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稳定的环境不仅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乃至国家大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为广大师生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必要条件。物联网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中引入物联网,对广东高校校园安全事件现状与问题、物联网发展历史与现状等内容進行深入探讨,以射频识别技术为例构建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必将会对高校的校园安全和稳定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 物联网 射频识别技术 智慧校园
0.引言
近年来,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建设多校区以及开展开放式办学形式,校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给校内师生们的人、财、物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也是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种新兴技术。本研究是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而高校的校园安全管理架构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拟在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物联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手段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1.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校园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
(2)校园安全管理部门缺乏统一领导
(3)安全管理技术智能化程度不高
(4)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缺乏兼容性
(5)校园安全管理环节不完善
2.物联网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突破以因特网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的界限,实现世界上人与物之间信息互通互联的目的。智慧校园主要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高新科技来整合学校内外部资源,逐步实现智慧化学习、科研、服务与管理的新型校园模式。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模块,而利用物联网来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智慧化,是打造智慧校园与平安校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大众层面上,无论各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校园安全事件信息的透明度建设也是对高校校园安全的规范管理的关键环节。而物联网不仅表现出自身能获取海量数据信息的能力,而且还通过互通互联的特点展现出信息数据快速传输与共享的优势。这有利于学校广大师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安全事件信息与数据,让校园师生都能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全过程,才能有效避免校园安全事件的扩大化。
3.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架构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成的,本文在结合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公共安全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理体系架构主要由监控感知、精确定位、互联互通、智能决策以及信息透明等五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RFID 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架构
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中,动态信息的发布,实现信息及时传递与交互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在RFID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与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建立由学校官方网站、校园广播、手机通信平台、校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组合的权威的校园安全信息发布渠道,形成安全信息综合发布系统。
4.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以 RFID 技术为例,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模式,系统性原则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架构。通过全面的探测感知与定位、智能的指挥决策以及动态信息的实时发布共享流程的运作,能有效地推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向透明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RFID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必然会推动智慧高校与平安校园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为民,赵立君,刘玮编著.物联网与云计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02
【2】(德)Klaus Finkenzeller 著 吴晓峰,陈大才译. 射频识别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3】Michele A. Paludi.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campus violence[M]. Greenwood Pub Group, 2019.
【4】郭晶.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
【5】夏涛.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08
【6】王晓琦.论我国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深化课程改革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华杰,男,(1969-),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学士。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交换技术和互联网安全。