有力证据”,来源不明的情报也堂而皇之地登上法庭。而哈桑的指纹和掌纹与嫌疑人不符的相关证据却被有意忽略。在大量严重的争议与错误中,这个案子依然按部就班继续推进。

哈桑的遭遇充分证明,在加拿大引渡法下,为了维护某些人所谓的“安全感”,嫌疑人基本人权受到严重威胁,遭到肆意践踏。作为被引渡的嫌疑人,哈桑陷于双重困境。在加拿大,哈桑要彻底驳倒法方提交的“证据”难上加难,因为引渡并不是正式审判。而被引渡到法国后,他更无力辩驳法方采用的秘密情报和笔迹分析报告。多个人权组织批评法国判案不公。

为避免被引渡到法国受审,哈桑打了一场极其昂贵的官司,各种开支已经远超他作为兼职教授的微薄薪资。但最终他还是没逃脱被引渡的命运。在面对媒体时,哈桑说:“因为那些毫无依据的指控和怀疑,我的人生彻底改变。那些人把罪名强加在我头上,但我是清白的。我从没支持过恐怖主义,从没参与过恐怖袭击,也不是反犹分子。我一向反对任何偏见与暴力。”但十余年来,所有的无罪辩护和自我澄清,都没能改变他被贴上“恐怖教授”标签、接受“加拿大式引渡”的悲剧命运。

(责任编辑:张敏娇)

猜你喜欢
法方笔迹哈桑
感恩
借据丢失之后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笔笔迹
为你,千千万万遍
习近平:中方欢迎法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中方欢迎法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独一无二的笔迹
浅议摹仿签名笔迹鉴定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